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浪漫言情千年的等待
12000000079

试探

“萱萱,我觉得义妹钰真跟三弟比较相配,你认为如何?”郭荣轻轻的对我耳语道,他的想法竟然跟我一致!

“我也有同感,不如让我去试探一下钰真,你也顺便问问赵大哥的意思,怎样?”我跟他建议道。

“就这样办。”他说着已经起身向赵大哥走去,而我也趁机来到王钰真的身边。

“皇后。”她看到我赶紧站起来相迎。

“妹妹,你何时跟我变得这么生疏?”我边说边在她身边的空位上坐下。

“姐姐,今日这么多人我也怕在人前失了礼数。”她小声地对我说道。

“想不到也有让妹妹你害怕的事情,不会是想给某人留个好印象吧!”我笑着打趣,没想到她的脸竟然一下变红了,显然是被我一语说中心事,才会让一项有涵养的钰真这么失态。

“姐姐,你在说什么!”她依旧小声嘟哝着。

“妹妹你十八岁了还不出嫁,你不要告诉我你准备一个人孤独终老?”我步步紧逼。

“假如不能像姐姐这样找到有缘人,孤独一生又何妨?”她说的云淡风轻,却让我很是吃惊,年纪轻轻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那妹妹有没有遇到有缘人,比如说今天?”我依然保持笑容以开玩笑的口气问道,尽量让气氛轻松。

她的眼光果然看向了池边,那里只有一人静静的看着一池的睡莲出神,不是赵大哥还会有水,此时郭荣已回到原来的位置上,想是已经跟他谈好。

“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有缘无缘本就不是一个人的事情。”她有些感慨倒不像是在回答我的问题,然而我的心中已明了了十二分。

“别忘记还有个月下老人,他会为有缘人连上红线,搭起鹊桥。”我留给她这句

话,便回到自己的位子上,因为我急着知道赵大哥的回应。

“怎么样?赵大哥怎么说?”人还未坐好,我就急切地问道。

“看你心急的,坐好听我慢慢说。”郭荣推给我一盘水果,“我就直接问他觉得今日来赴会的姑娘那个看得上眼,他有些不明所以,不过还是告诉了我一个名字。”

“是谁,别卖关子了!”我催促道。

“与你我意见一致。”

“是钰真!”我兴奋得快要跳起来,看来这次赐婚应该是圆满的了。

正如郭荣当日所说,我办的party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这结果确实出乎了我的意料,因为就在郭荣宣布为赵大哥和钰真赐婚的旨意后,又有一人来请他赐婚,这人不是别个,正是赵光义!而他要求赐婚的对象竟然是我的“妹妹”——符英!

不知怎的,总有种感觉这赵光义似乎处处都在与自己的大哥较劲儿,连赐婚这样的事他也来凑热闹。可是连郭荣都没有理由拒绝他的要求,毕竟作为皇帝对哪一个臣子都不能厚此薄彼,尤其他们还是亲兄弟。

虽说符英与我并不亲近,然而为了对我有恩的魏王符彦卿,我也不想让她嫁给赵光义这种人,因为我敢肯定他之所以想娶符英,并不是因为真的喜欢她,他喜欢的应该是魏王在朝中的威望与权势。

事到如今,只有看一下魏王符彦卿的意思了,他在朝中很有威望如果他不同意,赐婚也还是可以做罢的。我虽没有告诉他心中的顾虑,却也没有让郭荣立即下赐婚的旨意,只不过说是魏王对自己恩义不浅,入宫这么多年都没能回府探望,因此想回魏王府一趟。

皇后省亲自然是件大事,待我的辇车到时,魏王府已经如过节般张灯结彩,符彦卿带着府中大小在门口迎接。

与众人客气一番,我便对符彦卿说道:“父亲,女儿今日来有件事情想与您商量。”他的父女之义,对我的成全之情,无论如何我也不会忘记。

他见我神色严肃,便说:“那我们书房中谈。”于是只有我们两个人进了书房。

“不知娘娘所为何事?”他恭敬地问道。

“父亲对赵光义的印象如何?”我试探地问道。

“赵家的二将军,此人胆识武艺都与他的大哥赵匡胤不相上下,然而恕老臣直言此人不似他大哥般眼神清明,总让人看不透他的内心所想,绝非善类,所以此人尽量不要委以重任。”符彦卿果然是很会看人,不过他以为我是就朝中的事向他问询意见。

“父亲跟我的看法相同,只是他要皇上为他赐婚,而他看上的就是妹妹符英,相信父亲也不会愿意把女儿托付与他吧。”我把真正的来意说出来。

他显然有些差异,转眼恢复了平静:“那是自然,娘娘放心,现今皇上还未下旨,凡事都有回旋余地,老臣私下里找人从中周旋,必然让他自动打消这个念头。”难得符彦卿也不喜欢赵光义,看来这件事情应该可以圆满解决。

回到宫中,心中的一块石头算是落了地,整个人却忽然间觉得分外的累,四个月的身孕,加上连日来为了赵大哥的婚事费了不少心力,身体还真的有些吃不消。

与我一同回府的春梅却显得精神奕奕,我与魏王在书房谈话时不知她遇上了什么开心的事,一路上到现在都喜滋滋的。

“春梅,什么事那么高兴?”我问道。

“没,没什么,只是在魏王府遇到几个往日的伙伴,聊了几句。”她赶紧敛去笑容,有些慌乱的说道。我也是疲累之际,并未注意到她闪烁的眼神,只让她赶紧去帮我看看洗澡水准备好没有,真个时候最想的就是洗个鲜花浴,然后美美的睡上一觉。

“娘娘,魏王求见!”我正在给宗训讲着《渔夫的故事》,这时宫女进来禀报。

符彦卿,才一天的时间,难道他就把事情办妥了?我心中有些疑惑,吩咐宫女“快快有请!”接着对宗训说:“宗训,你先去找太后奶奶,母后有事跟魏王谈。”

“宗训这就去,母后娘亲您可一定要记着后面接着讲下去。”宗训显然对故事有些不舍,但仍然很听话的跟着春梅走了。

“老臣参见皇后娘娘!”符彦卿一进宫便见礼。

“魏王平身,来人赐座!”我赶紧上前扶起他,“父亲,可是事情办好了?”

“娘娘,老臣愧对娘娘!”他低着头说道。

“怎么?”一种不好的感觉涌上心头。

“都是老臣自幼惯坏了她,符英这丫头不知从谁那里得知了赵光义要求赐婚的事,她竟然跟我说非赵光义不嫁,不然就出家做尼姑去,老臣费尽口舌,她就是不听,明知此人心术不正还誓死要嫁。罢了儿孙自有儿孙福,既然是她自己的决定,以后是好是坏都是她自己的造化了。只是辜负了娘娘的一番好意。”他感慨道。

符英,非赵光义不嫁,这又是为了什么?既然你情我愿,到了这个地步,我似乎没有了再去反对的理由。

赵家两兄弟同时由皇上赐婚,分别娶了大将军和王爷的女儿,一时传为了开封的佳话,皇上对赵家的荣宠,又是大臣与大臣的联姻,道贺的朝臣,婚礼的声势简直可与当年太子太子妃册封大殿相比。

亲自促成了两桩婚事的郭荣,亦是非常高兴:“萱萱,此事你的功劳最大,看来可以改做红娘了!”

有人欢喜有人忧,此时的我本应为赵大哥和钰真妹妹的婚事而开心的,却因为多出来的这一对增添了重重忧虑,偏偏这些连身边的郭荣也无法向他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