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代都市感动每一位读者:哭过的泪不会有痕迹(全)
1200000059

哭过的泪不会有痕迹(六十五)

(六十五)

三日过去了,两位老人准备出院了,洪度会养老院特地派来了接送车辆,欢迎两位老人加入他们大家庭,两位老人隔着窗户,含着泪和贾轩挥手告别,贾轩也哭了,陈同已经告诉了贾轩他现在的情况,以及两位老人的情况,贾轩接受了,他心里也舍不得,陈同惟独掩埋了贾轩的病情,贾轩已病入膏肓,陈同心里很明白,他只怕贾轩接受不了。

“最近化验结果怎样,有没有检查出什么异常?”办公室里,此刻坐着4位医生,除了小旭和陈同以外,另外两位都是儿童免疫科鼎鼎有名的医生,4人在陈同的办公室里开了一场小小的研讨会,内容就是贾轩的病情。

“陈主任,贾轩的病情实属罕见,比例100000000:1,据我分析,贾轩这病应是后天变异所致,具体该怎么怎么医治,目前在这个医学水平下,我们无能为力,恐怕就算是控制也很难。”坐在陈同左边的是一位儿童免疫科唯一一位女性主治医生,也是儿童免疫科的主任,是从美国某所著名大学毕业的博士后,在这方面她有一定的研究,此刻她都说无法医治了,那还有什么办法?

陈同拿着那一份份报告单,看着上面一项项自己不清楚的数据,心情很低落。不过这些数据根本没有一项和相对应的正常指标合的上,都是偏低,有些数值甚至低得恐怖,几乎等于0。

“倪主任,有一点你说错了,控制应该没有问题。”小旭反驳道,这一句话立马激发了陈同那颗低落的情绪。

“小旭,你说贾轩的病情能控制?”陈同听小旭这么一说,霎时间眼睛闪出了希望的亮光。

“没错,倪主任,我记得昨天和你说过,贾轩他并不是完整性的免疫缺陷,也不是艾滋病,所以他的免疫能力不可能再被破坏下去,实话实说这病确实医治不了,但能控制,原本我们可以尝试骨髓移植,但是相对于贾轩现在的体质,以及他罕见的血型,这项手术很难,风险占7分,成功只有3分,我在德国见过一名孩子,他与贾轩的病情基本差不多,不过他的病情比起贾轩是好多了,最起码不会威胁到他的生命。我建议对贾轩先采用人体免疫蛋白注射试试,我们医学界称它“丙球”,也就是治疗一系列免疫疾病的东西。”小旭说出了自己的意见,3人做完了简单摘抄后,抬起了头。

倪主任发话了:“小旭,这点我也已经考虑过,不过你知道“丙球”国家是限量生产的,这不是德国,这是中国,在德国医药费能得到80%国家的援助,而中国却根本不保这系列药,陈主任也应该知道这种药我们整个医院有只有100瓶而已,而且都只是2.5g50ml的,售价498元一瓶,而贾轩目前的病情,最起码在半个月内需要注射两次,并且一次性最少要25g以上,这不是一般人所能接受了的,一个月仅仅用药就需1万元多元了。”

这些都是实话,陈同一言不发,他知道了这代表什么,贾轩只有钱才能活下去,而且这种药还不在医保范围内,这又是什么意思?

小旭也不再说话了,他刚才没有考虑到贾轩现在的家庭背景,以及现在的处境,一个月过万的医药费的确有点恐怖,对于富裕家庭,这可能不算什么,但是对于陈同,这就是另一个致命的打击,陈同接过了两位老人的班子,目的就是要好好抚养贾轩,而现在一个月工资仅仅只有4000多元的他,不知道该怎么办?就算陈同整个家所有工资合起来,也不过9000多。

“好,今天会开到这,小旭,你先留下。”

等几位医生都匆匆离去后,陈同关上了门,取出了自己的存折,以及一张银行卡,递到小旭手中,小旭知道陈同用意,他颤抖地握着陈同递过的东西,眼睛一下子湿润了。

“小旭,你帮我取6000元出来再说,先注射看看结果,若真有效,我就去想想办法。”陈同话语很坚定,毫不犹豫,这是贾轩入院以来,陈同从自己腰包里第二次掏钱,这张存折似乎就是为贾轩而准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