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国际经济学
11404600000001

第1章 导论

0.1国际经济学的产生

经济学家对国际贸易与货币的研究早在18世纪就开始了。进入19世纪以后,经济学家们又围绕着贸易政策与货币政策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但是,由于当时统一的世界市场尚未形成,国际分工发展不够,既没有全球性的贸易制度,也没有世界性的货币体系,所以,国际贸易与国际货币交换的量都很小,从而也就没有必要建立一门专门的经济学来对各国间的贸易与货币交换问题加以研究,现代意义上的国际经济学只不过作为当时经济学的一个内在组成部分而存在,并没有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经济学。

在19世纪最后三分之一时间里,由于国际货币制度的作用(即以英国为首的金本位的建立),世界开始日益形成一个整体,国际贸易与跨国资本流动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然而,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残酷地粉碎了虽然还不普遍但却充满信心的19世纪的经济进展。自由贸易、个人的自由流动、资本的自由流动和金本位制度逐渐地被各交战国采取的控制手段和限制措施所取代。因此,在那种年代里国际经济学要想作为一门独立的经济学科得到发展简直是不可想象的。

从1929年以后,世界被卷入大萧条的猛烈漩涡之中,想恢复战前局面的不现实企图终于全部破灭了。经济崩溃与极端的民族主义再次导致1939年全面战争的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破坏要比第一次世界大战更为惨重。但是即使在战争还处于白热化阶段时,国际社会就已决定设计一个有助于战后经济繁荣与和平发展的新的国际经济体系。几乎就在战争结束的前一年,国际社会在美国的新罕布什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会议,会议决定成立两个国际性的经济组织,以促成战后新的自由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形成。这两个国际性的经济组织分别是:旨在处理国际货币问题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前者的目的在于保持国际货币的稳定,后者旨在促进用于重建和发展目的的长期贷款的流动,以取代大萧条年代消失的国际资本市场。同时,也在计划创造一个国际贸易组织,以避免将来再度出现20世纪30年代那样的商战。

当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结束时,几乎所有这些计划都得到了实现,只是由于当时的社会主义国家没有参加这些国际性的经济组织,从而使得这些国际经济组织的作用范围有所减小。在以上这些国际经济组织的积极作用之下,战后西方国家的经济恢复迅速,国际金融稳定,贸易成了经济增长的发动机,而经济发展反过来又推动了国际贸易与国际资本流动的迅猛发展。于是,必须有一门单独的经济学科来对日益膨胀的国际经济活动加以研究,国际经济学便由此而正式产生。

0.2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国际经济学所研究的是发生在主权国家之间的经济活动,这些经济活动主要包括主权国家相互之间的商品、劳务与资本的流动,以及货币的支付等。

除此之外,国际经济学还要研究各国在管制与调节商品、劳务、资本流动和货币支付时所采用的政策,以及由这些政策所带来的经济与社会的福利效应。

这样,国际经济学将主要包括以下一些内容: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政策、国际收支理论,以及国际收支的调节政策等。

国际贸易理论主要分析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以及国际贸易的所得。国际贸易政策主要分析各种贸易政策的产生及其对一国福利的影响。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贸易政策一起构成了国际经济学的微观部分。

国际收支理论主要研究一国在开放经济下的国际收支的平衡问题与汇率的决定。国际收支的调节政策主要研究国际收支与汇率的调节方法。这两部分内容综合在一起,便构成了国际经济学的宏观部分。

除此之外,国际经济学也研究国际经济活动的各种制度安排,如国际贸易的制度安排、国际货币制度的安排等。国际经济学之所以要研究这些问题,是因为所有的国际经济活动都是在一种特定的制度环境下完成的。所以,如不对国际经济活动的制度环境进行研究,就不可能对各种各样的国际经济活动做出准确的判断。但是,限于本书的篇幅与教学时间的限制,并为了避免与世界经济等课程发生重复,本书将不对制度问题进行专门的讨论。

这样,本书在结构上将由上下两篇组成:上篇为微观国际经济学,下篇为宏观国际经济学。

0.3国际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国际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按照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为了揭示国际经济活动最本质的内涵,就必须以一系列严格的假设为前提,然后再通过不断地放松这些假设来进行理论上的演绎,从而使得理论分析能够不断地逼近现实。

因此,国际经济学的研究通常总是从“222”模型开始的。所谓“222”模型是指由两个国家、两种商品与两种要素组成的世界,国际经济学从这样一个简单的模型出发,以商品与要素市场的完全竞争为基础,以不存在贸易限制与交易费用为零作为最基本的前提假设来研究贸易是怎样发生的,以及贸易的利益是怎样分配的。

尽管上面描述的世界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其前提假设也过于苛刻,但通过对这样的一个贸易模式的研究所得出的一些基本结论对于我们从根本上理解贸易的基本原理则是十分必要的。以这样一个简单的模型为基础,国际经济学以现实世界为对象,通过不断地放松上述各种极为苛刻的假设条件,以逻辑演绎的方法,渐次推导出一系列贸易理论与政策,然后,再按照从微观到宏观的逻辑顺序,依次建立起有关国际收支的理论,以及以这些理论为基础的政策选择。

本章小结

1.国际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产生与发展的客观基础是跨越国界的经济活动的不间断的增长。作为国际经济学理论基础的经济学虽然揭示了社会经济活动的一般原理,但却没有能力对日益增长的国际经济活动加以深入与全面的研究,因此,原先作为经济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的国际经济学必须从经济学中独立出来以便完成这样一个重要的任务。

2.对应于经济学的微观部分,国际经济学的微观部分研究的也是微观主体的经济活动。由于在国际经济舞台上活动的各个经济主体隶属于不同的国家,所以发生在它们相互间的各种交换活动与发生在一个主权国家范围内的交换活动是有重大区别的,这种区别导致微观经济学的厂商理论演变为国际经济学的贸易理论与贸易政策。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国民收入的决定,但在国际经济学中,各国国民收入的决定不仅要受到本国国内各种经济变量的影响,而且还要受到国际各种经济变量的影响,这样对一国国民收入的研究就必须同时考虑国内的收入流量与国际的收入流量,于是,对国民收入流量的研究自然而然就变为对国际收支的研究。以上两者综合在一起构成了国际经济学的基本内容。

3.国际经济学的方法与经济学的方法基本相似,也是通过对现实经济的高度抽象,由假设与模型来建立其一般理论的,然后,再不断地放松假设与逻辑演绎来使理论分析逼近现实的。

本章关键词

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政策、国际收支、国际收支政策、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本章思考题

1.学习国际经济学的重要性是什么?

2.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它与经济学有什么区别?

3.国际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怎样的?试与经济学进行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