书城军事红蓝对抗
12421300000020

第20章 来自战区的慰问(二)

蛇子泊村外2公里处的一个丘陵地带被设成了临时靶场。与正常靶场不同的是,这里只有一个靶子。

泊枪正拿着一把崭新的81-1步枪以站立的姿势待命。随着远处红旗摇动之后响起了一阵短促的喇叭声,只见喇叭声还没有停止,泊枪手里的步枪便连连出击,十发子弹急速地向靶子射去,时间还不到一分钟。这让包明和马林啸看得有点兴奋,因为即便他们行伍多年,经多历广,也不禁为这个兵的果敢胆识而赞叹。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很少会有人一下子把所有的子弹全部打出去,总是要不断地调整和修正,这也侧面说明了这个兵的心理素质非常强大。

枪声结束不到3分钟,对面保障打靶的士兵便把靶子送了过来。包明接过靶子一看,所有的落弹点都在十环上,便转头问赵志刚:“赵旅长,这个兵你培训了多长时间?”

“首长,这名青年是昨天才摸枪的,到现在不过打了50发子弹。”

见包明盯着靶子不言语,赵志刚继续回答说:“之所以称他为青年,因为他还没有入伍授衔,不算是一名士兵。他叫泊枪,就是那个120多岁老人举荐的青年人之一。昨天给我演示的时候他还枪都没模过便打出了同样的好成绩。我觉得是个好苗子想留下来,但旅里没有这个权力,今天首长来了,想请您给拿个主意。”

“别屁大的事往我身上推。我这个大区副司令还为你赵志刚招兵买马了!自己决定就行了。”

“谢谢首先的关怀,另外还有四个青年,我也让他们展示一下吧。”

见包明没有接话,赵志刚立即吩咐张秩开始。

“第二组,准备。”

随着一声口令的下达,3名手里各拿着一小篮石头的士兵跑步进了场,并分散站在了泊剑的周围。

“开始!”

突然,3名士兵像疯了一样拿着石头就向泊剑扔去。一时间,他的周围到处都是飞舞的石头。

这个课目让包明一下就看明白了,他点了点头,第二组的人员便撤了下去。因为包明也看清了,3名士兵扔的石头全被那名青年接了下来,没有一个能砸到他,再看下去也是那样。

又是一声哨音响过之后,一名士兵从丘陵的一侧放生了一只野兔子。到了场地中央,兔子先是停顿了一下,然后飞快地向无人的地方奔去。就在兔子加速的同时,泊刀也启动了自己的身形,向着兔子跑的方向追去,脚下激起一阵烟尘,很快就追到距兔子约3米的距离。只见他在脚下不停的情况下,随手把手里的一块石头扔向了兔子,野兔被打了个趔趄,不得不调整了一下逃跑的方向。仅是这一瞬间,野兔子的命运便发生了转机,被追上来的泊刀一脚踢上了半空,落下来后再也没了奔跑的力气。

看完两个青年的表演,包明回头对着一名大校说:“刘部长,你们军务部主动与B8旅对接一下吧,看需要什么样的手续,把这几个青年招到部队里来。”

“好的,请首长放心,我们现在就来办这个事。”大校点点头回答包明说。

这时,却有一阵哭声传到了包明的耳朵里,他回头一看,正是刚才打枪的那个青年。便走上前去问道:“怎么了?”

“太爷死了!”

“是早就死了吗?”

“太爷刚刚死的。”

“你又没回家,怎么能知道?”

“前天太爷送我们到部队的时候我就看出来了,太爷的大限到了,刚才我感应到了,太爷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

“千古奇人啊!咱们去拜谒一下老人家吧。”包明说完不再看其他两名兄弟的表演,转身就走。

蛇子泊村中央大井旁立起了刚刚搭好的灵棚,周围站满了村里的百姓。他们身着白色的长布褂,头戴白色的孝帽,一个个表情悲痛。一些年轻的人则跪在地上放声痛哭。

在泊刀等五个青年的带路下,包明、马林啸、赵志刚等来到了灵棚外,向着帘子内鞠了三个躬,然后向棚内走去。

老人面容安详地躺在床上,没有一点离开这个世界的样子,仿佛睡着了一般。

包明盯着老人的面容看了一会,点点了头便离开了灵棚。谁也不知道他为什么要再多看已经去世的老人一眼,多年以后,泊枪问起这个问题时,包明也避开没有回答。

离开灵棚后,包明边走边吩咐赵志刚:“以咱们几个人的名义,分别送几个花圈过去吧!”

“好的,我们马上就办!”

“部队开拔,按计划继续拉练。”说完,包明脚下加速,快步离去。

随包明一起到B8旅来的还有战区文工团的演员们,他们将在这里慰问冬季拉练部队官兵。

在马桥镇中学内,原本分散的拉练的一营和三营被集中了起来,加上旅直机关的官兵们,约1000人前来观看节目。

1000多人按照营、连、排、班的顺序列队后,分别坐到了背包上,看上去非常的整齐,真是横看、侧看都在一条线上。

连续一个多星期的拉练,部队官兵们虽然很疲惫,但一个个精神却非常的抖擞,坐下来后就开始拉起歌来:

“一连唱的好不好?好!再来一个要不要?要!一连的来一个,一连的,来一个。呱唧呱唧……”战士们便拼命地鼓起掌来。

“三连唱的好不好?好!再来一个要不要?要!三连的来一个,三连的呀嘛好嗨,来一个呀嘛好嗨,你们的歌声稀里里萨拉拉索罗罗嗨,来一个呀嘛好嗨!”

“一连唱了没有?没有!不唱行不行?不行!叫你唱你就唱扭扭捏捏不像样,像什么,大姑娘!”“一连的,来一个;来一个,一连的。”

吃完晚饭后,部队就早早地集合在中学操场的主席台周围,等着准备看演出。当然各单位也不闲着,平时互不服输的连队之间就这样拉起了歌。

今天是周末,学生没有上课,也没有留校的学生,但附近的百姓听说部队来了,还响起了一阵又一阵的歌声,都觉得新鲜、好奇,纷纷跑过来看热闹。而且一会也还要跟着看演出。因为他们平时也是不能近距离地看到这些演员演出的。

这时,大操场上部队的拉歌声一浪高过一浪,官兵们的情绪全部被调动了起来,一个个扯直了嗓子在那里互相喊,兴奋地把手也拍红了却不自知。突然,“红九连”一名上等兵拿出了一条红带子缠到了头上,跑到队伍的前面来,连续几个空翻,又打了一套军体拳,赢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一连的兵一看,好家伙,风头被你们九连抢去了,那不行,看我们的。一下跳出了五个士兵,手里拿着锣鼓家什拼命地敲了起来,并声问道:

“九连唱了没有?没有!他们不唱行不行?不行!九连九连不像样,耍起把式像姑娘、像姑娘;叫你唱你就唱,别像姑娘往后藏、往后藏!”

“一连一连唱起来,你们歌儿真好听,你们唱,我们合,越唱越合越快乐!一连的,来一个,来一个,一连的。”

这时,三连的官兵们终于忍受不了这么磨蹭的拉歌了,带头先唱了一首歌《背包就是战士的家》:

“背包就是战士的家,打起背包就安家,战士在哪家在哪,无论海角和天涯。要说家穷,家也穷,五尺床板放得下;要说家富,家也富,五湖四海都是家……”

这首歌写得真好,把战士的生活描述的淋漓尽致。可能是感触了所有的战士吧,没有人动员发动,所有的战士跟着三连的官兵们一起唱了起来,1000人同时唱歌,而且是发自腹腔的真情流露,声间异常嘹亮宏大,飘出了学校,飘到了原野,飘到蓝天白天之间,与世间万物融入一体……听得周围百姓也为之动容,被战士们的真情所感染!

在校长办公室室内,这里被作为了临时指挥作战室,包明听到了歌声,心里那种久违了的激情被激发了出来:“好,不谈了,战士们的歌声吸引了我,我去看看他们去。”

说完,起身就向操场走去。

其实包明完全能够想到,像他这样级别的高级军官,到哪里都不会像战士那样的。在他还刚刚走到大操场边上的时候,就听一声嘹亮的长口令响起:“全体人员,停……”

听到口令后,包明也站立在原地不动。

发出口令的指挥员待场面静下来,所有的声音停止后,转身跑向包明:“首长同志,步兵第B8旅一营、三营和旅直部分部队正在拉歌,请指示。值班员:马瑞。”

“继续拉歌!”

“是!”“部队继续拉歌。”

随着命令的下达,操场上的歌声又响了起来。仿佛是在向大军区首长汇报这支部队的士气一样,在一个连队的带动下,全体官兵又唱起了《团结就是力量》: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比铁还硬比钢还强,把一切不平等的制度死亡,向着太阳向着自由向着新中国发出万丈光芒……”

包明来到“红九连”,坐在最前面的刘正兵把自己的背包让了出来,包明毫不客气地从了下来,兴致勃勃地观看着战士们的拉歌,并跟着大声唱起了《团结就是力量》。这让他仿佛又回到了30年前自己当连长的时候,一种久违了的豪情溢满了他的内心。

包明不到设到好的坐位上去坐,其他首长也只好分别找了个背包,坐到了战士们的中间。这时,只听一阵音乐响起,被简单布置的主席台上灯火通明,两名身穿礼服的男女报幕员联袂走了上来:“尊敬的首长、各位战友,晚上好!战区文工团慰问基层部队节目演出现在开始。”

女:“战友们,冰天雪地中,你们不畏严寒,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过沟沟坎坎,辛苦了!为了让进一步激发官兵斗志,战区首长派出了慰问团前来慰问演出,下面请看第一个节目,锣鼓表演《欢天喜地》!”

文工团一共带来12个节目,有独唱,有合唱,有舞蹈,还有相声小品等,把战士们高兴得像过节一样,一个个高兴异常。

节目结束后,包明走上台与演职人员一一握手,向他们的辛苦付出表示慰问。随后,部队便解散带回。

让部队官兵没想到的是,第二天早上他们还没来得及开拔,正在吃早饭的时候,附近村的村民就赶了过来,带着他们的自家的花生、苹果、米面等物品来慰问部队。东西虽然不多,却让官兵们感到了百姓的关爱,心里暖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