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随心所“愈”:更新自己,治愈疲惫
11021500000008

第8章 没有到不了的明天(3)

幸福其实很简单,有钱未必幸福,没钱也未必不幸福。就像《卡列琳娜》里所写的:幸福的人总是相同的,而不幸的人又各有自己的不幸。生活可以苦,但不能苦了自己,天气也可以苦,但也不能苦了心情。再苦也要笑一笑,每人介意,每人嘲笑,只要你选择你的快乐就行。别人的生活未必适合你,别人的幸福也未必适应你,但你不可以失去你的本质。曾经沧海难为水,捡点芝麻当西瓜,品味人生的苦痛,吸吮三月的春风。严寒之冬,会有些痛苦,雪花的飞舞可能会勾起你的回忆,过后又将陷入冰冷的世界里,可是这么多年不都过去了吗?何必还在乎今日这短暂的哀愁,而失去一个春天的美丽。人生总是颠簸的前进,没有一片土地是无风无浪地静土。因此,上天总会通过各种手段考验我们,面对那些突如其来的不幸,为何不笑笑地去面对?

再苦也要笑一笑,太阳每日东升又西落,鲜花每季花开又花落。即使有些凋落的凄凉,可你想想——明天的太阳不也是新的吗?而明天的花儿也一样会绽放,或许会更加绚烂。因此,人生的道路不曾是荒芜的寂寞,而是一片等你开垦的花园,而面对再苦的生活——也要笑一笑!

隧道的尽头就是礼物

人生有如一列火车,在奔驰中总会暂时停靠在一些大站小站,还要穿越许多隧道,或长或短。有的火车便永远停在了隧道中,最终见不到光明的出路。有的火车却在黑暗的隧道中坚持前进,最终走过黑暗的隧道,看到上帝为他留在隧道尽头的礼物。

发出这番感慨的,是一个位历经情感波折的女性。她经历坎坷,最终获得她期待已久的幸福。

那年她和老公出去旅游。在北京上车,进入山西境内后,隧道便一个接一个地来了。旁边的人问她:“是不是第一次坐火车过隧道?”她说:“是的,那种光明和黑暗交替出现的情景,让我很兴奋。20年前,以前我的生活一片黑暗,就像火车突然进了隧道,周围一片漆黑似乎永远没有尽头的。”

旁边的人又问:“这20年你是怎么过的?”

她淡淡一笑,说:“适应加习惯,就是这些。开始也有绝望,可是,行程还是要继续,黑暗也好光明也好,关键是不能停下来,在黑暗中行驶,也是向前,只要向前,就是进步吧!”

如她所言,他的生命列车永远有着一个光明的出口,再长的隧道又算得了什么?

此刻,火车穿越了最长的一个隧道。

这位坚强的女性叫青芝,青芝在谈起过去的经历时说就像奶香里淡淡的咖啡的苦涩。往日的痛苦升华了她对幸福的感觉。历练了青芝的灵魂。痛苦总是难免,人人都想远离不幸,然而不幸会跟每个人打交道。自记事以来,青芝就生活在父母无休止的争吵与打闹中,成了父母“战争”的牺牲品,随着年龄的增长,她从心底深处厌倦这个家,却又无法摆脱这种生活。19岁那年,考上大学的青芝由于父亲的反对不能继续去读书,逃离这个家的梦想破灭了,绝望之中的青芝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就在青芝绝望地走出家门,在夜里寻找上帝的光明的时候,她没有遇到带她进入天堂的上帝,而是遇到了现在成为她老公的明。青芝的心又充满了光明。原来,爱情能熨平一切创伤,青芝感到了生命中围绕着玫瑰的馨香。无论在他面前开心地大笑还是伤心地落泪,无论是娓娓地倾诉还是专注地聆听,心情都是那样的放松。青芝成为了明美丽的新娘,结婚不久,青芝为明孕育了新的生命。就这样,青芝一路走来,直到有了现在真正属于自己的家。在经历了许多的痛苦之后,青芝对幸福的理解更现实、更真切、在经历了许多的痛苦之后,青芝对幸福的理解更现实、更真切、现实更深邃了。

人的承受能力,其实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就像不到关键时刻,我们很少能认识到自己的潜力有多大。有这样一位农村妇女,她18岁的时候结婚,26岁赶上日本人侵略中国,在农村进行大扫荡,她不得不经常带着两个女儿、一个儿子东躲西藏。村里很多人受不了这种暗无天日的折磨,想到了自尽,她得知后就会去劝:“别这样啊,没有过不去的坎,日本鬼子不会总这么猖狂的。”她终于熬到了把鬼子赶出中国的那一天,可是她的儿子却在那炮火连天的岁月里,由于缺医少药,又极度缺乏营养,因病夭折了。丈夫不吃不喝在床上躺了两天两夜,她流着泪对丈夫说:“咱们的命苦啊,不过再苦咱也得过啊,儿子没了,咱再生一个,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刚刚生了儿子,丈夫因患水肿病离开了人世。在这个打击下,她很长时间都没回过神来,但最后还是挺过来了,她把三个未成年的孩子揽到自己怀里,说:“娘还在呢,有娘在,你们就别怕。”她含辛茹苦地把孩子一个个拉扯大了,生活也慢慢好转起来。两个女儿嫁了人,儿子也结了婚。她逢人便乐呵呵地说:“我说吧,没有过不去的坎,现在生活多好啊。”她年纪大了,不能下地干活,就在家纳鞋底,做衣服,缝缝补补。可是,上苍似乎并不眷顾这位一生坎坷的妇女,她在照看孙子时不小心摔断了腿,由于年纪太大做手术危险,就一直没有做手术,她每天只能躺在床上。儿女们都哭了,她却说:“哭什么,我还活着呢。”即便下不了床,她也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坐在炕上做针线活。她会织围巾,会绣花,会编手工艺品,左邻右舍的人都夸她手艺好,还来跟她学艺。她活到86岁,临终前,她对自己儿女们说:“都要好好过啊,没有过不去的坎。”

依瑞和弗兰至今深深相爱,朋友们都说,他们俩是第三大道上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但卡彭特认为他们不是罗密欧与朱丽叶,只是像邻居一样的普通住家夫妇。不过这话看来不太可信,他们两人只要一提到对方就眉飞色舞,神彩飞扬。

无独有偶,国外也有人勇敢的穿越了人生隧道,最终获得了他们的礼物。

“在此之前我们都曾有过婚姻,也都很不幸。”卡彭特回忆那段不堪回首的离婚经历,“当时我就像深深地陷在隧道里,虽然心里知道隧道尽头就是光明,但这隧道实在是太长了。那可真是不堪回首,不提也罢。”

他们的婚姻有典型的纽约的罗曼史:他们是在纽约大学毕业生联合会的董事会上认识的。“我立刻就知道她在各方面都很完美,她既聪明,又善良。她是联欢会成员,还是个圣洁的单身母亲。还有,她很漂亮。”沙龙这样就他的妻子。

卡彭特说起丈夫,语调就变得温柔了:“我崇拜我丈夫,我是那么爱他,我们在一起是那么幸福,我们又有了孩子。你知道我现在最怕什么?”她悄悄地说,“我怕我已经得到的太多了。”

人总是在遭遇一次重创之后,才会幡然醒悟,重新认识自己的坚强和坚忍。所以,无论你正在遭遇什么磨难,都不要一味抱怨上苍不公平,甚至从此一蹶不振。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人生没有穿不过去的隧道,而隧道的尽头就是属于我们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