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武侠叹江湖
11838700000015

第15章 敢问路在何方

第15章问路

花开花落,草枯草荣。有开始便会有结局,有因便会有果,有相会便会有离别。

“猴子,多谢你的款待!”

“我就接下了你的谢意。”

“哈哈,猴子有缘再会。”

“有缘再会。”

“世间大道有三千,我却无道可向前。”

墨老二最终消失在了树林里。

长安,当年的盛世之都,如今也只剩下表面的风光了。

“老板,警局传来消息,他们已经派人去秦岭了。”

“你叫老鬼带着八大金刚跟着他们,一旦他们发现了那家伙,不要让他们抓住他。新来的警局捕头总捕头还不是我们的人,那家伙一旦到了他的手里,结果就不是我想要的了。还有,叫老鬼他们抓到那家伙后不要杀死,我要活的,我要拿他来活祭我弟弟。去吧。”

“是。”

长安市区,某繁华地带,一家饭店已经关门。

在饭店的顶楼,有一座灵堂,一张黑白照片挂在中间,格外醒目。照片上的青年如今躺在棺柴里,再也横不起来了。在棺材前方,有个小桌子,上面放着一张黑白照片,上面是一个无精打采的青年,青年的脸上插着一把匕首。

秦岭,静得吓人。

猴子送走了墨老二,然后他就收拾下,也下山。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如果是在秦岭的话,这首诗应该改为“林深不知处。”

在当今这个树木越来越少,秦岭里的树却还是那么多,那么密,也至于让人看不到前路在哪。

既然连路都看不到,那就更别提找人了。

找人可以通过问人而找到。

而问人是有技巧的,并不是随便碰到个人就问。那种十个人可能才会有一个人的回答有点作用,或者十个人的回答全都没用。

而会问人的,只需要问一个人,便能得到他想要的答案。

猴子刚刚从山上下来,便被人拦住了。

“捕头,有事需要询问,希望小兄弟能配合。”

“与捕头配合,老实回答捕头的提问是老师小时候交我们的。有什么问题,请问吧,我一定把知道的全告诉你们。”

“你见过这个人吗?”

一张照片出现在猴子的眼前,照片上是一个满脸不高兴的青年。

“见过。”

“在哪?”

“阎王殿。”

“小兄弟,你没说笑吧。”

“没有,你看我都没笑。”

“小兄弟,我再问你一遍,你到底在哪看到这人?”

“阎王殿。”

“小兄弟,你再这样我就以妨碍公家办事为由将你抓起来噢。”

“我确实是在配合你们啊。我又没有说谎,我确实在阎王殿附近看到过他。”

“你如果没有说谎,那你说说一个活人怎么会在阎王殿?”

“活人怎么不能去阎王殿了,那每天不知有多少人去呢!”

“等等,你说的阎王殿是人们去烧香的那个?”

“那要不然是哪个呢?”

“那小兄弟,你愿意带我们去阎王殿吗?”

“不愿意!”

“为什么,因为我不想再爬山了。再说,阎王殿就在山上,你们一上去就可以看到了,根本就不需要我带路。”

“你说阎王殿就在这山上,是顺着这条路走,就可以看到是吗?”

“嗯。”

“这样啊,那就麻烦小兄弟了。都别休息了,跟我去阎王殿抓人!”

当衙门的捕头们,累的大汉淋漓的到达阎王殿的时候,心里无不咒骂指路的那小子。

那混蛋说是顺着路一直走就到了,可是他们说这条路有岔路,也没说是走岔路。要不是他们走了半天,什么也没遇到。后来碰到个老头,老头给他们指了指,他们才知道自己走过了。

当他们顺着老头所指的路,踏上正确的路,没走多久就看到了挂在树上的路标。他们顺着路标走。

他们越走越深,最后走到了一间小房子那。小房子不是给人住的,是给菩萨安身的。这是个菩萨庙。

菩萨庙很简陋,一尊泥像,一个供桌,供桌上摆放着一个香炉,炉上插着几根正在燃烧的香。

凡是庙,都会有看守的人,当然山神庙除外,毕竟山神的品级太低了。菩萨庙的看守是一对老夫妻。

树上的路标被人将菩萨庙和阎王殿的指向给换了,所以他们才会来到了菩萨庙。不用思考,捕头们就知道是哪个混蛋调换的了。

不过,菩萨庙这正好有路去阎王殿,只是绕了点。

当一群人气喘吁吁,汗流满面的来到阎王殿的时候,阎王殿的顶上坐着一个少年,少年手里拿着一个苹果啃着。

阎王殿,一间小破房子,和菩萨庙差不多,只是供奉的泥像不同而已。

阎王殿本来也有看守的人,只是被顶上那小伙给骗下山了。所以,如今的阎王殿除了殿里的泥像外,就剩下顶上的年轻人了。

“不知道各位官爷辛苦来阎王殿所谓何事?难道因为都被上级潜规则了,一时想不开?”

“放你娘的狗屁!爷爷们来就是为了抓你这孙子的。”

“哟哟,这位小哥,说话要注意文明,毕竟你们是公家的嘛。再说了,你也比我才大几岁,怎么成了我爷爷,我奶奶她老人家已经仙逝好几年了。你是怎么认识她的?难不成她托梦给你的,那你岂不是马上就要挂挂了。难怪你会不远万里来阎王殿了。原来是这样,好一个痴情种子啊。”

“你!你他妈少放屁!”

“咦,你鼻子这么灵,我刚刚悄悄放了个哑屁。原以为没人能闻到,没想到你这鼻子比狗鼻还像狗鼻啊。”

一开始跳出来说话的年轻捕头不说话了,干瞪着放上的少年。

一个年级相对大点的制止了年轻捕头,站出来发话。

“墨风,男,黔籍人士,今二十岁。于武帝二年五月二日七点四十长安921公交车上,杀害一名大华男性公民。这是逮捕令,你是自己跟我们走呢,还是我们压着你走?”

“我这个人,脑袋上天生就长了根反骨。对天性潇洒不羁爱自由的我来说,失去了自由跟死没多大区别了。”

“金钱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不自由,毋宁死。”

“所以,我今天选择第三条路,不是你们死,就是我活!”

既然话已经说到这份上了,没什么好说的。

墨老二拿起身旁的一把木刀,木刀有些年头了,颜色都暗了。木刀,不知是何种树木做成的,很耐砍。

捕头,有两样武器,一种是腰上的枪,一种是腰间的刀。

但并不是任何一个捕头都带两种武器,一般都是带枪。只有少数的喜欢带刀。

阎王殿前的捕头,都拔出了枪。

阎王殿上的少年,握紧了木刀。

只见少年将刀插进屋顶,然后一拔。几块瓦片从房顶飞起,砸向阎王殿前的捕头们。

墨老二随之从房上跳了下来,跳进了人群了。

手起刀落,地上多了一些零碎物件。仔细看看,都是些枪支的的组件。

捕头没了枪,就犹如拔了牙的老虎。

墨老二从人群中分离,站在阎王殿的屋檐下,屋檐的阴影落在他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