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小故事 大感悟
10809000000011

第11章 财富与信任(3)

有建树的学者

章学诚,字实斋,生于1738年,卒于1801年,是清代著名的史学家。他担任过华秋帆主编的《续资治通鉴》的编纂工作和补修《史籍考》的主要工作,亲自编纂过《和州志》、《永清志》、《永定河志》、《常德府志》、《湖北通志》等许多方志,提出了一套系统的方志学理论。

他一生的著作收在《章氏遗书》中,其中《文史通义》《校雠通义》被公认为史学、古典目录校雠学的两大名著。

章学诚这样一位颇有建树的学者,却是一个天资甚低的人,尤其是他的记忆力极差。据说,章学诚少年时一天最多只能诵读二三百字的书,连文言虚字的用法都记不住。这种天资在讲究读经诵典的封建社会,对于需要博闻强记的史学,无疑都是太低了。章学诚年轻时多次参加科举,屡试不第,一直到40岁时才中举人。

然而,章学诚不顾旁人的议论讥笑,毅然向天资挑战,抱定了做一个杰出史学家的志向。41岁中了进士后,他不顾家境贫寒,放弃仕宦之途,专心致志从事教书和研究学问。他针对自己的缺陷采取了各种有效的方法补救。一般人治史由博而专,他反其道而行之,由专到博,学一点巩固一点。他认为这种方法“学问之始未能记诵,博涉及深,将超记诵”,能够有效地克服记忆缺陷。他克服记忆缺陷的另一办法是读书做札记,他的许多著作都出自于他的读书札记。他治学持之以恒,不急于求成。

他的大部分史学成果都出自晚年,63岁时双目失明,犹事著述,直至终身。他的座右铭是:不羡慕不费工夫而得来的虚名,不计较世俗庸人的褒贬,孜孜不倦几十年如一日,肯花中等智力以上的人所不愿下的工夫。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只要方向对头,执著地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

列队飞行

IBM 的创始人华特生的儿子小华特生,常常给员工讲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酷爱自然的人每年十月间都要去看野鸭南飞的景观。有一年,他大发慈悲之心,带了一大袋饲料,到那里的池塘边去喂鸭了。没有多久,有些野鸭不再费事大老远地向南飞,就在他喂食的池塘里过冬。后来这些鸭子越来越少飞了,三四年之后,它们变得又肥又懒,根本就飞不起来。

讲完这个故事,小华特生说:人可以很容易地驯服野鸭,但要把驯服的鸭子再变成野鸭子就很困难了。小华特生进一步说明:“驯服了的野鸭子就哪儿也去不成了。”

小华特生把这个故事在IBM 翻来覆去地说,他希望员工能领会逸出常轨的人也会有特殊的价值,在以保守和整齐划一出名的IBM,亦能有雅量容纳桀骜不驯的好汉,才能成大事。

然而有一次,小华特生讲完野鸭的故事,一个员工忍不住告诉小华特生:“就连野鸭子也是列队飞行呢。”

这句话很快就变成野鸭故事的一部分,因为他道出更深一层的意思:即便是“野鸭子”也要有一定的约束与认同感,即朝着同一个方向走。

一个人可以适当保持自己的个性和享受一定自由的空间,但是,不能忽视必要的约束和纪律。

大鲈鱼

佛拉11岁时,一有机会就到湖中小岛上那小木屋旁钓鱼。

一天,他跟父亲在薄暮时去垂钓,他在鱼钩上挂上鱼饵,用卷轴钓鱼竿放钓。

鱼饵划破水面,在夕阳照射下,水面泛起一圈圈涟漪;随着月亮在湖面升起,涟漪化作银光粼粼。

鱼竿弯折成弧形时,佛拉知道一定是有大家伙上钩了。他父亲投以赞赏的目光,看着儿子戏弄那条鱼。

终于,佛拉小心翼翼地把那条精疲力竭的鱼拖出水面。那是条他从未见过的大鲈鱼!

趁着月色,父子俩望着那条煞是神气漂亮的大鱼。

它的腮不断张合。父亲看看手表,是晚上10点——离钓鲈鱼季节的时间还有两小时。

“孩子,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他说。

“为什么?”佛拉很不情愿地大嚷起来。

“还会有别的鱼的。”父亲说。

“但不会有这么大。”佛拉又嚷道。

他朝湖的四周看看。月光下没有渔舟,也没有钓客。

他再望望父亲。

虽然没有人见到他们,也不可能有人知道这条鱼是什么时候钓到的。但佛拉从父亲斩钉截铁的口气中知道,这个决定丝毫没有商量的余地。他只好慢吞吞地从大鲈鱼的唇上取出鱼钩,把鱼放进水中。

那鱼摆动着强劲有力的身子没入水里。佛拉心想:

我这辈子休想再见到这么大的鱼了。

果然不出所料,那次以后,佛拉再也没钓到过那个晚上钓到的那么棒的大鱼了。可是,这条大鱼一再在他的眼前闪现——每当他遇到道德课题的时候,就看见这条鱼了。

一个人在任何场合都要保持良好的道德,“慎独”是一个人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

没有发芽的黄豆

某知名中学想招收一批新生,费斯所在的学校也得到了一个名额的指标。

当然,所有的学生都跃跃欲试。这家中学考试的方式很独特。他们给每个报名的孩子发了一些黄豆,宣布:

只能自己做,不能依靠家长。两周后,谁的豆芽长得最长,谁将被录取。

孩子们领回黄豆种子后,开始了精心地培育,从早到晚浇水,控制温度,还纷纷让爸爸妈妈帮忙,谁都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幸运者。

费斯也整天精心呵护黄豆。但是,三天过去了,五天过去了,一个星期过去了,黄豆居然根本没有发芽!

苦恼的费斯只好去请教母亲,母亲建议他把温度升高些,但依然无效,母子俩束手无策。

又一周过去了。无数个学生涌向面试的教室,他们各自捧着长得长长的一盆豆芽,用期盼的目光看着主考老师。

忽然,主考老师看见了两手空空的费斯。他无精打采地站在旁边,眼角还有泪花。

主考老师把他叫到跟前,问他:“你为什么没有带来自己的豆芽?”

费斯抽咽着。他把自己如何精心照顾,还请教了母亲,但豆子终于没有发芽的经过说了一遍。

没想到,监考老师的脸上却露出了最开心的笑容,在证实其他孩子果然都生出了豆芽之后,老师宣布:“费斯被录取了!”

“为什么是这样?”所有的考生不解地问老师。

老师说:“我们发下的黄豆全部是经过高温高压的,根本就不可能发芽。”

量好了自己豆芽长度的孩子们都低下了头!

不管时代怎么发展,社会怎么变迁,都不要忘了:

诚实是做人的根本!

信任也是一种约束

我在加拿大渥太华的卡尔顿大学做访问学者时,夏天到纽约旅游。那天特意去参观仰慕已久的大都会博物馆。门口售票处的牌子上明码标价:成人票价——16美元;学生——8美元。尽管我很清楚,美国人指的学生,不仅仅是在美国学习的学生,而是来自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学生,但我实在吃不准自己算不算学生。访问学者平时也与研究生一起听课。可说是学生,又没有像学生一样交学费,也没有学生证。我有心省下8美元,可又怕售票员要我出示学生证。万一弄得让人家怀疑咱撒谎,既丢“人格”,又失“国格”。

踌躇良久,我想了个两全之策。我向售票小姐递出16美元,同时对她说:“我是从加拿大来的学生,如果……”我的下半句话是“如果访问学者也可算是学生的话。”

可她还没等我把话说完,就面带微笑问:“几个人?”

“一个。”我回答说。

她很快递给我一个作通行证用的徽标和找回的8美元,并微笑着说:“祝你在这里度过愉快的一天。”全然没有顾及我一脑门子的“思想斗争”。

的确,那天我的心情一直很愉快,不仅仅是因为欣赏了大都会博物馆精美的艺术品和省下了8美元。

有了这种愉快的经历后,心里就时时想着珍惜它。

就像一旦得到别人的尊重,就会加倍自重自爱一样。

事隔6年,我带妻子和女儿参观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门票价格政策依然如故,但我的身份已不再是当年的访问学者,而是挣工资的驻美记者。尽管我和我妻子从外表来看要充当学生仍绰绰有余,但出于对“信任”的珍惜,也为了自重自爱,我毫不犹豫地买了两个成人、一个儿童的门票。尽管多花了16美元,但心情与上次一样愉快。

因为我没有辜负别人的信任。

信任也是一种约束。我们千万不能为了眼前的蝇头小利,辜负了别人对我们的信任。

公开的演讲

卡特生性温和,平日寡言。研究学术问题,他精力充沛,记忆力惊人,而对日常生活的琐碎小事,却不甚了了。

坎福特大学需要聘请一名工作人员,上百人要求申请该空缺位置,卡特也递上了申请书。最后,只有卡特等15人获得面试的机会。

坎福特大学地处在一个小镇上,周围仅有一家旅店,由于住客骤增,单人房间只好两个人同住了。跟卡特同住的是一位年轻人,叫亚当斯,足足比卡特年轻20岁。

亚当斯自信心甚强,且有一副洪亮的嗓音,旅店里时常可以听到他朗朗的笑声。这是一个聪明伶俐的人,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

校长及评选小组对所有的候选人进行了一次面试。

筛选后只剩下卡特和亚当斯两人了。小组对聘请谁仍犹豫不决,只好让他俩在大学礼堂进行一次公开的演讲后,再行决定。演讲题目定为《古代苏门人的文明史》,三天后开讲。

在这三天工夫,卡特寸步不离房间,废寝忘餐,日夜赶写讲稿。而亚当斯却不见有任何动静——酒吧间里依旧传出他的笑声。每天他很晚才回来,一边问卡特的讲稿进展情况,一边叙述自己在弹子房、剧院和音乐厅的开心事。

到了演讲那天,大家来到礼堂,卡特和亚当斯分别在台上就座。直到此时,卡特才惊恐万状地发现,自己用打字机打好的讲稿不知什么时候不翼而飞了。

校长宣布说,演讲按姓名字母排列先后进行。亚当斯首当其冲。情绪颓丧的卡特抬头注视着亚当斯——只见他神情自若地从口袋里掏出窃来的讲稿,对着在座的教授们口若悬河、振振有词地讲开了。连卡特也暗自承认他确有超人的口才。亚当斯演讲完毕,场内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亚当斯鞠了一个躬,脸上露出微笑,回到座位上去。

轮到卡特了。他的一切东西都写在稿子上面,由于心情不好,要另开思路是不可能的了。他觉得脸上火辣辣的,惟有用低沉而疲乏的声音,逐字逐句重复亚当斯刚才振振有词的演讲内容。等他讲完坐下来时,会场上只有零零落落的几下掌声。

校长及全体评选小组成员退出会场,去讨论该聘任哪位候选人。礼堂内的人仿佛对决定的结果早已有了数。

亚当斯向卡特探过身来,用手拍了拍他的背,微笑着说道:“厄运呀,老兄。没办法,两者只选其一。”

这时,校长及小组成员回来了。“诸位先生,”校长说,“我们做出了选择——聘请卡特先生!”

所有的听众都惊呆了。

校长继续说:“让我把讨论的情况向诸位披露吧。亚当斯先生口才过人,知识渊博,我们大家都深感钦佩,我本人也为之感动。但是,请不要忘了,亚当斯先生是拿着稿子去作演讲的。而霍迪尔先生呢,却凭着记忆力,把前者的演讲内容一字不漏地重复了一遍。当然,在这以前,他不可能看过那份讲稿的一字一句。我们缺的那项工作,正需要有这样天赋的人!”

大家陆续走出了会场。校长走到卡特面前,见卡特面上仍然挂着那副惊喜交集、不知所措的样子,便握着他的手,说道:“祝贺您,卡特先生。不过我得提醒您一句,日后在咱们这儿工作,可要留神点,别把重要的材料到处乱放呀!”

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投机取巧,耍小聪明。记住:

良好的品德有助于你的成功。

一定是出什么事了

在塔诺普尔城住着一个叫费威尔的人。有一天,他正坐在屋子里认真地看书,忽然听到外边一阵嘈杂声。

他走到窗前,看到一大群孩子在玩,他想把他们赶走,于是他打开窗子对孩子们说:

“孩子们,快到教堂那里去吧。你们在那儿会看见一只海怪。它有5只脚,三只眼睛,还有像山羊一般的胡子,不过是绿色的!”

孩子们一听这话就都跑了,费威尔先生回到书房,一想到刚才对那些孩子编的瞎话,就不禁偷偷地发笑。

可是不久他书房的宁静又被打破了,这回是一阵奔跑的脚步声。他走到窗前,看见许多人在跑。

“你们往哪里跑?”他大声地问。

“去教堂!”犹太人回答说,“你没听说吗?那儿有只海怪,有5只脚,3只眼睛,还有像山羊一般的胡子,不过是绿色的。”

费威尔先生得意地笑了笑,又回去读自己的经书了。

他才刚刚坐稳,又听到外面一阵喧闹声。他往窗外一望,不得了啦,一大群人,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全往教堂的方向跑。

“出什么事了?”他大声问道。

“天哪!怎么,你还不知道吗?”他们回答说,“就在教堂前面有一只海怪。它有5只脚,3只眼睛,还有像山羊一般的胡子,不过是绿色的!”

人们匆匆跑过。费威尔先生忽然注意到拉比本人也在人群当中。

“天哪!”他喊道,“要是拉比本人也和他们一块儿跑的话,一定是出什么事了,无风不起浪。”

费威尔先生慌忙抓起帽子离开了家门,也跟着跑了起来。

无端地欺骗别人,不但会把自己的信誉丢了,最后受害的往往是自己。

是否扫干净了

有一师父,凡遇徒弟第一天进门,必要安排徒弟做一例行功课——扫地。过了些时辰,徒弟来禀报,地扫好了。

师父问:“扫干净了?”

徒弟回答:“扫干净了。”

师父不放心,再问:“真的扫干净了?”

徒弟想想,肯定地回答:“真的扫干净了。”

这时,师父会沉下脸,说:“好了,你可以回家了。”

徒弟很奇怪,怎么刚来就让回家?不收我了?是的,是真不收了。

师父摆摆手,徒弟只好走人,不明白这师父怎么也不去查验查验就不要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