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冰清皇后
1051500000114

第114章

胤泽揉了揉眉心:“无相将军无疑是朕最可倚重的人,只是可惜,老将军上了年纪。而无色虽是老将军的后继之人,可毕竟没有过带兵打仗的经验,少了沙场上的历练,叫朕又如何能够放心。”

牧庸一笑:“‘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用人之道,存亡之道也。得人才者得天下!选人用人,关乎大业的成败。如何根据德才勤绩,慧眼识人;如何量才而用,因材施用,一切,都还在于陛下的掌握之中。”

胤泽因问:“何为用人之道?”

牧庸道:“‘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所谓正患己不能知,不可诬一世之人!

昔曹公举士:‘名至实归,重在实际;德才兼备,唯才是举;重用清官,不避小贪;招降纳叛,尽释前嫌。’陛下欲求得勤政清明,朝野臣民不噤口不语,就须得——不拘一格降人才。”

“陛下,可还记得楚汉争霸的故事吗?”

胤泽点头:“记得,太傅跟朕说过,刘邦所以胜项羽,乃是胜在用人之上。”

牧庸笑而颔首:“刘邦最大的优点是用人上不拘一格,他的首脑谋士和大将中,张良是贵族,陈平是游士,周勃是吹鼓手,灌婴是卖布的,娄敬是车夫,彭越是强盗……

可对于他们,刘邦都能委以重任,各尽其才。借他自己的话说:‘运筹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领百万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这三个人都是人杰,吾能用他们,所以取天下也。’”

“刘邦使人攻城略地,每得一城,即作为封赏,能与天下人共利,所以人人效命,而得有天下;相形之下,项羽妒贤忌能,多疑好猜,战胜不赏功,得地不分利,故而人心懈体,乃失天下。”

胤泽听后直是点头,慨叹道:“朕得一个太傅,便胜张良、萧何一对人杰!”

牧庸笑意吟吟,不再接话,只问胤泽道:“陛下,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此次兴兵,陛下可师出有名吗?”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胤泽苦笑:“只是,朕纵是师出有名,母后也不见得能答应。更别说,朝堂上那些见风使舵,只知一味附和的朝臣了。”

牧庸看他虽然苦恼却不见得有懊丧之色,想来当是胸中已有丘壑,他暂不愿说,他自不会急着追问。

方是时,见得常汀进门禀道:“启禀皇上,睿王和明王一同等在御书房外求见皇上。”

胤泽顿了一顿,是有些意外了。

下一刻就会意过来,唇角一勾,眼睛里却没有笑意:“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