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民民小说大学
10455300000654

第654章 龙生

魏伟侃侃而谈,姬潜龙频频点头。

“姬珠,画得真好,跟真的似的。”郭冬冬由衷而言。

“没有想到你的绘画艺术进步如此神速!”马利亚夸赞,也是由衷之言。

“不要说,我自己也比较满意,通过这一回我很有心得体会,凡事要用心。人有心,物有情。”姬珠也得意。

这时老太张开双臂扑到画上,“带我进去吧!我的老家!”她动情地呼喊。姬潜龙知道画已经勾起母亲的回忆,赶紧示意郭冬冬。

大家也都知道画太逼真了。赶紧一起过来劝解,扶着老太走出书房,到客厅沙发上坐下,捶背的捶背,拉手的拉手,倒水的倒水。

母亲终于平静了下来,“我孙女有情有义有心有本事!”老太做出评价。众人一听放下心来。

姬潜龙对画作非常满意,内心感激女儿,也想到亲家他们一定也付出了心意,决定邀请魏伟全家、画舫全体员工中午到潜龙湾聚餐!

再说姬潜龙还是有点不放心,怕母亲深陷回忆之中,“母亲,聪明,孙女好心好意,我们专门想好事,噢?”他这样劝说和鼓励母亲,“儿子,妈晓得了,想好事。”

听到母亲这样回答,知道母亲的心情由阴转晴,也就放下心来。与亲家在一起吃吃饭,说说话,母亲的心绪肯定又要更好一点。

吃过中午饭魏伟高高兴兴送高高兴兴的父母他们回去了。

老太的情绪果然非常好了,提出出去散步的要求,魏如秋便牵着太婆的手走最前面,从游学馆内鱼贯而出,郭冬冬提着个菜篮和姬潜龙走在最后。

一行人来到菜地,魏如秋和姬德生都挺兴奋的,虽然勾曲城并不大,但是蔬菜的根据地却是很少光顾,这里一般是大人才来的,而姬潜龙自己也是很少光顾。

郭冬冬和姬珠两个拔萝卜,割青菜,很快满满一大菜篮,不能再装了,于是两个人抬着,魏如秋和姬德生凑热闹也来抬,其实是帮倒忙,姬德生还跌了一跤,不过菜地柔软,小家伙反而因此笑了。

姬潜龙见状赶紧进入菜地来抱他。马利亚扶着老太。一行人往大树那里去。

现在大树下面浇了水泥场子,很干净,高低矮石凳木椅都有。

“小龙,今天看到这颗大树,我想起来了,我年轻的时候和你老子也在这颗大树底下坐过,当时你老子还从内衣口袋里掏出一个压扁的包子给我吃呢!”

老太用那布满邹纹的老手抚摸老树,想起了往事,一定是属于那饥饿的年代。

“那一个包子,赢了我一颗心。”

“妈,你后悔过吗?”

“说真的,我从来没有后悔过,不要说你老子对我是真心的,关键的,我是自愿的!我宁愿守寡,不光是为了你老子对我的感情,也是为了对得起我自己的感情,我是一位母亲,儿子是我的血水所造,怎么能抛?后悔没有,被逼无奈无助有过,但我的两个儿子,很快就抵事了。再后来我被看成一位教子有方的成功母亲。大儿子当上少将军官,为国家做事,光宗耀祖。小儿子当上资本家,为私人做事,造福一家人。”

“奶奶,都是你教育的好。”

郭冬冬,姬珠和马利亚在拣菜,姬珠听到这里表扬奶奶一句,抬头看看奶奶,对奶奶笑笑。姬潜龙扶母亲坐下。

“小龙不是的。”老太说的与姬珠说的很是不同。

“妈,你还跟儿子客气啊?就你一个人,不是你教育的,还有哪个肯教育他?”郭冬冬也赞成姬珠的意见。

“是他自己。”

这下包括姬潜龙在内的大人都对老太看了。只有魏如秋和姬德生两个还在一旁玩得正欢。

老太慢慢的回忆开了。

“姬珠,那次你救奶奶上来,你还记得吧?”姬珠回答记得。

“那是奶奶第二次掉进门前的小河里。”

“第一次呢?”玛利亚听出一点味道,这样插嘴。

“第一次啊,

那年夏天晚上,他爸爸在小河里放狗笼子下黄鳝,

突然下起了暴雨,我挺着个大肚子在家里洗碗,却发现水缸里面没有水了,

想到他爸爸就在河里,就穿上雨衣提起小水桶去河里打水,我一边喊一边来到码头上,他爸爸游了过来,并喊我站着不动,可是我听到他爸爸的声音,浑身都是勇气,弯腰打水,结果脚下一滑,掉进河里,

很快,我感觉有光滑的圆东西托住我,同时感觉有东西滑出我的身体,并听到一种我听不懂的长声音。

但我知道我在水中生养了。

他老子当时就告诉我,声音是哭声,是龙的声音,龙不会哭,出生和为难之时才发出这样的声音。说是有龙护佑,是龙托生,给他起名潜龙,小龙的名字就是这么来的。”

老人家的回忆吸引了所有的人,三位女士停下手头的活计静静地听讲。魏如秋牵着小德生的手竟然悄悄来到了太婆的身边,太婆慈祥地看他们。

“太婆,你给我讲过外公许多故事,这个从来没有讲。”魏如秋将头靠住太婆,小德生也跟他学。

“太婆忘记了。”

“今天怎么想起来了?”

魏如秋紧追不放,他还小,对神话故事当然很感兴趣。而太婆讲的不但是他觉得是神话故事,在场的大人听到又何尝不是这种反应呢?

“今天是你妈妈画的画,我看见那画,仿佛回到从前的老家里面一趟。特别是看到小河和码头!”太婆说得非常舒坦,这从她的表情可以看出。

“奶奶,这么重要的事情你怎么会忘记的?”姬珠怀疑奶奶年纪大糊涂了,所以这样问。

“那个时候,这种事情怎么能说怎么能想,说出来会被戴上封建迷信的大帽子批斗的。不说不想,时间一长,忘记了。”

老人家思路很清晰,“你们不信啊?你们看看你们的大腿,再看看小龙的两条大腿的外侧,那些花纹就是龙鳞!”

老人家这么一说,郭冬冬点头了,姬珠也微笑着看爸爸,她也是知道的。魏如秋一听吵着要看,小德生也来凑热闹,但外公穿着长裤没办法看到只好作罢。

“这说的是出生,没有说到教育呀?”

马利亚快人快语,她对龙没有什么感觉,更惊奇的是老人家如此高龄还有这么敏捷的思维和想象力。她知道这跟子孙孝顺有关,老人家始终处于跟大家庭融合的状态,从来没有孤独过。她亲眼目睹老公公是怎么处理的,一个老人在群体中,彼此还不觉得累,不觉得不方便,这是一种艺术,也是他尊重老公公的原因之一。老公公艺术地填平了代沟,这就是水平。

“小龙老子在他五岁的时候就去世了,哎。

临终前嘱咐我严格管教大儿子,告诉我,我们姬家是周文王后代,家传祖训农学合一,只有到了共和时代方可以外出做官,

现在就是共和了,所以要依靠大儿子光宗耀祖。

至于小儿子可以野养,尽管放心,因为自然神灵会保佑他,当他做坏事自然神灵会罚他,不用多管。

天性好学,不要妨碍他做学问就行了。所以那次小龙不肯上大学去,我急了,要违反对他老子的诺言了!

所以小龙回来教书、写东西看古书我统统赞成。

凭良心讲,小龙一点小就会划水(游泳),抓鱼摸虾,放小鹅,挖猪草养猪,上的是白而大学,真的很好养。十岁,方圆十里地就没有人讲得过他。但他平时很少讲话。就爱一个人在水里玩。”

姬潜龙听母亲叙述,有的听母亲讲过,周文王后代的事情是在母亲教训哥哥的时候无意听到的,他从小一直因此感到蛮自豪的,尽管他并不知道文王是谁,反正是一个王呗,他心里这样认为。

最为吃惊的是郭冬冬,自己的老公,包括老婆婆竟然有如此神秘的传奇人生!一个野孩子!野养而成!

“潜龙,老公,我也是野养的,我爱你!”郭冬冬在内心默念,她很想看此时的老公,但她没有这样做,她怕儿媳妇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