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武侠郎在江湖
10889300000029

第29章 语气莫测

所有的风言风语终将过去,学子们纷纷验明正身进了考场,找了考棚入座,便如老僧入定一般,目不斜视,神情专注,肃容以待考题。

一块“知济南府事”牌子竖了起来,知府大人的白发甚是显眼,他正在府学学正及济南府一干佐官的陪同下巡查。此刻见大家都已经做好准备,便回到监考彩棚前的座位上,示意可以开考了。

试题很快出来:“尔等静听,八股题为: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这个题目出自《孝经》,似乎容易的很。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孝是一切德行的根本,也是教化产生的根源。”作为童生试,《孝经》是必选的经典,历朝历代皆重孝行,国朝更是以孝为本,这题目实在没什么出奇之处。

题目不出奇,自然是因为考过许多遍了,答题若想出奇也是困难的很。李之郎不傻,既然没法出奇,那就要琢磨知府大人出这题目的心思。这心思,并非是府台大人如何理解这句话,须知在大明朝,所有的经典注解只有一种,那就是程朱集注,府台大人就算有自己的想法,也得深藏心底,而且这句话也不会有其他的理解,很简单的一个孝字而已。最关键是,府台大人为什么会选中这道题,他出题的目的是什么?

因为县试和府试不太正规,主考官出题时,经常就是随手拿起一本经典,随手翻到其中一页,随手指着一句话:喏,就这句了!这种情况下,你要考虑主考官出题的目的,那可是蒙上眼睛卖豆芽,瞎抓的心思了。

但是这一次,根据多方搜集到的情报,李之郎相信这题目必然包含了主考官的某个目的。府台大人年纪大了,却又不想退休;今年是第二个任期的最后一年了,明年是留任还是高升,全在这一年的考功。考功差了,莫说高升,就是留任也很困难。如果被退休时再落个昏官庸官的评价,那就丢人丢大发了。

府台大人需要政绩,而最稳妥的政绩莫过于治学,莫过于教化。再加上听闻杨知府在考前严令所有考试有关人员提前入住府学,不收私信,不会私客,如此兴师动众,严厉苛刻,你要说府台大人对本次府试没有心思,没有目的,李之郎是万万不信的。

尽管府台大人只是有点小心思,绝对不会有什么阴谋,但根据种种迹象做这一番推理,却是有点阴谋论的味道了。李之郎眯着眼,细细琢磨着,虽然他不敢百分之百地保证自己能够猜中府台大人的心思,但想来也是八九不离十了。想定了之后,便打了腹稿,随即笔走龙蛇,洋洋洒洒一篇文章出来了。

虽然信心十足,但等到文章写完,却忽然发现考棚里大家都望着自己。李之郎心知开始的时候琢磨的时间久了点,因此答卷落在了最后,他晒然一笑,心知可能是大家以为自己黔驴技穷,都等着看自己的笑话,也不必在意,谁笑到最后还不知道呢。

他提着卷子来到府台大人跟前,作揖行礼,道:“学生李之郎,见过府尊。”

杨知府被一干人簇拥着,眉头紧皱。主考一向是个非常乏味的工作,一屁股坐在这里,那就不是三两刻钟的事儿,至少也得几个时辰。若是连场考试,那么从早上到晚上,除了中午休息片刻,其余时间都要枯坐在这里,实在是乏味至极。虽然考生们比考官坐得还要久,可考生的心思都沉浸在答题思考之中,哪里还有功夫体验这静坐的滋味?府台大人毕竟年纪大了,老胳膊老腿的实在吃不消,可偏偏自己暗中寄予厚望的这人,还最后一个交卷,让本老爷苦等这么久。

此刻见李之郎终于交了卷,杨知府不由得精神稍微振作起来,他接过卷子,并没有像之前那样放在一边,而是直接看了起来。旁边的佐官们本来以为要结束了,却见上官竟然要阅卷,也只得沉下心来,继续安静地等待。

这一会儿,上了年纪的府台大人似乎也感觉不到疲乏了,他粗略地扫了一眼,淡淡地唔了一声,听这话音,似乎还不错?

须知泱泱中华,但就文字而言,可以说是蕴含了博大精深的文化在内,就连这语气助词,也各有各的深意。

一般来说,如果表示同意或者欣赏,听者会“嗯”一声,这是非常肯定的意思;但若是同意或者欣赏,不方便明确表示出来,就用一个“唔”音,如果事后有争议,那么这个“唔”音就可以做很多解释;风向大好的时候,这个音就是表示认同;风向不对的时候,我发过这个音吗?哦,可能当时嗓子不舒服,只是吐一口气而已……

如果表示不同意或者质疑呢?照样是“嗯”一声,只不过是眉头紧皱,语气变成了第三声,第四声……这就是反诘了;但若是不方便表示出来,也可以眉头紧皱,用第三声或者第四声,发出一个“唔”音;事后争议时,如果风向大好,就说我当时也表示怀疑来着,只是仓促之间,没敢确定;如果风向不好,就说我当时没有理解透彻,后来深思一番,颇为受教,终于明白了。

而此时,府台大人的“唔”音,显然是平声,这就是暗中表示欣赏了,只不过科举重地,众多学子面前,不便明显表露个人倾向而已。一个“唔”音,也让陪在身边的其他官员精神一震,那些个闭目养神的也忽地睁开眼睛,目光中带着深深地疑问,望着六十多岁的老府台,以及七岁考生李之郎。

有问题!大大地有问题!

杨知府继续看下去,眉头忽而紧皱,忽而舒展。就连那一个“唔”音,也反复出现了好多次,有平声,有仄声,让一边的听众们顿时觉得老府台的心思真是鬼神莫测。杨知府看得投入,表情也极其丰富,一直看到结束,抬起头望着李之郎,道:“你只有七岁?”

李之郎道了声是,一时有些摸不着头脑,自己的年龄现今可以说是天下皆知,你若说唯独府台大人不知,那真是扯淡了。但府台大人明知故问,又是什么个意思呢?

杨知府点点头,又是发出一个“唔”音,搞得大家不由得焦躁起来,你唔来唔去的,每个唔音都还不同,这到底是要搞哪样?好在府台大人这一次“唔”了之后,沉思片刻,终于说了句话:“很是难得!”

这是非常欣赏的节奏?众位不由得大惊,莫非本次府试案首,又是七岁童子?

“你尚且年幼,切不可学那方仲永,荒废了学业。嗯,以后还须继续努力,你去吧。”紧接着,杨知府的话又让大家的心情坐了一个过山车。以后还须继续努力?这是要淘汰了?

李之郎此刻也被府台大人搞得迷迷糊糊,但不管人家心思如何,既然让你去了,那也只好安心等候结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