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武侠玄武侠
10887900000045

第45章 《长生经》

江玉郎迅速上攀,走走歇歇,两个时辰以后到了山顶。稍作休息之后江玉郎来到山腰处的溪水边,开始整理起自己的战利品,他把三把宝剑一一擦拭干净,可是他对剑并无深刻研究,只觉得应是三把好剑,剑出鞘后寒气袭人,而且锋利无比,吹发断丝。他最喜欢那把短剑,一尺来长,剑身的纹路就像煮熟的鱼肠一样曲折婉转凹凸不平。这也是一把削铁如泥的宝剑,江玉郎拿着宝剑轻轻从树叶上面划过,剑风就将树叶剖为两半。江玉郎又将那些玉器一一洗净,足足有四十块,块块都是精品好料,有红色的、白色的、蓝色的,还有跟他宝剑一样颜色的,有扳戒、指戒、腰佩,还有御赐的官牌,除了宝剑光这些东西起码值五万俩银子。最后还剩个油布包裹,他洗去泥土后小心翼翼地打开,左一层又一层全都是油布,最后是一本书。江玉郎展开一看原来是张良的《长生经》,前半部是内功心法,后半部是剑谱。江玉郎大喜,这正是他梦寐以求的东西。江玉郎赶紧收好其他东西,迫不及待地研习起来。原来这三清山乃人间仙境,自古就吸引隐士们在此修炼,最后他们往往就从山顶跃下,羽化成仙。潭中鳄鱼吃掉他们的肉身之后,化掉了他们的骨头,那些不能消化的东西在鳄鱼死后都留了下来。

《长生经》乃张良所注,传说张良功成名就以后,为了避免重导韩信复辙,毅然回归自然,修炼长生不老之术,最后羽化成仙。临行前将自己成仙的过记录下来,取名《长生经》,并赠送了一份给皇家。张良乃是黄石老人的徒弟,黄石老人是有名的道家、儒家、法家泰斗,他将平生所学写成《太公兵法》增送给张良,张良按书中计谋指点刘邦夺取天下。当年黄石公除了传授张良《太公兵法》外,还给了他一本《素问》。此书后来被道家和道教视为经典之作,此书以道家思想为宗旨,集儒、法、兵的传统思想成就为依据来发挥道的作用与功能,同时以仁、义、礼、智、信为参照告诉人们如何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这既是一本谋略之书,也是一本武功秘笈,其中包含着深刻的修炼养身之道。黄石公自己本身就是个内家高手,他最后也通过修炼羽化成仙了。天下初定以后,刘邦先后杀害韩信、彭越、英布等有功之臣,使张良更加明白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道理,他激流勇退专心修道。这《长生经》的基本理论就是传统的黄老哲学,其中内涵就包含《皇帝内经》、《老子》、《易经》等,和扁鹊传授给后人的内功心法大同小异,但《长生经》有它更加高明的地方。一般的道家修炼者更喜欢顺其自然,在修炼内丹时更多的强调意念的作用。譬如,修炼者完全凭个人爱好,可以盘腿打坐,可以直立,甚至还可以睡着练,这其实是一种懒人气功,功力长进因人而异,可能很快,也可能很长时间没有进展。这种修炼方法也完全符合修炼者的心态,因为很多隐者本来就是逃避世俗来享受大自然的,干嘛要搞的那么辛苦吗,一切顺其自然多好。而《长生经》更强调形体与内力练习同步进行,譬如气运丹田,《长生经》要求练习者运功时,除了意念控制道气入丹田外,同时要求两手向上,掌心使劲内凹,同时两脚尖翘起,向上收海底穴。《长生经》的内力修炼方法,可以使修炼者功力提升快,且内力同样浑厚朴实。而且,通过形体练习时对穴道的刺激,让穴道更容易被锻炼和打通。《长生经》中介绍的剑法也自己的特色,它更强调以我为主,根据自己的情况发挥最大的潜能。譬如,我速度快,那你就发挥你的特长练习快剑,招招先人一手,让对手无暇还击。如果速度慢呢,速度慢有慢的招,速度慢对快的,我可以始终和对手保持一定的距离,等待机会等对方攻过来拿他的破绽。总之就是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发挥自己的特长。

江玉郎自从得到《长生经》完全痴迷于中,每日除了必要的休息之外,都在参研和练习其中的武功,饿了就到田里采些青瓜,渴了就喝泉水。江玉郎尝试着耍了耍手中的几把剑,发现还是自己最先得到那把翡翠剑最合手,不轻不重,不长不短,刚好舒服,他就开始用翡翠剑修炼《长生经》中的剑术。转眼间三个月过去了,江玉郎武功大增,他现在的内力已经很接近郭屠了,他的剑术已经挤身当今武林一流,除了剧孟和郭屠之外,就要数他剑术高明了,连田中和吴元也未必能赢的了他。江玉郎感觉继续在此地练习下去进步越来越小,井喷期已经过去了,剩下的要自己日常练习了,他决定下山到中岳文院找剧孟去。临走前他觉的大仙熬制的兴奋汤很有趣,他又熬了一锅然,熬的很稠成泥巴状,然后捏成团,晒干用干瓜叶包好,一共做了二十个。然后他又将山上收拾了一下,带上宝剑和玉器就下山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