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玄幻乱天心
12240900000003

第3章 山下有道通未来

第二天,江小竹好似听见石屋老人的脚步声来到石床前,脑海中突然出现了石屋老人昨天对他说的“去吧”两字,一下就坐了起来。环顾四周,哪里有石屋老人的身影,只有床前的石桌上多了一个包裹和一柄宽阔的长剑,江小竹才意识到,石屋老人昨天对他说的一切都不是梦,而是真的遣他下山,两行清泪不自觉间已近打湿了他的衣襟,一阵阵失落和无辜飘荡在心间,尤为的堵心。

江小竹和以往一样,虽今日难免下山一途,但是自己是生活已经习惯,洗漱以后准备去锻炼身体。当转头看见桌上的包袱和长剑,才想起来今天是自己的下上日子,他打开包裹,里面只有两支玉简和两套衣物意外,再无他物,玉简自然是自己多年来一直在修行的发诀和道诀。还有这柄长剑,不知材料,只是重而且很钝,全身漆黑,唯有剑身的一些不明纹路,才得以体现这乃一柄有故事的剑,从十岁开始,它就一直在他身边,从陌生到熟悉,从中若泰山到飞洒自如,这柄剑让江小竹吃尽苦头,也成就他的一身蛮力。

江小竹在石屋山上到处寻找石屋老师的踪迹,最后去是无功而返,看来是老人一早就离开了。他在石屋山上生活了十六年,一直向往山下的广阔世界,想看看世界的人们,看看世界上各式各样的东西,还有各个宗门的修真者,一直都在幻想着自己在这修士的世界中,活出自己的精彩。可是,真到如今下山去见证自己梦想的世界的时候,他反而变得不知所措,他怕是不是困难,怕的是不知道会面对什么样的困难而忧心,所以他不知所措。

在石屋中收拾了一下,站在山路前,回头深深的看着这自己生活了十六年的地方,映入心中,深深的吸了好大一口气,才回头抬步下山而去。

石屋山下,有一道,直通西门关,过了西门关就是辽阔的大平原,便是进入了西宁国界。西门关以前是不存在的,是后来两片大陆爆发战争后修建的,为的是阻止蒙罗人长驱直入之势。西门关下,辽阔的官道上,小小的单薄身影抬头看了看高高的城墙,擦擦汗水,紧了紧身后的包裹,跟着人群一道向着城门而去,希望自己能过得次关,去寻找自己的修行答案。

江小竹看西门关守城门的都是些普通的士兵,以前听石屋老人说起过,当初大战之初,守城门都是些有大能力的修士,估计是甜心圣殿的存在,让东岳大陆的人都放松了警惕的心态,已经忘记了这几百年的血泪。

“带着灵器入城过关,得出示通关信函。”江小竹走到城门士兵的面前,想要过去,却是被士兵伸手拦了下来。士兵边上的一人附和道:“没有信函,那就得看你有没有想进城的诚意,诚意够,哥几个也能通融通融的。”

“信函我真的没有,不过诚意真的很大。”江小竹认真的道:“我真的很想进去,请几位大哥通融通融吧!”

回答他的是几个士兵大大的一个字:滚。

江小竹从小倔强,想着上前和几个守城士兵理论理论时,边上的一排马车里传出了少女的声音:“这位小哥和我们是一起的,麻烦几位大哥通融通融!”话音刚落,马车边上的一位络腮大汉上前,手一丢就是一包东西丢了过去,带头的士兵伸手接下,掂掂,笑笑,然后手一抬:“有诚意,放行!”江小竹不明白,这叫哪门子的通融,这又是哪一门子的诚意。没人搭理他,只有马车进城的声音。

江小竹见马车都走得差不多了才反应过来,忙追上前头的马车,准备向刚才车上的少女道谢,话还没有出口却被刚才的络腮大汉拦住:“你不用道谢,因为不值钱。我们只是急着进城寻找适当的住处,才捎带上你的。”

这时,马上里面又传来少女是声音:“钱叔不得无礼。这位小哥不必多礼,我们都在江湖行走,都是天心庇佑的人,这都是举手之劳,不必挂心。我们明日的继续赶路,今日就不做闲聊,就此别过。”

说完,就命钱叔道路向城中走去,唯有留下一脸微红的江小竹,心中依旧对世界中的太多事情充满了好奇,还有就是有些沾沾自喜:“出门遇贵人,看来我江小竹也许就此一飞冲天,气死老不死的。哎,不知道老不死的如今到哪里去了,不就是一个为何修行嘛,要是我说是你逼我的修行的,那你不是更生气,估计我都不用下山了,估计得直接下土了我。”

江小竹没完没了的想着这些无关痛痒的事情,不自觉已经步入城中,抬头微见天黑,已微灯初上。自己第一次下山,还真不知道方向和如何融入这个花花世界,今夜在何处过夜,这里不可能像在山上一样,到处都可以天为被、地为席,住在人家的屋檐下,也得想想是否会碍着人家。如此迷茫之夜,真不知道何去何从。

最终,江小竹在城西角落的一颗大树上落脚下来。不是他喜欢,是因为石屋老人没有给他岳币,所以不能住店。店小二给他解释,岳币是东岳大陆的通用货币,是有一种稀有的金属,此金属能用在很多地方,从吃饭到娶老婆,提炼后还能用于铸造灵器等。虽然用途很多,但是江小竹没有,所以他更恨石屋老人,自己也只能住在这棵大树上了,不过还好,在大树上过夜,对于一个一直生活在大山中的修士而言,也算是常有的事情了。

如此,所以江小竹心安理得的住了下来。虽然没有岳币,但一天两顿的不吃,也难不倒修行界的这些修士们。江小竹找了个舒适的位置,背靠着树干,紧了紧衣衫,抬头看着这一片繁华的灯火。灯火下,人们各自忙碌着,为生活,为名,为利,回想自己,从来都不成想过,自己是为什么而过,是为什么而活,在这茫茫世界中,能否找到老不死嘴中的“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