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鹰魂抗日
10555100000009

第9章 义存八路得神兵

韩国正他们一直跟踪着撤退的日本兵出了白山范围,才又重新回到了刚才的战场,准备收拾点装备,这时却看见有几个八路军朝他们走了过来。

这时刚刚缓和的气氛一下又紧张了起来,其中八路军里有一个好像军官的走了过来,还没到韩国正他们跟前,全身就感觉一阵阴冷袭来,没错,就是阴冷,不同于那种气温原因造成的冷,硬要形容的话就好像是掉进那种很深很深的井里,封闭恐惧,尽管他也是出生入死十几次了,大小阵仗也打过很多,可面对这几个人,他还是感到了恐惧。

这时韩国正看了一下局势,判定八路军并没有敌意,所以暗示了一下大山几人,这才走向那个八路军军官,问道,你有事吗、?

在大山他们几个收回目光的同时,八路军军官才感觉自己仿佛恢复了一点力气,对着韩国正打了一个敬礼,说道,;‘我是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213团三营营长古峰,刚才谢谢你的支援,这些都是刚才的战利品,现在有你支配。’

韩国正没有说话,抬起头看着那几个八路军战士,从他们的眼睛里能看到对于这些武器的喜欢,再看他们手中的武器,根本比烧火棍强不了多少,还有那个古峰身上的军装,光是补丁就有十几个,可就是这么几个穷汉子,却还要让武器给他们,要不是看到那个古峰闪亮的眼睛,韩国正都有理由认为他们是傻子,还没等韩国正说话。

这时看到韩冷慢慢的走到一边,抬脚踢开挡在身边的枪支,慢慢走向一只靠在石头上的长枪,这只枪比一般的步枪要长将近一半,枪的前端要比后端粗一点,乌黑铁质的枪身竟然闪闪发亮,没有三点一线的设置,但却有一个如同手电筒一般的黑色东西,整个枪觉得不伦不类,但流线型的线条却十分完美,韩冷走过去把那把枪拿在手中仔细观祥,却又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

这时,韩国正问韩冷,‘你知道这是什么枪吗’,‘’不知道‘,韩冷简单的说出了三个字,那你知道怎么使用吗?韩冷又是那三个字,不知道。但是又像是在自言自语一般说道,不知道为什么,有一个声音让我靠近它,我当时拿起它的时候,感觉心脏跳动很快,有一种莫名的激动,所以我才会找到它,具体我也说不清楚,韩国正知道现在不是纠结这件事情的时候,对古峰说道;’我就要这把枪吧,然后对大山他们说道,留下一把歪把子机枪,六把驳壳枪,六只步枪,手雷,相应的子弹,其他的送给八路军吧,这可把古峰他们激动的够呛,这家伙本来是送装备的,结果却大丰收了,当即又是一个敬礼面向了韩国正。

韩国正通过这件事对八路军的理解就是,队伍不错,人也不错,但是打不了硬仗

这时,古峰低下头沉思了起来,没有人知道他在想什么,韩国正现在没有时间跟他探讨这个,说道,八路兄弟,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咱们后会有期,以后遇到困难,可以到玉皇山后来找我,不过要有报筹,哈哈哈哈,说完,带着大山他们转身离去了。

等韩国正走了十几步的时候,那个失神的古峰才缓过神来,‘等一等’,古峰喊道,这时韩国正一脸莫名其妙的转过身来看着古峰,‘你有什么事吗?’古峰狠狠地一跺脚,好像下了什么决心似的,跑到了韩国正的面前,从后腰出拿出一件用棉布包裹的东西说道,‘今天要不是你们,我的队友们肯定损伤严重,我送你件东西,算是我个人对你的感谢,你送的装备,我们以后再报’,说完不等韩国正表态转过身带着队伍走掉了,等到古峰他们走远了,韩国正才注意到手中的东西,似乎有点沉重,拿掉上面的棉布,呈现在眼前的是一把匕首,长短跟刺刀差不多,刀把装饰很古怪,有一个护手围绕刀把,仔细研究才发现刀把为中空,有一个小型指南针有螺纹拧在后面,再看刀身,呈现火蓝颜色,锋利的刀锋雪白的刺眼,没有一丝瑕疵,刀身为流空,刀背是锯齿,中间流空位置有一条微微突起的刀筋,整体的匕首流线型的线条非常完美,刀把的大小也与韩国正的手掌很吻合,重量巧当好处,韩国正掌心一用力,匕首在手中转了一圈,手掌稳稳地握住了刀把,接着韩国正又玩了几个刀花;心里不禁乐开了花,真是梦中的宝刀啊,这时忽然感觉有几道火辣的目光射向自己的身上,韩国正抬头一看,除了韩冷在擦拭那把枪以外,大山他们都露出了炽热的目光,韩国正赶忙把刀别在后腰上,狠狠瞪了几个人一眼,没想到却被他们狠狠瞪了回来,吓得韩国正急忙喊道,‘走走都回去了,今晚我们吃烤野兔,叫花鸡,嘻嘻

韩国正几人回到了玉皇山后面的树林里,韩冷便端着枪去警戒了,剩下的几个往地上一趟,闭上眼睛竟然睡起了觉,这把韩国正气的,没办法,只能自己一个人出去打野兔了,一个人忙活了三四个小时终于抓到了两只野兔,一只山鸡,接着去了一条小溪边,把野兔扒皮去内脏,拿出那把别样的匕首,眼中闪现出喜爱的神色,接着韩国正就以往常的力道去给野兔退皮,没想到轻轻的一划,却把整个野兔后腿割了下来,这可把韩国正好好的激动了一把,真是宝刀啊,心里高兴,手上却控制着力道慢慢的熟悉这把刀,两只野兔弄完,韩国正与匕首的磨合也有了一点点的感觉,以往那些粘在刀上的血迹,软皮在这把匕首上完全毫无痕迹,韩国正擦拭完军刀,哼着连他自己都不知名的小调,去给那几个大爷做饭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