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民民小说大学
10455300000504

第504章 扎辫

------穿的是一双白色的中跟皮凉鞋子。

此刻姬潜龙明白了什么叫妩媚,什么叫秀色可餐。

原来自己也是好色之徒啊!

这时,女子转过身来,好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落落大方!

这前面他不敢看了,秒移而过,低头看小孩。

不敢看,也看清楚了!柳眉杏眼,五官在她的雪白的瓜子脸上排布得实在是恰当!整个则是要凸有凸要凹有凹,浑身散发着典雅而现代气息。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上衣太透明,让人没法看。所以他低头看孩子,但又不能始终这样别扭着。

“吔,这个孩子跟你挺有缘的,你抱着她,不吵不闹的。”女子再次打破了冷场。

“她的大眼睛像你,是你女儿啊?”他这样回答,自然地抬头看了她一眼。发现她的脸又红了,意识自己说错了,“对不起,冒昧了。”他连忙打招呼。

女子并没有搭话,而是回到屋子里面,搬来三张小凳子放在他的面前,让他把孩子放下,坐着说话。孩子紧挨着他坐在小凳子上,手上仍然紧紧握住红头绳不放。

“我还没结婚呢。”

女子说完,娇笑一声,脸又微微一红。两个坐斜对过的方位,这样既好看对方,又可以随时撤退目光。

女子说完就用她的杏眼扫了他两眼,脸上的红晕又增添些。

“那么这个孩子也是一个孤儿?”

他找到正题了,神情也就恢复正常!大大方方地看着她问,再一次确认,她真的很美!

“嗯,三天前民政局和派出所送来的。”她也恢复了正常。

“什么情况?”他显示出极大的关心。

“我听高院长讲是县长途汽车站送给派出所,派出所和民政局送到这里来。据派出所描述,是汽车站职工在车站的一个角落里发现的,身上没有任何说明身份的东西,只会说妈妈和爸爸。”她介绍了小孩的来历,讲完叹息一声,神情里有为小女孩伤心的成分。

“那么她始终抓住红头绳,又是怎回事呢?”他又发出质疑。

“你真细心,红头绳她抓两天了,抓的原因是我在两天前要给她梳辫子,就解下来,她不肯,并将头绳紧紧抓住不肯松手。”她说完同情地摇摇头。

“睡着了也是如此?”

“对!也是如此,始终不肯丢。”

“这就意味着红头绳对她有特殊的意义!红头绳牵连着她成为孤儿前也是最后的重要记忆!”

他进行分析推理,听得女子直点头,“她始终只说两句话?”他又补充。

“嗯,喊妈妈,既好像是喊我,又好像是喊她自己的妈妈,后来我在她喊妈妈,但更多的是喊爸爸。”她在回忆,“奥,她很执着于上马路!”她又想起一条线索。

“走!”

他站了起来!

“到哪里去?你是谁?”

“我是香江小镇小工头,我们马上带着孩子到那里去,带她进入当时情景中!你看行吧?”

当听到香江小镇就已经面露喜色,听到此,她更是显得高兴了。

“原来你就是姬潜龙?!久闻大名!行行行!”

“久闻大名?你是在哪里久闻的呢?没地方啊?还有请问你尊姓芳名,可以吗?好称呼。”

他开起了玩笑,完全恢复了常态。

“可以可以,我叫陈梅,在丹阳工作,是一幼儿园老师,来这里为人民服务。”她大大方方介绍了自己。

两人动机一致,目标相同,也不再多说,赶紧抱起孩子,跳上摩托车去汽车站帮助小女孩恢复情景去了。

很快,他们来到处于东门的长途汽车站。

“我们是不是要找到第一个发现她的人,以便彻底还原场景?”

陈梅想找到那个发现孩子的角落。她也是老师,学过心理学。

“不需要也不能。”他十分肯定的回答。

“为什么?”陈梅不解。

“因为没有必要也不能帮助她回忆她被遗弃的痛苦经历。如果那样,她就有可能回想起她的亲生父亲,事情反而不好办了。”

陈梅经过他这么一说更加不清楚了,他也发觉了这一点,

“我们的目的不是帮助她回忆,而是为了让她遗忘而从内心高兴起来。噢,简单说,告别过去。”

告别一词,起到点亮的效果,“我们只要进行有限度回忆就行。”陈梅接着分析,

“对,只帮助她回忆幸福的。我怀疑,孩子是被故意丢弃,是父亲一人干的,父亲也很心痛,万分难舍,于是坐在一个地方先像往常习惯那样给女儿扎辫子,女儿幸福地睡着了,他才一狠心离开了,而当孩子醒来时,发觉爸爸不见了,就哭着寻找,找不着,于是在恐惧中躲到一个角落又精神恍惚地睡着了。选择车站是想尽快有人接手。说不一定孩子被车站发现并救下时,父亲还在附近,看到女儿有了着落才离开。”

他进行了人性推论。

“你把人家想象得挺好。”陈梅直言。他则回答人心都是肉长的。

“不能让她想起亲生父亲,因为我们无法给她提供亲生父亲。”他继续在思索。

“现在必须由你来扮演她的父亲!”陈梅建议,他点点头。

“想想看,她父亲会在哪里给她梳头?”他提出了问题,然后四处探望。陈梅在思考,

“人们注意不到的地方,然后将孩子抱到椅子上,走开。这也是孩子找到角落的原因。”陈梅开始推理。

“就按你说的办。”

他说了一句,抱着孩子朝候车室旁边一个僻静处走去,“你要在孩子的视线之外。”他关乎陈梅。

他开始坐在地上,将孩子放在两腿之间,发现孩子在寻找,脸上出现痛苦的表情,但记忆可能已经模糊。

只见她站了起来,来回走动,他向他招手,她又走过来,也坐在地上,于是他用手给他梳理头发,嘴里不停地说:“宝宝,爸爸给你扎辫辫好吗?”。这样讲了好几遍,孩子回过头来看看他,稚嫩的脸蛋竟然有了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