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解祤忧:书绝天下,泪断成殇
12309000000060

第60章 太后设宴

直到出了徐府,她这才想起,他方才和太皇太后说了要与她一起去冬草堂来着,瞟了眼前方大的抢眼的金銮马车。

意思是,难道她要和他一起坐?

不过这想法很快便捏灭了,只见金銮车后头,有家仆悠悠牵来另一辆马车,虽然比不得他的车,不过已经很不错了。

毕竟这金銮车,也只有皇帝皇后才能同坐。

皇帝要上车,一宫人立即蹲了背。

解忧皱眉看了眼他,心道,皇甫衍你国库是不是没钱了,连个金銮车的垫坐都买不起了么?还非得弄个人肉背!

把人踩在脚底下的感觉很爽么?

虽然她也看到皇甫劦这么做过,可看到他也这样,心里极为不舒服,不待他上去,扭了头便朝那小马车走。

“你站住。”

他的声音,反正也没点名指姓,解忧继续走。

解忧才要跳上那马车,身体已经被人一把扯了下来,有些疼,解忧没好气的与他拉开些距离,“皇上,这儿人多耳咂,皇上还请自重。”

天底下这么敢跟皇帝说话的,她也不知她是不是第一个。

反正她已经豁出去了,再得罪皇帝也不过一个杀头的罪名,且她也没有九族,皇帝也诛不起。

看着她倔强的表情,他轻嗤了一声。

自重?他眯了眯眼睛,说的好像他要对她做什么似的,本来他没那想法,不过想起她自作主张回宫,如今又给他如此脸色,他现在有其他想法了。

“你要坐这辆车,是吗?”

解忧好笑,“不然呢?”

难不成还和你一起坐金銮车,她可攀不起,也抵不起别人那些唾沫星子。

可没料到他会突然来一句,“好,我和你一起。”

她忽然又想说,她不想坐了,走路也比这强,算了算,似乎徐府与冬草堂是城东城西的距离,太远,还是上车划算。

没想太多,解忧赶紧的连爬带跳上了车,冷冷放下帘子,身体还没坐下,他已经掀帘进了来,她坐也不是不坐也不是,只得让了正位,“皇上请先坐。”

他狐疑的看了她一眼,很少见她这般知趣过。

他忽然出去了一小会儿,细碎的声音似乎与人说了什么,等他再进来,她已经自个儿坐好了位置,最边边的角落,马车也算得较为宽,容奈四五人也不成问题。

他坐在车口边,似乎怕她逃走似的,堵住了一切出路。

马车已经启动,她甚至没有听到‘皇上起驾’四个字,且周遭除了马车滚轮声,没有听到其他步伐的声音。

当下她也没心思去纳闷这些事情,只是一个劲的低着头,头几乎要埋进这个小角落里去,当然她也知道,身上的目光炙热。

车里很安静,安静得令她有些闷,再也不顾及他,跑到他对面,掀开一小窗帘,伸出头往外面一看,她有点傻眼了。

皇帝出行不是有一大堆人要跟着的么?怎么后边还是前边一个跟着的人也没有,这马车在帝都街头似乎也只是一辆极其寻常的马车,在慢慢悠悠的走着。

她不镇定了,放下帘子便问他,“我们到底要去哪儿?”

“你不打算跟我解释你为什么回宫?”他声音淡淡。

“不是解释过了,今后你我无再无关系,你是皇上,我是公主,很好。”她偏头,却不料他忽然坐了过来,她神经紧绷,下意识的要坐到那边去,远离他身边。

他拽了她的手,她脱不开,他一皱眉,忽然一用力,她整个人被拉进了他怀里。

她又惊又慌,低哑出声,“你做什么!”

他不知道这是在马车里吗?他不知道这马车还在大街上吗?他不知道车前头有一个赶车的小太监么?

他居然便如此不在意任何东西,在这狭小的空间里吻她。

她还清醒,没有被冲昏理智,她不能和他这么放肆。

她和他,什么都不是,不能再有什么。

尽管这么告诉自己,可谁说她便没有奢求,单单一个吻便轻易击垮自己的防线,会那么贪恋,会那么不舍。

她嘲笑自己,怎么那么容易满足。

好,这是最后一次了。

等回了宫,便什么都不会有,当满足他,也满足她。

“解忧。”

他的吻足够疯狂,想着她要回宫了,怎么办,怎么办才好,太后手中的那道赐婚遗诏,他甚至还没有想出法子来应对,她怎么可以这时候回宫,怎么可以这般轻易回宫。

指尖抚柔着她的唇,他柔了声问,“徐府里,徐菱光与你说了什么?”

“阿兮。”

她鼻子微酸,突然念着他的名字。

皇甫衍,字龍兮。

在很多很多年前,他教她这个龍字时,他说这是他的字,平常少有人唤,她却觉得这字难写,却又总在四下无人时,偷偷在他耳边唤这个名。

如今想想,她觉得小时候真傻,她还以为这名字是禁忌,所以才没人敢唤他,而她还傻傻的以为,他不喜欢。

她叹了气,又觉得自己花样年纪用小时候这类的字眼显得自己好像特别老,可是那个时候,她每天都和他待在一起,真的很开心啊。

开心到她现下都想哭。

“阿兮,你救不了琉璃,只有我,只有我。”

她埋在他怀里。

他救不了,所以什么都与她没说,用他可能的方式瞒着她。

在她与他回到帝都第三日,在她还留在楚宅时,徐太后便把琉璃从长乐宫带走,即便他出面,也没有任何改变。

徐太后想要处死一个宫婢,只要嘴皮子一说,什么都成。

何况,琉璃根本没有犯什么错,唯一错的,是跟错了她这个主子,琉璃在她身边十年多,是主仆,是她的朋友,姐姐,亲人。

她怎么可以看着她死,她已经失去了一个铃木,怎么再可以。

琉璃,不能再没了。

只是要她回宫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甚至,她还可以多看看他。

“阿兮,你会不会怪我,我知道回宫意味着什么,可是、可是……我没有办法。”一直以来强忍着的泪水终于在他怀中崩溃,他终未说什么,只是轻轻环住她,她却再也绷不住自己的情绪,哭得太久,早已将他衣衫浸湿,她才缓缓从情绪中酝酿出来,忽然低低说了句,“阿兮,以后再也不会有了。”

再也不会给他添麻烦,再也不会成为他的阻拌。

以后,再也不会。

她声音小,他无法听清什么,只温了声音道,“没事的,不管回宫会发生什么,有我在,我不会让任何人伤害你。”

长乐宫。

她还是回了来。

快两个月了,从她负气离宫到如今,这段日子过的真漫长,所有一连串的事情都挤在一起发生。

她在宫外,从不关心什么,在宫内,她却又要一点点的,去知道所有人做了什么,又将会有什么大事发生,她脑子又要一点点去运转,她该做什么,她该怎么做,她又该想什么。

仿佛只要她踏进宫内,所有的事情必然都是争对她的。

宫内如果消息不灵通的话,兴许她还会错过什么,她只是觉得头疼。

静怡给她整理了衣衫,宫外所穿的那些已经没有必要,她换上了高贵的宫装,依然是她喜爱的蓝色,蝶兰给她梳了好几个发,但她都觉得不满意,但好歹也是个公主,总该不能输了自己气势。

又想了想,还是简单些好,别抢了其他人风头。

昨日她才回宫,徐太后今晚便给她办了小宫宴,说是驱驱宫外晦气,好是迎接她这公主,她去的时候,才发觉,这小宫宴未免也大了些。

皇帝登基大典在即,宫里头居然还能如此奢侈的给她办个宫宴,真的是不怕浪费国库里晋国十多年安康民盛换来的银子,晋国始建那会儿,不知什么原因,缺钱得紧,到如今晋国第二个君王,倒是处处舍得花费了。

不过,她挺在意这笔银子花在自己身上。

因为下面几个年老的臣子会那么想,这公主,端着好大的架子,太后娘娘除了贤德之外,还素有勤俭之称,如今为了一个前朝公主舍得花银子,又不知多少人看不过去。

朝上头华贵的女人行了一礼,说了几句客气话,解忧便自己寻了个位子坐下,对面是徐家两姐妹,徐昕昕见她冷嗤了一声,徐银楹倒是偷偷朝她招了招手,满怀笑意。

宴会开始,歌舞升平。

被邀请来的臣子也不算多,有几位得重的老臣,随后还有几位年轻的臣子,或是侯爵公子,或是大臣家眷小女公子,一概坐了满席。

徐太后举杯,众人同举,第一杯是贺她回来。

解忧不能不喝,还得朝上面华贵妇人美言多谢,“解忧能得以回宫,还得多谢太后美意成全。”

徐太后摆手,第二杯话中有话,“解忧公主能回宫,是先帝之愿,哀家不过是顺了先帝的心愿罢了,不过话说回来,再过一月余,可是解忧十六岁生辰,先帝不在,哀家也算的解忧嫂嫂,当也是为母了,解忧花容妙龄,这婚事哀家也该操心着了。”

解忧手中杯子抖了抖,果然没什么好事。

难怪这宫宴坐了那么多大臣家少爷,还有几位未曾娶亲的年轻臣子,原来是给她说亲,这倒好,她还没急,有人给急起来了。

有一道目光看过来,解忧望去,是徐骢,他那锐利轻敛的眸子,盯了她许久,不知道在思量什么。

解忧一念下,起身举杯,“多谢太后美意,不过解忧若要嫁,便是要嫁自己欢喜之人,若不成,解忧宁愿……永不嫁!”

众人震了震,这是誓言,当着众臣甚至是太后面前允诺的,其中几位公子脸色深是不好看。

徐太后虽震惊,却也没众人那般激烈,第一个率先反应过来,噙着笑意道,“既然解忧如此,此刻哀家也不好强求,若是哪日,解忧能觅得良人出嫁,哀家必为你办得风风光光。”

“谢太后成全。”解忧一谢回座,冷不防得意瞪了徐骢一眼,后者脸色已是极为其不好。

只是才坐下,徐太后又道,“解忧公主婚事只能暂罢,但皇上登基大典在即,一国有君,不能无后,若是登基当日,皇上皇后能一同祭祀,倒是一桩福祉,但皇上至今不松半点口风,好像无立后之心,今日几位重臣在,又曾都是先帝左膀右臂,立后是国之大事,我一介妇人不敢过多插手,哀家想听听众位的意见。”

话锋流利,解忧的手,微颤。

还是来了。

这才是今日宫宴的最终目的吧,当着她的面,谈论这样的事情。

又有多少的目光聚集在她身上了。

皇上风流韵事确实不少,无论是徐家二女,还是前太子许良人,而最多最谈论在风口浪尖的,是解忧公主。

几日前不知是谁谣言,解忧公主人在帝都,只是被皇帝藏着,皇帝迟迟不肯对立后一事松口,怕是有立解忧公主为后的心思。

可这解忧公主,在辈分上,可是皇帝的姑姑。

太后这口一开,宴上一遍无声。

许久,太后看了眼一人,那人才敢起身上言道,“一国有后,是立国之本,而皇上也已到娶妻之龄,微臣认为,这是当务之急,皇上甚为年幼,偶有不懂事之处,臣认为,太后娘娘该为皇上操办此事。”

徐太后很满意,又问,“那其余大臣当如何?”

于是,陆续有人进言。

“后宫确不能无主,臣以为,太后震慑六宫,后宫诸事应皆由太后做主,立后一事自也是后宫分内之事,太后该当为皇上分忧。”

“自去年前太子暴死,三皇子为人所害,十皇子不慎落水身亡,如今皇甫正族只剩皇上与嘉禾王一脉,皇室人脉凋零,臣认为,除立后一事外,太后更应择良女子进宫,侍奉皇上,为国开枝散叶。”

……

解忧冷笑了一下,说来说去,还不是要立后,只不过这个位子,不会是她的罢了,若是真给她,这里每人一张反对的折子送过去,怕是要把那人给砸死。

让她来看戏又何必呢。

有人又站了起来,“太后娘娘,臣认为,此事不急。”

众人哗然,当今还敢如此挑衅徐太后的人不多,太后明摆着是想让母家祥容,徐家二位小姐都已到婚配年龄,若是一朝为后……徐家势力让所有人胆颤。

“皇上确实还年幼,处理政事犹有不及之处,怎能又被后宫琐事牵绊,这个年纪,皇上该勤奋为政才是,而皇上此时也无心立后之事,臣认为,立后一事着实重大,等皇上稳政成年,容后几年再提也不迟,再者,后宫有太后娘娘做主,臣相信,太后娘娘定能如当年,治理好六宫,让皇上安心处政。”

解忧循着声音看去,是一个中年男子。

再度量了一眼他的官服,略微一猜想,他是众辅臣之首,信国公高良姜,皇甫劦去时,觉得皇帝还小,任命了几位辅助皇帝的大臣,他是其中之一。

再多看了几眼,那大臣身侧有一位端庄的女子,看模样,许是他的女儿,约摸十五六岁,那女子见解忧看来,遂以温笑浅浅还礼。

解忧猛然想起那份赐婚遗诏,几个字闪过大脑,信国公高良姜之女,娴熟大方,品貌出众……是她。

果然,太漂亮,又如此有礼貌。

与七子堪称天造地设。

仿佛方才那一抹温笑便已把她比下去了,她此刻再怎么装的温柔娴淑,也不及别人真正的温柔娴淑,那样温婉凝人的女子,是人见着都要心动几分。

讨论没有任何结果,本来该是迎接她的宫宴,成了议后大会。

解忧心里一睹,实在听不下去,提前离了场。

徐银楹本对他们议论什么没听懂,也没兴趣,见解忧走了,也急忙偷偷离了。

徐银楹一直悄悄跟着解忧,本想好好吓吓解忧,却没料到解忧早支开了身边宫婢,早树荫底下等她。

“原来你还没十六岁,看来你得唤我姐姐了。”徐银楹靠近来,高兴的拍了拍她,见她不开心,遂又道,“怎么,不喜欢叫本姑娘我姐姐,放心,不会亏待你的。”

解忧好奇的看着她,“你几岁了?”

徐银楹笑了笑,“本姑娘十六岁,四月前过的生辰,怎样,是不是可以当你姐姐了。”

说着,徐银楹还板着手指头数了数,算着比她大了几个月,解忧算是被她给逗乐,从来不知道一向看似霸道刁蛮的徐银楹还有算术不好的一面。

但是解忧还是很委婉给回绝了,“你算算,我是公主,太后是你姑母,可太后也算得是我嫂嫂,所以我与太后是一个辈分,若是我叫了你姐姐,你该叫太后什么?”

徐银楹脑子又蒙了蒙,脑子饶了八百个圈,手指头指了指,只觉得这关系乱七八糟。

一头大了,遂道,“本姑娘可不管,你比我小。”

解忧也不想再逗她,只道,“苏子如何了?”

“猪头好得很,你放心,那些伤躺几日便好了,不过……”徐银楹不知怎的愁了脸面,看着她,道“他知道是你把他救出来的,很担心你,还说要进宫来找你。”

解忧一头蒙,“你怎不劝劝他,他要是闯皇宫被发现,那可是会被杀头。”

虽然知道苏子有过几次闯宫的经验,可不怕万一便怕一万。

皇宫也当真不是那么容易进出的,瞧她自己就知道,好不容易离了宫,还是被人给逮了回来。

“放心,到时候我也一起来找你。”徐银楹坏坏一笑,拍了拍她,“宫宴该结束了,我得走了,不然爹爹又非骂死我不可。”

说着,徐银楹瞧着四下无人,又偷偷离了去。

解忧头又疼了一下,还一起来找她?

他们把皇宫当什么?

一日下来,没发生什么大事,自她回宫两日以来,也不见他来过,也是,如此大的风头,该避避才是,何况这段日子,他是最忙的,所有大大小小的事情,他都该好好准备。

徐菱光只要她回宫,这是唯一的条件,没有说要她做什么,也没说她不能做什么,好似随意她。

她想见一眼琉璃,徐太后却连她都不见,宫中如今极为平静得很。

她知道,一定不会是那么简单的。

或许,有大事要发生,风浪前的平静,最是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