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屈远志:书中躺着整个过去的灵魂
11983300000080

第80章 人类的天性

【第十封信】

在多少年前,马角山还是一个不毛之地。

野兽肆无忌惮、自由自在,在太阳出来时,就摆动着那肥大的肢体,陷入一整天的畅想中……

你爷爷郁曾东和金来水的到来,预示着那种宁静、安闲的生活从此不复存在了。

短短的几十年努力,一种亘古未有的新气象在这里出现了,繁荣昌盛!

开荒者千里迢迢而来,依靠人类天生勤劳勇敢的优越品质,踊跃开拓。

在那恶劣的环境下,人一生下来,在体验了最初的生命美好时光之后,就深深地沉迷其中并恋上这个世界。

他们本着对自己生命的负责,本着对危险、死亡的恐惧

——害怕自己进入那种没有感觉的世界,不顾一切地使自己生存下来;

最初的竞争,在原本美好的世界里上演着,优胜劣汰成了大家都不得不遵守的法则。

正是人类那永恒的天性——千变万化环境下的那种不灭的求生欲——我们才能想尽一切办法生存下来,并如痴如醉地爱恋着生命。

如果有一天,这种欲望不存在了,那不用世界末日的来临我们就自行消亡了。

在求生天性的驱使下,我们自觉不自觉地与这个变幻无穷的世界融为一体;

而且,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深受其影响。

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环境,它们都深深地影响了我们,

对我们的知识、思想、性格、喜好厌恶、气质情感等都起到决定性的影响。

在这些影响下,生命才得以延续;

个体生命很难不依赖外物而独立存在——没有空气、水分、没有任何可以依靠的东西是不能存在的。

环境塑造了我们的躯体、性格、生命。

为了生存,我们必须寻找、摄取那些可以使我们生命延续的东西。

这些东西往往已深深地融入了这个世界、与这个世界维持着良好的关系网,一旦遭到破坏或使他们之间失去平衡,就有某方因此灭亡;

而且,这些真实存在的东西,往往和我们一样有着旺盛生命力,对自己的存在负担着天生的维护职责——不容它物侵犯。

事实上,没有任何一种生物乐意成为它者的囊中之物。

为此,我们必须想尽种种办法来得到。

在生命的路途上,我们苦苦冥想,掠夺那份可以供给自己的养分,不分出处、品种、特性;

那种占有欲在适当时候就展现出来了,伴同它的还有自私、唯利是图等恶劣品质——这便形成了人类最初的心理特征。

并且,在后来愈演愈烈。

物竞天择,优胜劣汰。

生命之所以分为不同的种类、级别,是在长久的自然法则下形成的。

它们呈金字塔状分布,低一级的是为产出高一级别生物而服务;

高级的生物依靠夺取低级生物的领地、肉身而存在、繁衍,因此才呈现出生生不息的景象。

生命是动态的,这一事实促进万事万物在发展中变化。

生命伊始,就遭受不断的挫折、苦难。

它们时刻为自己的前途命运担忧。

为了保障生命的存在,它们就必须处处小心,并且预料、设想种种不安全、不确定因素;

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应措施以尽大可能使自身生存下来

———生命永不满足,欲望也因此无穷无尽,但与此同时,灾难也永不停息!

不管我怎样拒绝,不管我怎么逃避,这种悲惨的事情是确确实实发生的。

它总在我醒来时,就出现在我头脑中,挥之不去。

不由得我不相信,它已真实发生了,我逃避是没有任何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