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浪漫言情穿越之可爱小厨娘
105500000055

梦想从这里起航

万里无云、碧空如洗,又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好日子,从张家村到平远镇的小路上,走着一行六人。

走在最前面的两个人,其中一个男人三十多岁,中等身材,另一个是个十四、五岁胖胖的男孩子,两个人衣着普通,身上背着大的包袱,并不觉得沉重,脸上都带着飞扬的神采,一边走还在一边低声聊天。他们的后面是两个中年妇人,穿着农家的粗布衣服,身上各背着一个小包袱,笑容满面,也是边走边聊。

最后面走着的是一对年轻男女,男的清朗俊拔,女的秀美脱俗,年轻男子把原来女孩身上的大包袱背在了自己身上。女孩子甜甜的笑着,步伐轻快,一边说一边笑,年轻男子则不时的看着身边笑靥如花的女孩,虽是一言不发,但容色轻松,看来心情也是不错,一只白猫则抬头挺胸的走在年轻女孩子的脚边,这一行人,惹来了不少路人的目光。

这几个人正是小月和张大婶几个人,今天是南瑞十八年六月十八,也就是小月和南宫逸尘五个月赌期的第二天,小月觉得六月十八这个数字比较吉利,所以选择在这一天搬家。

那天下午张成和彩婶婶签了劳动合同走了以后,小月怕夜长梦多,就赶紧带着高剑拿着银子到平远镇找陈大哥,办房屋买卖手续。到的时候,陈大哥正一个人在铺子里收拾,现在铺子里的货架上已经完全空了,那价值三十两的布料整齐地摞在柜台上。

陈大哥见小月和高剑来,就知道他们一定是来交银子的,现在镇上很多人都知道了南宫逸尘和小月打赌的事,大街小巷的茶馆酒肆里,人们已经把这件事当成了茶余饭后的话题来说。

中午,他去酒馆买酒的时候,就见很多人在里面一边喝着酒,吃着花生米、豆腐干,一边津津有味地聊着这件事,酒馆里的人也比平时他买酒的时候多了不少。

他看大家都在闲聊,说的是南宫逸尘和小月的事,就没着急走,坐下来听他们说。只听其中一个人说:“听说名厨吴一成被南宫逸尘重金请来了,他是厨神柳兴龙的徒弟,天下第一名厨柳随风的师弟,这个人的背景可是不简单。”

另一个人就问:“那个柳随风为什么是天下第一名厨,他不是他厨神的儿子吗?厨神难道还不及他吗?”

那个人听了就说:“柳兴龙早就到礼部做了官,负责宫中的礼宴,据说是正五品的官。前年,三年一次的厨神大赛,那次柳兴隆并没有参加,只让从未露面的儿子柳随风替自己参加。正在大家惋惜的时候,没想到柳随风一鸣惊人,凭他冠绝天下的厨艺,一举击败全国众多厨艺好手,夺得了桂冠。”

“是呀,据在场的人说,柳随风的厨艺青出于蓝,比厨神当年尤有过之。但因为皇上已经御赐了厨神的名号,所以大会一致推举他为天下第一名厨,想那柳随风年不过三十,就有此成就,真是虎父无犬子呀,他的师弟吴一成比他出来的早,年龄也比他大,但成就却不及他。”另一个人也跟着说

“那柳兴龙、柳随风、吴一成这天下三大名厨,都是出自一家,南宫逸尘这次重金礼聘来吴一成,估计那个柳随风也不会袖手旁观,听说这次的评判还是六大公子之一的石浪舞,没想到我们平远镇一下子能来这些有名望的人,而且南宫逸尘和石浪舞广交天下朋友,可能还会有些人来凑热闹,看来这次的盛举不输于在京城三年一次的厨艺大会呀。这些还真是要多谢这位小月姑娘了。”

旁边的人都在饶有兴致的听着,这时就有人问:那个叫小月的姑娘到底有什么背景,居然敢和财雄势大的南宫世家对着干?有人听了就说,据说这个小月人长得不错,手也巧,做得一手好的鸡蛋灌饼,这样的女孩本来应该在家中相夫教子,现在却抛头露面要开什么餐饮店,背景好像很简单,就是个穷人家的孩子,后面也没人给撑腰,据说开店的两百两银子还是和南宫逸尘借的。

几个男人听了摇头,嘴上只说可惜,还说女孩子抛头露面象什么样子,坏了名声,将来想要嫁人都难,另一个又说:“那可说不准,我看这个南宫逸尘一出手就借两百两银子给她,估计是看她模样不错,说不准小月就走了鸿运,将来能嫁给他,做个小妾,也算是祖上积德了。

“你们知道吗?镇上最大的富贵赌坊已经开赌了,赌南宫逸尘和小月谁能赢,南宫逸尘是一赔二,小月是一赔两百,我今天上午买了一两银子,赌小月赢。”

“是吗?那我也去买,我买南宫逸尘赢,小月虽然赔的多,但赢的希望太小,不如买南宫逸尘踏实。你那一两到最后也要打水漂。”

“买都买了,才一两,小月也不容易,一个女孩家,就算支持她一下了。”

酒馆里沸沸扬扬、众说纷纭,大家明显分成了两派,大部分人都是支持南宫逸尘的,只有几个人扯着嗓子支持小月,陈大哥买了一壶酒直坐了半个多时辰,才回家。

见小月来,陈大哥面上不露声色,依旧带着笑容,把小月和高剑请去了后院子的大屋。

小月一进院子,就见院子里乱糟糟的,地上是收拾好的东西,一共装了几大箱,箱子盖大开着,陈大哥的夫人和女儿正忙碌地把东西往箱子里装,那个女孩看着有十五岁的样子,人有些单薄,见来了客人,就回自己屋里去了,只在一边的夫人热情的招呼他们。

一起进了大屋,陈大哥没等小月开口,就把房契和地契交给了小月。小月让高剑拿出了一百两银子,还让陈大哥给打了个收条,证明买房和地的钱已收到。陈大哥告诉小月,自己已经收拾的差不多了,让她明天一早来拿钥匙。

第二天,小月和高剑一早就来交接财物,陈大哥把大部分东西都留了下来,全家只装了几箱行李在马车上,手里一大把钥匙都交给了小月,还详细交代给了小月各个钥匙的用途,小月一边跟在陈大哥的后面,一边详细过目已经属于自己的财物。

陈大哥看了看经营了多年的绸缎庄终于关门了,心里还是有些不舍,毕竟干了这么多年,里面耗费了自己大量的心血。他抚摸着留下的布料,看了看身边脸上带着自信笑容的小月,这个女孩子比自己的女儿还要小,却看着比女儿乖巧懂事得多了。而且老是看到她笑,她好像还不知道面前的形势。就算是她很能干,但毕竟势单力孤,想要和南宫世家斗,真是凶多吉少呀,希望老天爷能保佑她。

在酒馆里听到的话,他只字未提,只嘱咐小月要多加小心,还鼓励她要好好做,然后就在小月和高剑关怀的目光中,带着全家离开了平远镇。

送走了陈大哥,小月和高剑好好检查了一下他们留下的东西,东西可真是不少。日常用品应有尽有,厨房里锅碗瓢盆俱全,还有不少剩下的粮食,蔬菜,看来大家不用带什么东西,就可以在这里生活了。

小月和高剑把店铺的大门锁好,小月在门口高兴的看了看,就和高剑回了张家村,到了家,小月让高剑去通知张成和彩婶婶,让他们只带自己的衣物和生活用品,明天辰时在张大婶家门口集合,然后大家一起搬到平远镇去住。

六月十八日辰时刚过,大家就都在张大婶家门口集合了,张成和彩婶婶的行李不多,只有一个小包袱,放着随身衣物。高剑的行李也精简了,只带了自己用的剑,几件衣服和几本吴三叔送他的传奇小说,除此之外就是银子了。

小月昨天把欠供应商的钱都结清了,卖鸡蛋灌饼赚的钱,加上张大婶所有的积蓄和剩下的一百两银子现在他们的总资产是一百三十两银子都装在了高剑的包袱里。

小月身上背着的包袱看着很大,里面除了衣服,小月把慕风给的扑满小猪头也带上了,还有一本记事本、几本账本和笔墨纸砚,后来想了想,还把当初穿越来的衣服也一起带上,加上生活用品,鼓鼓囊囊的一个大包。

张大婶原本说要叫个车,让大家把东西都放在车上,但小月没同意,小月说路程很近,就当做运动,锻炼身体,而且大家一起运动,能增强团结,对将来的工作有好处,所以叫车的事情也作罢了。

张大婶把家门锁好,看了看这个住了几十年的房子,心里也有点难过,毕竟在这里住了这么久,左邻右舍都很熟悉了。她昨天已经嘱咐邻居,如果有她的书信,就交给米面铺的慕风,让他带给自己。

张成接过了张大婶手里沉重的包袱,背在了身上。里面装的是一些衣物和针线,还有一些没吃完的粮食和调料,包了大大的一包,张大婶笑着把张成的包袱接了过来自己背着,又回头望了望自己的大门,便跟在小月身后,维克多一早就兴奋的着急要走,现在已经走在了前面,离开这里他很开心,平远镇怎么也要比这个张家村繁华多了。

一行人一边说笑一边走着,在路上碰到了不少村民,村民见他们要走,嘱咐他们要多加小心,有时间就回村子里看看。没走多远,小月一眼就看到了对面缓缓走来的慕风,慕风见了张大婶他们只是微微点头,然后就走到了小月身边,也不说话,只取下了小月身上的包袱,背在了自己身上。

小月看到慕风很开心,这两天她也想过去找他,但又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思想斗争了半天,最后还是忍住了没去。没想到今天自己要搬走了,他却主动来了。

这时的小月,怀揣满腔斗志,带着自己的梦想,和众人一起去了平远镇,她并不知道在后面的几个月里发生了一系列惊天动地的事情,改变了她一生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