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谋事先谋人
10739700000007

第7章 谋利先谋人(6)

70多年前,日本神户新开了一家经营煤炭的福松商会,经理便是少年得志的松永左卫门。开张不久的一天,商会来了一个当时神户最出名的西村豪华饭店的侍者,他送给松永一封信,上书“松永老板敬启”,下款“山下龟三郎拜”。内称:“鄙人是横滨的煤炭商,承蒙福泽桃介(松永父亲的老友,借了巨资给松永作商会的开办费)先生的部下秋原介绍,欣闻您在神户经营煤炭,请多关照。为表敬意,今晚鄙人在西村饭店聊备薄宴,恭候大驾,不胜荣幸。”

当晚,松永一踏进西村饭店,就受到热情款待,山下龟三郎毕恭毕敬,使得松永不免飘飘然。

酒宴进行中,山下提出了自己的恳求:“安治有一家相当大的煤炭零售店,信誉很好。老板阿部君是我的老顾客。如果承蒙松永先生信任我,愿意让我为您效劳,通过我将贵商会的煤炭卖给阿部,他一定乐于接受。贵商会肯定会从中得利,我呢,只要一点佣金就行了。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松永一听,心里马上盘算起来。没等他开口,山下就把女招待叫来,请她帮忙买些神户的特产瓦形煎饼来。并当着松永的面,从怀里掏出一大叠大面额钞票,随手交给女招待,并另外多抽出一张作为小费。

松永看着那一大叠钞票,暗暗吃惊。眼前的这一切,使他眼花缭乱。稍一镇定,便对山下说:“山下先生,可以考虑接受你的请求。”

稍作谈判后,松永便与山下签下了合同。

丰盛的晚宴后,松永一离开,山下便马上赶到车站,搭上末班车回横滨去了。西村饭店这样高的消费,哪是山下所能承受得了的?

山下那一大叠钞票,其实只是他以横滨那不景气的煤炭店作抵押,临时向银行借来的;介绍信则是在了解了福泽、秋源与松永的关系后,借口向福松商会购买煤炭请秋原写的。然后,山下又利用豪华气派的西村饭店作舞台,成功地上演了一出戏。

从那以后,山下一文不花,从福松商会得到煤炭,再转卖阿部,从中大获其利。

业务介绍信、饭店里设宴谈生意、给招待员小费,这些都是日本商界中司空见惯的。山下就是利用这些极为平常的小事,显示自己拥有雄厚的实力,隐藏自己没有资金做煤炭生意的事实,从而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而年轻的松永被山下的恭敬态度、热情招待和慷慨气度所迷惑,轻信了山下。

组织信息就是组织财源

可利用的信息是无限的,而组织与整合信息则是赢得财富的绝佳谋略智慧。

在信息社会中,组织信息就是组织资源,组织资源就是组织财富。关键问题是要拥有眼观六路的眼光和思路开阔的头脑。

拉菲尔·杜德拉是委内瑞拉人,原在一家公司当职员,经常为生计问题犯愁。后来他自己做一点小本生意,生活状况有所好转。

上世纪60年代中期,杜德拉获悉阿根廷打算从国际市场上采购价值2000万美元的丁烷气。虽然他财力不足,但很想接下这宗生意。他决定去阿根廷考察个究竟,看看这一信息是否确实。到那里一打听,发现果有此事。于是他盘算着怎么争取到这笔生意。

杜德拉当时从未接触过石油业,对该行业没有半点经验。他经过多方面调查后,发现这宗生意已有两位非常强大的竞争对手,一是英国石油公司,一是壳牌石油公司。这两个公司财雄势大,有丰富的石油经营经验。杜德拉知道,如果从正面与这两大竞争对手较量,无异是以卵击石,于是,他决定采用侧面进攻的战术参与这2000万美元买卖的竞争。

杜德拉再次对阿根廷市场作深入调查,发现这里的牛肉过剩,急于寻找出路。他反复思考,认为可以在这个问题上大作文章,如果自己能帮阿根廷推销过剩的牛肉,就可促使阿根廷购买自己的丁烷气。

杜德拉向阿根廷政府说:“如果你们向我购买2000万美元的丁烷气,我便向你们订购2000万美元的牛肉。”阿根廷政府觉得杜德拉的条件优于其他竞争者,能解自己的燃眉之急,便决定把采购丁烷气的投标机会给他,使他一下拥有了强大的进攻力量。

杜德拉在推销牛肉的过程中发现,西班牙有一家大船厂,这家工厂制造能力很强,却缺少订单,使工厂处于半停工状态,西班牙政府对此十分关注。杜德拉认为这条信息又是一个很好的机遇,便前往该国的有关政府部门游说。他表示:“假如你们向我买2000万美元的牛肉,我便向你们的船厂定购一条价值2000万美元的超级油轮。”这一条件对西班牙政府来说是求之不得的,因为平时它总是要进口牛肉的。于是,他们立即确认,并通过西班牙驻阿根廷大使与阿根廷联络,告诉阿根廷将杜德拉所订购的2000万美元的牛肉直接运往西班牙。

事实上,杜德拉在向西班牙推销牛肉的同时,已在物色购船的客户。他找到美国的太阳石油公司,对这家公司的老板说:“如果你们肯出2000万美元来租用我一条超级油轮,我就向你们购买2000万美元的丁烷气。”太阳石油公司想,反正自己是要租用油轮的,现在他能买自己的产品,条件是有利的,所以欣然接受了。

最后,这宗一环扣一环的买卖终于实现了,杜德拉所做成的生意不是2000万美元,而是6000万美元。他在这桩巨额的交易中,分文资本不出,从中获取了数百万美元的利润。这样的成功,在商业史上是罕见的,这是杜德拉旗开得胜的战绩。从此以后,他继续运用这种经营术,连连取得成功,很快加入了世界巨富的行列。

撒得“财网”遍地张

当你一旦建立起一个四通八达的关系网,并使这张网络进入到一种良性的运作之中,你就会觉得“财神爷”也是你的朋友了!

在生活中,你可能已经发现,在社会上奔忙的芸芸众生,大多数人的口袋里或是手机里都有一本电话簿在电话簿里,记录着对他的生活有或多或少影响的人的联系方式。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他就生活在那本电话簿里。

在我们的生活中,人都是社会的人,不可能一个人生存在地球上,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还有亲戚、朋友,参加工作之后还有同事、同行等等。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使得每一个人都会拥有一张网。你要创业,要搞营销,就要充分地利用这一张网。如果你利用得好,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是一举两得,而是一举数得。

美国汽车推销大王乔·吉拉德有一个著名的250定律。他通过多年的细心观察,发现在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圈子里,都有一些关系比较密切的熟人和朋友,而这些熟人和朋友的数字总和大约是250人。

无论乔·吉拉德的这一观察结果是否精确,但有一点是绝对可以肯定的,即每一个人总是有一个生活圈子,而这个生活圈子不是由别的什么东西构成,它就是由人构成的。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是以一种几何数来向外扩张的。无论他是一个善于交际的公关高手,还是一个深居简出的内向的人,其身边都有一群人。对于一个想要搞营销的生意人来说,这一群人就是你客户网络的基础,这个“网络”能给你带来许多财富。

美国著名的戴尔电脑公司的创始人迈克尔·戴尔,在他16岁那一年负责为《休斯顿邮报》争取订户。在争取订户的过程中,小戴尔发现要通过随机拜访的方式来争取订户,往往十分费力,而且效果很不好,因为你不知道哪一家真的想订报。戴尔后来经过分析,找到了订户的主要特征,这样通过很简单的方法,他就能争取到很多订户。他当年的收入高达18000美元。戴尔的这段经营对他后来利用改变销售的模式和销售观念创建戴尔公司,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其实,戴尔采用的争取订户的方法,就是利用了人和人之间形成的各种关系网。

有一位上市公司的高级行政人员的秘书小姐,她的工作使她有机会接触到各行各业的人士,而这些人士大都有较高的经济收入和较高的社会地位。这位秘书小姐就将这些人士按照一定的规律整理成册,形成了一张详细的网络,内有这些人的行业属性、性别、职务等等,时间长了,她积累了几大本。后来,她参加了社会上流行一种新的销售形式———直销。在工作之余,她按照自己的“联络图”,进行直销物品的推销,居然大获成功。

这可以给我们许多的启示。我们做生意、办公司,就要面对顾客。用怎样的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答案只有一个,建立一张顾客的关系网络,让顾客给你介绍顾客。

当你一旦建立起一个四通八达的客户网,并能使这张网络进入到一种良性的运作之中,你就会看到你的生意蒸蒸日上,你就会觉得“财神爷”也是你的朋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