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红蓝对抗
12421300000011

第11章 裁军开始

刘白里曾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军营,流泪的日子》。说的是每年一到12月份,营区里就开始蔓延着一种伤悲的气氛,因为别离,那些曾经在沙场上铮铮铁骨的军营儿女又回归成了多愁善感的少男少女,互相献上一把泪水,道一声珍重,返回各自的家乡。自此他们很少见面。或许最初的时候还会写几封信,打几个电话,互相询问发展的怎么样,但时间久了,便会各自消失在自己的人海里。不过,在文章里,刘白里坚定地说,不论生活多么艰难困苦还是风光无限,那曾经在绿色方阵里走过整齐划一的步伐,会潜藏在每个士兵的心底,一生永不磨灭!

正如此时的张轶他们,正聚在连队里互相吹捧:

“棍少,跟着你当兵,我算是过瘾了,能把9团的那帮兔崽子打得找不着北,毫无还手之力,这辈子我忘不了!”从不抽烟的“飞刀”叼着一根烟,用激昂的声音表述自己的感受。

“岂止是忘不了,我告诉你们,我这辈子就靠这场演习活着了,这充分证明咱们行,有能力做好任何事!我退伍回家后经商,哪怕遇到再大的困难也不怕,绝不丢了咱‘铁林卫’的士气。你们等着我发财以后来请你们。”“莫邪”在那里打着手势吆喝着。

“行啊老莫,别以为只有你会发财,等着吧,用不了10年,我就开着奔驰去找你。”“长缨”接过“莫邪”的话头,也憧憬着自己的未来。

“哈哈哈,你来,你来啊,我要是不到四星级以上酒店接待你,那我就不是人!”“莫邪”不服输地回着话。

看着他们二人对未来生活充满了向往并如此有激情,特战小分队的兵们感觉上来了,开始互相吹捧和自我标榜起来。不过他们的话题却离不开“发财”这两个字,因为他们清楚地知道,没有学历,没有文凭,他们永远不会有机会到政府单位里谋个职位,除了靠自己到社会上打拼,没有更多的路让他们走。

正在大家吆吆喝喝的时候,刘白里走了进来。

大伙一看齐声喊了起来:“白里,你跑来卖什么骚?再怎么裁军也裁不着你啊,快回去写的狗屁稿子去吧!”

可能是习惯了,对他们这帮子“匪性”十足的兵们刘白里向来脾气出奇地好。

“接着吹吧,别在乎我来不来,我就一看客!别都当哑巴。”刘白里挑逗着大家的神经,他是想近距离地看一看士兵们最后离别时会说些什么、讨论些什么,或者更确切地说,他们最关注的是什么。

在灯光的照耀下,刘白里随手拿起了一本团里下发的《入伍纪念册》。这是平时话非常少的“鱼肠”的那册。翻过几张他们的照片后,刘白里被其中的一个留言吸引住了:“祝你盖个好房子,娶个好媳妇,生个好儿子!”与刚才那些奔驰宝马四星级酒店的调侃完全不同,这个留言充满了一名回归家庭的士兵最基本的人生需求。刘白里突然觉得有些感动,他觉得,这些士兵是中国士兵的微缩版本,他们是全世界最好的兵——结束了自己的服役期后立即投入到社会建设中来,但当国家和民族发生危难时,他们又会毫不犹豫地拿起枪走向战场,以自己的生命捍卫国家主权完整和人民尊严!

“别在那里瞎看了,你翻腾啥呢秀才,给我们说说你的理想吧。”“老弯”过来拍拍刘白里的肩膀。

拉过一个折叠小凳,刘白里围坐到士兵们的中间:“给你们说啊,我跟你们是不一样的,我有目标、有理想,我是新时期优秀人才,不像你们房子啊、老婆啊,没出息,我准备把咱们发生的这些事写下来,让全国、甚至全世界的人都看到,咱们新时期的士兵是什么样子的。”

他的话引来大家的哄堂大笑:“就你刘白里那臭水平还想把我们写出来,别逗了你,到别的地方做梦吧,我们不伺候!”

“别,别,大伙注意啊,千万不要打击白里的积极性,我还指望着他写出书来我去演男一号呢!”……

大家就这样嘲笑着刘白里,但白里一点也不生气。他清楚地知道,这就是士兵,心里藏不住一点儿事,现在的他们是真实的,他真担心若干年后再相见,这些兵们会顺着各大自的话互相吹捧一番,那就变成滑头了,很没意思的一种人际交往。

这时,宿舍里的电话响了起来,张轶起身接完电话后说:“走,炊事班发面粉和馅子,咱们得包饺子了,谁跟我一起去领?”

“都去,都去。”大伙儿嚷嚷起来,一帮子人整理了一下军装,戴上帽子出门直奔炊事班。

路上,一拨又一拨的士兵们拿着面粉和馅子,互相打着招呼,准备自己的丰盛晚宴……

由于是裁军,离队老兵数量过大,而且小城里过往的车次又少,所以这次老兵退伍的时间长达4天。士兵们有的外出购物,有的互相会会老乡、聚在一起合个影,营区里不时会泛起阵阵的欢声笑语。

时间总是过得很快,第一拨老兵离队的时间终于来临了。

这是一拨山西兵,需要坐火车离队,途经的火车晚上10时02分到达,距离现在还有5个小时。

初冬的黑夜已蔓延了整个营区,但绚烂的灯光刺透了黑夜的笼罩,将整个营区照的亮亮堂堂。

与往常不同的是,每个连队食堂里的军官和士兵们都在静坐着、一起等待着。他们接到了通知,团长、政委等团里的首长们将一一来为他们送行。他们来的时间会非常短,但对士兵们来说,这一刻,无比珍贵。因为吃过饭后,他们和敬爱的团长将天隔一方,很少相见;他们也将融化到茫茫人海中,生活在各行各业里!

“起立!”在红九连,随着连长的一声令下,全体士兵们立正站好在属于自己的餐桌旁边,并异口同声地大喊:“首长好!”

“同志们好,今天我和政委他们一起来是为我们其中即将离队的战友们送行的,大家不要客气,请坐下!”赵志刚进屋后看到站着的士兵们摆了摆手说。

“坐!”

“欢迎团首长给我们做指示!”

两声口令结束后,食堂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不是指示,今天咱们聊聊家常。同志们即将脱下军装,离开火热的军营,投身到地方经济建设的浪潮中去,我既感欣慰又依依不舍。在这里,在咱们2团,你们经过几年的风吹雨打,经过火热军营的千锤百炼,炼就了你们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果敢勇气和铮铮铁骨,我坚信,你们以后不论走到哪里,不论从事何种职业,这种军队大熔炉里炼就的铁但精神将伴随你们一生,并永远激励你们勇攀事业的最高峰。你们今后有的或许会成为带领一个村发家致富的党支部书记,有的会成富甲一方的集团老总,有的会在社会的一角默默无闻地从事着自己的艰苦事业,但我相信,你们都会有一个幸福快乐的家庭,你们会有健康高堂,有互敬互爱的妻子,有聪明好学的孩子。在这里,我祝愿你们,在新的人生前路,一帆风顺,再创辉煌,永远不忘你曾是二团的一名优秀士兵!”

赵志刚举起了手里的杯子,大声喝了一句:“干了这杯酒,祝同志们一路平安,一生顺利!”

“谢谢首长,干!”

就算是喝酒,士兵们也是整齐划一的。在一声“干”的命令过后,响起了不锈钢餐具碰撞过后发出的叮当声,士兵们将杯子里的老酒一饮而尽。

醇厚甘甜的老酒窜过喉咙,如点燃激情的烈火,沸腾了了士兵们年轻的血液。一名士兵大声喊到:“报告团长!”

赵志刚循着声音看去,是一名年轻的上等兵,他不禁有些意外,觉得这名士兵不错,在众多的人里,敢于发出自己的声音,并且时间点拿捏的非常好,因为敬过这杯酒后,他们还要去别的连队,一个单独的士兵想跟他说上几句话,基本是没什么机会了。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回答:“讲!”

上等兵丝毫不怯场,端着自己的杯子从餐桌走到过道中间举手敬了个礼后高声说:“我希望能代表即将退役的全连士兵们敬团长和各位首长们一杯酒。”士兵双手将杯子举到了胸前。

“好,不错,我喝你这杯酒!给我倒上。”赵志刚接过倒满酒的杯子,起步来到这名上等兵面前,主动碰了一下后说:“小子,我很看好你,如果愿意继续当兵,我留你,不愿当兵,我相信你会干出一番事业来的!”说完,赵志刚一饮而尽。

“敬团长,感谢团长对我的教导,永生难忘!”“同志们,干了!”在上等兵的鼓动下,大家又喝干了杯中的老酒。

政委朱玉国按住了即将激动的气氛:“同志们,我们和团长还要到下一个部队去,不能在这里继续陪大家了,你们吃好、喝好的同时,不要忘了把自己的东西收拾好,祝同志返乡的旅途平安快乐!”

说完,他们在一片掌声中转身离开奔向了下一个连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