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悬疑盗墓笔记之邪至灵归
12193700000055

第55章 回忆

雷蒙·克莱恩

世界知名催眠大师,师承约翰·格瑞德,NLP神经语言学创始人之一。早期因成功采用突破性催眠手法治愈多名海难幸存者而闻名于世。两年前曾到北京表演瞬间催眠,自此享誉全国。当时是我从业之后第一次跟着团队做名人专访,所以我记得这个人。

这个牛逼轰轰的老外怎么会跟叶齐扯上关系?看起来还挺熟的样子。

雷蒙主动过来打招呼,操着一口洋腔怪调的中文说:“您好,吴先生!”

接下我们的对话全部用英文进行,因为叶齐只教会了他这几个中文字。

从看到雷蒙的那一刻起,叶齐的目的便已不言而喻,我也明白了他当时为什么会说告诉我真相的人会是我自己。

我不怀疑雷蒙的能力,也许这是最直接的方式,唤醒一个人残存的记忆。

老外没那么多客套,简单地打过招呼之后,叶齐在外面等,雷蒙带我进入一个房间。房间很空旷,正中央摆在一对沙发,并没有看到电视上常见那种的大躺椅。雷蒙打开音乐,倒了两杯红酒,然后开始坐在沙发上跟我闲聊。这是真正意义上的闲聊,完全没有一个主题,既不是关于我,也不是关于这件事,起初我觉得我们之间应该没什么共同话题,而他就像一个话痨一样滔滔不绝地跟我讲他自己的故事,完全颠覆了我心目中对于一个大师的定义,但同时也让我渐渐放松了下来。我想这也许就是心理干预第一步,你永远不可能对一个你一无所知的人完全信任,而当他首先开诚布公地向你敞开心扉,你便会因为对方的信任而逐渐放下戒备,同时随着你对他的了解加深,他的形象会在你脑海中慢慢丰满起来,而不再只是一个名字或者身份,从而潜移默化地提升你的安全感。

在我连他十几岁时养了几条狗二十岁时泡过几个妞都了解的一清二楚之后,雷蒙从西装口袋里掏出了一个东西,我以为会是怀表之类的玩意儿,没想到只是个遥控器。

他按下几个按钮,四周的墙壁与天花板瞬间在我们周围投射出清晰的3D影像。最初是一片荒无人烟的草地,画面动态播放,像是一幅地图缓缓展开,我周围逐渐出现了一些房屋和建筑,接着听到了汽车的声音,公路慢慢在面前横过,整个画面如同一座模拟城市,从空白开始一点一点构建。雷蒙走到我的身后,用催眠师惯用的那种语调低沉而缓慢地说:“我们玩一个游戏,这些房子里面,只有一扇门能打开,你跟着我的指引,看能不能在一分钟之内打开,一分钟过后这个城市便会消失。”

这貌似是一种类似于体感游戏的装置,三百六十度环绕投影的效果极其逼真,宛如身临其境,影像随着我的轻微动作做出感应,如同走在真正的街道上。雷蒙给我的指引是类似于你看到了什么,如何描述,如何做出选择。他就站在我身后,理论上应该能看到同样的画面,这样的指引我想是一种沟通与默契的训练,目的在于指导我将视觉的重点放在什么地方,如何有效传达我的视觉内容,以及如何正确跟随他的指引。

这样的训练在不同场景下进行了三次,第一次并没有成功,一分钟后画面瞬间消失,周围恢复了原状。第二次,雷蒙要求我心无旁骛,注意力高度集中,我几乎按照他的指引找到了那扇门,却在最后一刻犹豫了,画面再次消失,最后一次雷蒙告诉我,必须对催眠师给予完全的信任。直到我按照雷蒙的指引成功地打开了那扇门,他才满意地拍了拍我,关闭了投影,同时调暗了灯光。

我们重新坐回沙发上,雷蒙微笑着说:“我们再尝试最后一个场景,这次我指引你前半程,后面的路你可以自己试着去寻找。”

我点了下头,雷蒙示意我闭上眼,眼前一片黑暗,我听到他开始在我耳边一个字一个字缓慢地倒数。

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

听到最后一个数字后,我缓缓睁开眼,眼前仍然是一片黑暗,我听到雷蒙的声音,提示我慢慢往前走。

我像前几次一样,跟随他的指引向前走去,感觉像是处于一条隧道之中,隧道很长,尽头有微亮的光,雷蒙的声音一直不紧不慢地在耳边引导。直到这一刻我仍然感觉自己是清醒的,只是进入了另一个场景之中。

过了一会儿,眼前的影像逐渐明亮起来,如同破晓时渐渐亮起的天空。

我继续往前走,起初雷蒙一直在跟我对话,问我看到什么,告诉我如何应对,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意识到他的声音不再出现,我回过头去,发现他已经不在我的身后,周围全部都是灰白的影像,没有色彩,模模糊糊,像是映在水波中的倒影。

我稳定了一下情绪,集中精神,环顾四周,发现自己走在一条小巷,低头就能看到脚下湿漉漉的青石板路。

天色昏暗,空中飘起了雨丝,小巷中空无一人,只能听到自己的脚步声。

我想起雷蒙的话,自己试着去寻找,一扇可以打开的门。

我向前走去,一路上见到了许多扇门,但每扇门都上着锁,雨越下越大,我茫然四顾,看不到任何人。

我只好不停地走,直到看见前方出现一扇虚掩的大门,我站在门口犹豫了一下,轻轻推开走了进去。

屋里没有人,房间很暗,我适应了一会儿光线才能看清里面的东西,正对门口的地方有一个柜台,我走到柜台跟前,看到后面的墙上挂了一本老式日历,我正想走近去看,门外突然传来了很轻的脚步声。

我转头望向门口,看到一个人走了过来,他穿着蓝色的帽衫,手里撑着一把伞,站在细雨中平静地看着我。

我沿着小巷一路走来,周围的影像全部是深深浅浅的灰白色调,在黯淡无光的世界里,这是第一缕映入我视线中的色彩,清晰而生动,温暖而熟悉。

大脑没有做任何多余的思考,我听到自己说出了两个字:“小哥……”

他静静地站在我面前,一句话也没有说。也许你并不明白,在我的世界里,你是唯一的色彩。

我回头看向墙上的日历,2015年9月27日,农历,八月十五。

色彩,从他周围渐渐漫延,一丝丝渲染了整个画面,回忆,从他身上慢慢涌现,一点点退回到那一年那一天,我们重逢后的第一个中秋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