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重生之谁的皇后
10497900000221

第221章 交易

永芳园里有昙花……那倒是真的,只是,未免太巧了一点,太后暗忖,嘴上只道:“那看到了吗?”

“母后……”永泰公主期期艾艾地道,“这、这还没到戌时呢。”

太后一怔:“是啊,戌时还早,怎么你们这会儿就出了门?”

“我和明月是琢磨着,戌时太晚,嬷嬷定然会催我们歇了,所以早早就出了门,大约、大约是酉时,我就和嬷嬷说去看明月,明月和嬷嬷说来看我,然后我们在永芳园会面,因着还早,就逛了一会儿园子。”

永泰公主是真真的金枝玉叶,养在深宫,见的人既少,年纪又小,说起话来就有些东扯葫芦西扯瓢,不着边际。按说,在场哪个有功夫听两个小姑娘看花逛园子,奈何她身份尊贵,不能不给面子——就连太后,也须得做些表面,是以无不耐着性子——好在小姑娘声音软糯,倒不难听。

“……走到假山那里,明月忽然葳了脚,杏儿扶她在石上坐着,这时节,石上可凉,忽然有个东西蹿过去,母后你是没看见,那东西足足有这么……大!”永泰公主比划着,一脸的心有余悸,“我和明月都吓了一跳,以为是个什么……鬼啊妖精啊什么的,就叫杏儿去看,然后、然后杏儿就尖叫起来。”

总算说到正题,殿中老的少的,无不轻出了一口气,不约而同想道:皇家的孩子就是养得娇贵,自个儿家的,到这年岁,都鬼精鬼精的,哪里能这样天真,说话也不看看场合——然而唯其天真,说出来的话,他们这些鬼精鬼精长大的人,才敢信。

太后见永泰公主情绪低落下去,拍拍她的背,问道:“然后你们就看到死人了么?”

“是啊,”永泰公主吸了吸鼻子,“杏儿吓坏了,我也吓坏了,还有明月,我转身要跑,但是脚软得厉害,过了好久,才听见明月使唤杏儿说:“你……你去看看,这个人……是不是咱们认识的。”

太后先前还疑心是有人指使明月,听到这里,疑心去看一大半:明月这丫头,多半也和永泰一样,心里害怕,动不了,又逞强不肯露怯,就折腾她那个小侍女杏儿了……谁知道歪打正着。

“……杏儿说不认识,明月又叫杏儿看仔细,然后杏儿就从那人袍子底下找到了这个。”永泰公主说道:“我叫画儿提了灯,我瞧着这东西不坏,就疑心这人是偷儿,要去禀告母妃,明月却说……”

“明月说什么?”太后问,余光瞥了元明炬一眼,元明炬神色里的紧张,倒不像伪装。然而转念一想,他们兄妹相依为命多年,不容易,便纵然如今是自身难保,但是牵挂妹子,恐怕也是情理之中。

“明月说,宫里的事,都该先禀报母后,交由母后处理。”永泰公主犹犹豫豫地说:“我说这么晚了,母后没准已经歇了。明月说,死人是大事,就算是母后歇了,也该和阿朱阿碧姑姑说……可是、可是他们拦着我不让我见母后,也不让我见阿朱阿碧姑姑,连帮我通报都不肯——”

小姑娘把愤怒的目光投向守在门口的几个羽林郎,几个羽林郎忙又请罪,太后道:“没什么的事,都回去吧。”

心里想的却是,看样子明月还真没和永泰提她哥哥,那是永泰这丫头自己一惊一乍了。也对,那丫头和九郎长得像……是我多虑了。这思忖间,又一阵脚步声进殿,抬头看时,却是阿朱回来了。

背后抬着尸体的两个寺人,到中殿止步——怕再近来,会冲了贵人。

太后问:“是谁?”

“是个寺人,看样子,是掖庭那边伺候的。”阿朱道,“具体名字,尚未查知。”

掖庭是冷宫、罪妇所居,掖庭伺候的寺人,身份卑贱,手面上自然紧得很,哪里来这样价值连城的玉玦。

太后看了陈许一眼:“带他下去认人!”

回复很快就出来了:“就是他!他就是那个姓柳的小黄门!”

“很好。”太后道,“把人都带下去。”

人——“姓柳的小黄门”、陈许、永泰公主和元明炬都被带了下去,当然被带下去的方式各有不同。殿中人一下子少了一大半,太后犹不满意,目光掠过去,吩咐道:“昭诩,陪十一郎出去透透气。”

昭诩一愣:我也要出去?

视线转过去,阿碧微点了点头,意思是有她在,毋须担心太后安危。便应了话,走到还在发懵的李十一郎面前,说道:“李兄请随我来。”

如今殿中就只剩了李家老太爷和太后,后头站着阿碧——阿碧是无须避的。李家老太爷人老成精,哪里不懂,开口便问:“太后可是认得这块玉玦?”

太后叹息道:“哀家认得。”

“是谁?”

“哀家没看错的话,这枚玉玦,应是清河王遗物。”——她当然不会看错,这枚玉玦,原就是她赠给清河王。

李家老太爷当时一怔:清河王……清河王已经过世年余,当初他被于家父子扑杀,随后太后就被软禁在永巷门内,清河王的家产也被于家吞没,到后来于家父子叛逃,就连于家父子家产一齐补给了咸阳王。

——咸阳王应承,将长子过继与兄长为嗣。

如今这枚玉玦既是清河王所有,那多半就是咸阳王落下的了。

李家老太爷的脸色不知不觉郑重起来。如果是元明炬,叫他赔一条命不为过,就如十一郎骂的,他是贼子,人尽可侮。

但是咸阳王不一样。清河王是为国尽忠,冤屈而死。当年咸阳王南逃,也是奸臣作乱,主上被蒙蔽,而不得已“小杖受、大杖走”,虽客居金陵,却心念故国,也是回京前朝廷大肆宣扬的。

李家老太爷思忖良久,忽地冒出一句:“老夫是一心为公——”

“哀家明白。”太后也叹了口气,她知道李家老太爷什么意思。前些年,李家老太爷还在度支尚书任上,清河王几次上书,请求赎回咸阳王,都被他砌词拒绝,想是咸阳王回朝,听说了前事,报复回来。

当然她知道真相并非如此——真相从来都不重要——但是如果李家这样想,未尝不好。至少三郎是保住了。至于咸阳王,就是李家,也不会自信到以为,能够就此扳倒。无非是这边补偿,那边薄惩。回头她再找机会补回给他就好。

前后想定,觉得反而比栽在元明炬身上更为合适。

太后于是说道:“陛下后位已经定了穆家娘子,还少了位贵妃,想来九娘也要及笄,不知道李卿可有意——”

去年八娘和九娘就曾被留在宫中,当时李家是寄予了厚望,想要博个后位,不想却落在陆家,更不想之后风波迭起,反而庆幸。如今太后拿出贵妃作为补偿……也是诚意了,不过,与其九娘,不如——

李家老太爷捋须笑道:“我家十二娘明年也及笄了。原本去年诞辰,她没赶回京里,我还道她没福。”

太后知意,颔首应了。又道:“我瞧着十一郎这孩子气宇轩昂,可有出仕?”

两人竟一五一十讨价还价起来。

昭诩陪着李十一郎出了永安殿。李十一郎是世家子弟,对殿内将要发生的事虽然不能全然猜中,也八九不离十。心绪低落得无以复加。昭诩实在看不过眼,也只能拍拍他的肩道:“李兄节哀。”

李十一郎不肯失礼,强打起精神道:“还没谢过世子。”

昭诩笑道:“何必这样客气,不过举手之劳,换你我易地而处,想来李兄也不会吝于援手。”

李十一郎心里暗道一声“惭愧”。真要易地而处,他恐怕未必能如南平王世子这样坦荡无畏。他心里埋怨祖父市侩,然而他们这样的人家,难道真有什么事,能够随心所欲,罔顾家族利益?

两人一面说,左转几步,就进了偏殿,一进门,就看见元明炬——陈许自然下了大牢,永泰公主被督促回房歇息,他被带到这里等候。

四目相对,李十一郎腰背一僵。虽然到这时候,他大体上已经可以肯定,事情不是元明炬所为。但是陈许毕竟是他的手下,陈许带去伏击和追杀他们兄妹的羽林郎,毕竟是他的手下。

李十一郎冷哼一声,就要退出去,昭诩忙拦住他到:“李兄听我一言!”

李十一郎目色一冷。

昭诩双手一合,作了个长揖。李十一郎欠他救命之恩,哪里敢受,忙双手托起,说道:“世子不必如此。”

昭诩道:“李兄难道要就此放过袭杀八娘的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