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皇宫情殇
10735300000005

第5章 妻妾争宠,嫉妒之火焚毁人性(1)

“妒火”燃烧的皇宫

由于性爱在本质上的排他性,人类有一种天生的独占配偶的心理。如果谁侵犯和占有了自己的配偶,他便会从心底里产生一种难以遏制的反感和仇恨,这就是嫉妒心理。这种妒忌心理像潜伏的火种一样,一旦引燃,就会星火燎原,将一切善良和人性焚烧成灰。这是人及一切高级动物的本性,更是皇宫中经常发生的事情。

打开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宫廷史,不难发现各种妻妾争宠的明争暗斗及其制造的种种悲剧。为了得到并保持皇帝的专宠,后妃们依仗自己的美貌和年轻,以及一切社会关系,使尽一切手段,采用一切伎俩,或者栽赃陷害,捏造罪名,将自己的情敌和潜在的情敌置于死地,甚至不惜投毒、纵火,制造血腥的惨剧;或者向未成年人下毒手,害死非已所生的皇子及皇孙,以绝后患;或者勾结权臣、太监,干预朝政,废驰朝纲,乃至企图改朝换代,由自己“母仪天下”,直至梦想“垂帘听政”,做一个女皇帝。

封建宫廷是一个无法无天的地方,一切都由皇帝一个人说了算。所以,只要皇帝不出面追究,后宫的一切阴谋和暴行都无人过问;即使大臣有所过问,也往往无济于事,后妃们仍然我行我素。而那些妻妾多得看都看不过来的皇帝,哪肯为某一个妃子的命运而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呢?加上后宫中美女云集,多数不得宠幸,存在着严重的性饥渴,又为嫉妒之火不断地增添干柴,这样一来,后宫的妒火便越烧越旺,由此引起的“女祸”也就愈演愈烈。

美人毁容

由于一些帝王的独断专行和愚昧无知,一般稍有技巧的谎言和骗局都会在皇宫演出惊天动地的悲剧。楚怀王的魏美人的遭遇就是一例。

楚怀王是一个昏庸透顶的好色之徒,总是以搜罗天下美女为能事。有一次,魏国为了讨好楚国,给他送来了一个绝世佳丽,楚怀王一见倾心,乐不可支。怀王的宠妃郑袖也随波逐流,对魏美人的美貌赞不绝口,不但不妒忌吃醋,还怜爱有加,不时给她送去一些这位美人从来没有见过的衣服和首饰,使魏美人觉得她是一个知心姐姐。两个本该互相排斥的美人之间似乎产生了吸引力,变得十分和谐。怀王感到郑袖深明大义,没有女人的妒忌心,便把她视为后宫的楷模,让她掌握后宫的大权。

然而,楚怀王和魏美人都中计了!有一天,“郑姐姐”好不殷勤地对“魏妹妹”说:“妹妹啊,虽然你天生丽质,容貌、身材都比人强,大王无比宠爱你,这是你的福份。但是,还有一点美中不足,就是鼻子长得不太漂亮,大王对女人的鼻子很是挑剔呢。”魏美人听后大吃一惊,连忙向“姐姐”讨教:“那怎么办呢,姐姐一定要指点我啊!”“姐姐”怜悯地说:“没关系,你以后见大王时用手掩着鼻子不就行了。这样做还有一种说不出的美呢!”魏美人一听茅塞洞开,千恩万谢地感谢“姐姐”,并照着“姐姐”说的去做。

过了不久,楚怀王对魏美人的举止产生了怀疑,他问郑袖:“不知为啥,这几天魏美人见了寡人时老掩着鼻子,你们姐妹情深,你知道这是为什么?”郑袖一听正中下怀,先是欲言又止,后在怀王的催促下,有点不情愿地说道:“她年轻人不懂事,大王那么宠她,她却嫌大王身上有狐臭味,所以见了大王就捂着鼻子。”楚怀王一听勃然大怒,说:“既然如此,寡人就成全她!”于是怀王立即命人割掉了魏美人的鼻子。就这样,郑袖借刀杀人,一下子毁灭了情敌的花容月貌。

看来,郑袖的阴谋虽然有点高超,但也不难识别。如果魏美人对郑袖的殷勤有所警惕,抑或对自己原本不错的鼻子抱有足够的信心,就不会听信郑袖的花言巧语。但是她太年轻,只有十几岁,难以识破别人精心设下的圈套;再说,如果楚怀王能亲自问一下魏美人以手掩鼻的原因,那么问题也不难水落石出,但他太昏庸、太武断,也不可能探明事情的原委。如此这般,受害的就只有年轻的魏美人了。

在中国历代皇宫,像郑袖这样借刀杀人的阴谋悲剧,几乎天天都在上演。这与其说是那些宫女们的悲剧,毋宁说是整个封建社会的悲剧,整个时代的悲剧!

变人为“猪”

这个借刀杀人的郑袖够歹毒了,但她还算不上最毒的毒妇。最毒的毒妇可能是西汉的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吕雉!

吕雉是刘邦的发妻,在跟随刘邦打天下时,曾受尽了折磨。有一次,刘邦被项羽打得仓惶逃命时,曾狠心地把她踢下马车以减轻重量。吕雉被俘后,项羽威胁刘邦要把她煮成一锅汤。楚汉战争打了4年,吕雉整整坐了4年牢。西汉开国后,大难不死的吕雉终于成了母仪天下的皇后。然而,此时此刻的她,在刘皇帝的眼里已经色老株黄——他移情别恋,宠上了年轻美貌的戚姬。吕雉对此怀恨在心,但碍于皇帝的面子,她无可奈何,只好把满腔的仇恨压在心底。

据《史记》记载,刘邦一死,吕雉就对戚姬开始了最残忍的报复。吕后先将戚夫人囚于永苍宫,剪去她的一头秀发,戴上脚镣手铐,穿上囚衣,罚她做苦工舂米,且日有定限。当时,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虽封为赵王,但远在河北,与母亲音讯全无。可怜的戚夫人常一边舂米,一边悲歌:“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相离三千里,谁当使告汝?”

更可怕的是,吕后让人砍断了戚夫人的手脚,挖去了她的双眼,刺聋了她的耳朵,然后把血淋淋的她扔进茅坑,并给她起了个新名子——人彘!彘者,猪也;人彘者,人造猪也。

面对这个“人彘”,吕雉一个人看着乐还不过瘾,她又把自己刚登基不久的儿子汉惠帝刘盈叫去欣赏她的“杰作”,刘盈看了半天,越看越疑惑,越看越害怕,认不出这个怪物是什么,吕雉得意地告诉儿子说:“她就是戚姬啊!”刘盈听后一阵眩晕,大哭而回,当晚得了重病。他托人对母亲说:“这不是人能做出来的事。我为太后之子,太后所为如此,我真是没有脸面再治理天下了。”自见“人彘”之后,良知尚存的汉惠帝对母亲的淫威又惊又吓,大病不起,竟一年多时间不上朝,每日淫乐,忘记听政,沉溺于酒色之中。看来,刘盈的精神因“人彘”而彻底崩溃了。

据班固《汉书》记载,在此之前,吕后还把戚夫人12岁的儿子刘如意诱进京城,暗中投毒药将其毒死。刘如意死时七窍流血,连皇帝刘盈也深知其中缘故,不禁大哭一场,并用王的名义将这个同父异母的弟弟厚葬,谥号隐王。

话说回来。也许是精神受到了巨大的恶性刺激,也许是看破了宫廷的种种罪恶,汉惠帝刘盈从此一蹶不振,整天以酒浇愁,不理朝政,使强大的汉朝第一次出现了严重的政治危机。

但我们可以从中看出,年轻的汉惠帝当时还没有变得麻木不仁,还保持着人类最起码的良知和同情心。如果他真的麻木了,香臭不分,跟着母亲泄愤取乐,那他就猪狗不如了!

害人必然害已。“人猪”的苦果吕雉万万没有想到吧?她的这一“杰作”,使她皇帝儿子的精神陷于了崩溃。她更不会想到,这一“杰作”也使她成了中国历史上最妒忌的“毒妇”,将她牢牢地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同吕雉一样残酷的,可以说非武则天莫属。据《资治通鉴》和两《唐书》记载,唐高宗皇后武则天曾与高宗的王皇后和萧淑妃争宠,王、萧失势被囚,高宗闷闷不乐,准备重新处置。武则天知道后,令人杖责王、萧二人各一百下,并截去她们的手足,投于酒瓮之中,“令此二人骨碎”。二人数日后死亡。据说二人惨死的血腥场面,反而使心毒手狠的武则天产生了后怕,她经常在梦中见到她们“披发沥血如死时之状”。为了摆脱噩梦的纠缠,武则天先是移居蓬莱宫,但还是无济于事,后来就迁居唐东都洛阳了。

以笔者浅见,武则天迁居洛阳的主要原因恐怕还是从经济和军事方面的考量,但王、萧二妃惨死的情景也会对她产生极大的精神刺激,反复做噩梦是不可避免的。君不见,吕雉将刘邦的戚夫人变成“人猪”而后让汉惠帝前去“参观”时,就使年轻皇帝惊骇不已神情恍惚,甚至连皇帝都不想当了嘛!

武则天和唐中宗李显的女儿宜城公主,与其母一脉相承。宜城公主性格残暴,杀人不眨眼。当她发觉丈夫裴巽宠爱一个小妾的时候,醋意大发,不但把小妾一刀砍成缺耳少鼻的残疾人,还把裴巽的头发削掉去游街示众。

一次“巫咒”的代价

汉武帝年间的某一天,300多名宫女和相关人员残遭屠杀,其领头者还以“大逆不道”的罪名被斩首示众。顿时,皇宫内外腥风血雨,一片恐惧。如此大动杀机,其实只因一场“巫咒”而已。

事情还得从“金屋藏娇”这个成语说起。

汉武帝刘彻幼年时常到喜欢他的姑母家玩耍,日子久了便爱上了他的表妹阿娇。有一次,姑母把小小刘彻抱起,问他想不想要媳妇,他点头说要。姑母指着跟前的100多名侍女,他都摇头。姑母最后指着自己的女儿陈阿娇问他意下如何,他笑着回答说:好!还说:“如果能得到阿娇做媳妇,一定要造金屋让她居住。”这就是“金屋藏娇”的由来。姑母看刘彻生得不凡,将来一定会大富大贵,便十分高兴地答应了侄儿的要求,“亲上做亲”,将宝贝女儿许配给了刘彻。刘彻被立为皇太子后,便娶陈阿娇为太子妃。刘彻继位后,为了感激姑母的关爱,立即封陈阿娇为皇后。小夫妻恩恩爱爱,甜甜蜜蜜。但10年多阿娇没有给皇帝生儿育女,姑母千方百计求医问药寸效全无,加上阿娇从小娇生惯养,当了皇后之后大大列列,引起皇帝的反感。后来,汉武帝在姐姐平阳公主的家里见到了一个叫卫子夫的歌姬,便一见钟情,当即与她云雨一番。本打算晚上继续同她撕混时,阿娇突然把刘彻叫了回去,一场讨伐开始了,阿娇、姑母和武帝之母王太后,联合起来对付卫子夫。陈阿娇不敢对皇帝撒泼,迁怒于卫子夫,曾几次暗暗投毒而未得逞。此事传到武帝耳朵后,只得对阿娇提出严厉警告,希望阿娇迷途知返。

暗害卫子夫不成,武帝更加厌恶陈阿娇。但阿娇做事很坚决。她听说有一种叫“巫蛊”的巫术能咒死人,就想将情敌咒死,以清君侧。她让手下的宫女楚服等人用“巫蛊”咒卫子夫和那些得宠的嫔妃。楚服们连咒几天,咒声不绝,毫无灵验。

陈阿娇发起的大咀咒,后果相当残重。雄才大略的汉武帝知晓后,忍无可忍,遂命人查办陈皇后阿娇。结果,宫女们成了最大的替罪羊:带头咀咒的楚服等宫女以“大逆不道”的罪名,被斩首示众,牵涉此案被杀头的达300多人,真是残酷到了极点!

对于陈阿娇,汉武帝自然是看在姑母的面子,还算留了一点情。他只给陈皇后下了一道诏书:“皇后违失妇德,巫祝咒人,不可再为天下母。”命皇后交出玺绶,离开皇宫,退居长门宫。

陈阿娇可算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在荒僻的长门宫,这位废后整日哭泣,后悔不已。但她有钱,她叫一个心腹太监携百两黄金,求大文学家司马相如以她的遭遇作赋一篇,宣泄自己被打入冷宫的幽怨。司马相如触景生情,诗兴大发,写出了感叹深宫怨妇的《长门赋》,成为千古绝唱,流传至今。

《长门赋》的开头写道:

夫何一佳人兮,步逍遥以自虞。

魂喻佚而不反兮,形枯槁而独居。

言我朝往而暮来兮,饮食乐而忘人。

心慊移而不省故兮,交得意而相亲。

……

陈阿娇命宫人日日传唱《长门赋》,希望皇帝听到后回心转意,但刚强的武帝不为所动,照样做他的皇帝,玩他心爱的女人。

司马相如的《长门赋》引起历代文人的共鸣。唐代大诗人李白写了一篇读后感《长门怨》:

天回北斗挂西楼,金屋无人弄火流。

月光欲到长门殿,别作深宫一段愁。

桂殿长愁不记春,黄金四屋起秋尘。

夜悬明镜青天上,独照长门宫里人。

谁使皇帝得了精神病

妒忌之火像一切烈火一样,能焚毁被嫉妒的后妃及宫女,无情地将她们致残、致死,也会严重地灼伤皇帝自己,使他们的心灵受到极大的伤害,甚至造成精神病而不可自拔。

南宋光宗皇帝的一个贵妃和一个宫女分别被其皇后打死、剁手后,这个生性懦弱的皇帝就精神晃惚,更加一蹶不振。

光宗皇帝的皇后李氏,是庆远节度使李道的女儿。据说她出生之时有黑凤凰盘旋于门前,因此取名凤娘。稍长后,一位道士给她面相,惊叹她必“母仪天下”。这位凤娘虽天生丽质,美艳绝伦,但面似桃花心似刀,做起事来心肠毒辣,不择手段。她原是光宗作恭王时的一个妃子,光宗继位后,她被封为皇后,随即便妒火燃烧,一发而不可收拾。她对光宗宠爱的黄贵妃恨之入骨,随时都在寻找报复的机会。有一年冬至日,光宗按例前去亲祭宗庙,李皇后马上召见黄贵妃,斥责她狐迷皇帝,败坏朝纲,罪大恶极,令内侍以大杖重责贵妃数百下,最后活活被打死。事后,李氏命人将贵妃尸体秘密处理。光宗明知贵妃暴亡有因,又难找证据,只好忍气吞声。但爱宠的悲惨遭遇,深深地刺痛了光宗的心,他渐渐地思绪混乱,整日寻寻觅觅,六神无主,坐卧不宁。

光宗的病情引起了太上皇宋孝宗的深思和重视,便找来御医为光宗皇帝开了一副良药,等待光宗向他问安时,让他试服。怎奈受李后的不断挑拨,太上皇和皇帝的裂痕日益加深,发展到父子互相猜忌,关系相当紧张。因此,光宗不肯服下父皇的药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