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民民小说大学
10455300000452

第452章 恒乐

第二十三章恒乐

不在饭店,食堂没有开门,所以他们出校门进了最近一家小吃店。

“老上,你怎么经常提人文提炼?要知道你是一个理科生,兴趣要放在专业上,俗话说的好,三句话不离老本行。”他们两人从小吃店出来,走在大街上,老下说出存在于他心中已经很久的问题。

“用心看景,出城后我们休息时,我再回答你。”姬潜龙回答。

“还没有到景点,看什么景?就是到景点,也可以看说两不误。”老下说出了自己的观点。

“一心无二用,到什么时候干什么事。至于你说的景点概念不正确。旅游之旅是发现之旅,所到之处皆为景。”姬潜龙正面做出回答。老下深知这位老同学的脾气,说到做到,也就知趣地不再说话,边走边看。

来到城门,两人浑身发热,老下提议爬上城墙,休息乘凉。于是两人拾级而上,登临最高,太阳已经看出偏西,游人稀疏,风和日丽,正是可以畅谈的所在。但两人都沉浸风景。

老下极目远眺城墙内外,又左顾右盼城墙两去,仿佛看见警惕的守城士兵,继而看见攻守的惨烈战争。

只见他来了个深呼吸,终于使自己回归现实,又仔细端详,现实却是和平安静,于是他闭起双眼,仿佛在用心享受这和平时光、春风得意和祥和气氛。

“坐下来息息。”姬潜龙喊他。

“本来我对旅游没有兴趣,总是吃吃喝喝、说说笑笑、打打闹闹,买点小纪念品哄哄儿童什么的。回家之后,什么也记不得,说不出来。原来是方法不对。”

“你发现了什么方法?”姬潜龙好奇地问。

“取景加以想象。”老下认真地回答。

“这是旅游的真谛,乐趣和意义自在其中。不愧为是大学生。”姬潜龙积极评价。

“你好回答我的问题了吧?”老下提醒。

“好的,不是要一专多能吗。正因为我是一名理科生,意味我在理科就有专长了,即在文科就可能短板了。”老下听说点了点头。

“人都生活在现实里,都必须面对现实而不能总是逃避。那么应该承认人不可避免地有许多身不由己,比如谋生。”姬潜龙停下来,看了一下同学,发现他在听,就继续:

“但人的精神又是另外一回事情,它是完全可以独立自主而自由的。而人的精神总是要有所寄托不能空虚。人可能有各种痛苦,而最大的痛苦来源于精神的空虚。”他又停顿了一下,好像在思绪。

“寄托在何处呢?首先不能寄托于身外之物。而应该寄托于身内,寄托于身内,最应该寄托于内心,寄托于心灵,寄托于心灵深处天生的德能,那天赋的兴趣,属于善的兴趣,并持之以恒而成为恒乐,受用一生。”姬潜龙有点小陶醉。

“有了这个恒乐,精神就有了最安全的终身寄托。然后可以解放自己,开放搞活。”他继续说,也不管同学听与不听了。

“结果如何?”老下配合地问。他知道姬潜龙此时不感觉自己讲透彻会不舒服的。

“虽然不能说践行属于善的恒乐人生就是成功的,但可以说不能践行属于善的恒乐人生就是失败的。我个人认为人文提炼是每人的必须。每个人也都会做,只不过或多或少,或在意或不在意的。人们只是笼统地把它叫做经验。因为它是情感与知识混合有机体的生长之法和营养源。”

“你把早上在床上的高论搞一个人文提炼给我看看?”老下存心让同学舒服。于是姬潜龙当真皱起眉头,沉思起来。

老下则伸手到姬潜龙的书包里取出笔记本和铅笔递给他,就坐在旁边歪头等着欣赏。他发现和姬潜龙在一起玩,至少烦恼抛光光,但有时自己也会出去散心,但烦恼怎么赶也赶不走。

姬潜龙继续思考片刻,写下如下文字:

天无绝人之路、我不自寻烦恼。

将倒霉鬼从我的心灵深处驱除,

请来幸运之神常驻。

敞开我的心扉,与世界相通,

迈开我的脚步莫停止,勇敢地去寻觅我的快乐,

张开双臂拥抱那属于我的幸福!

父母代表上天赐予我生命,

我的人生自然地开始,

人生之路必须走完,

路,

是泥泞是坎坷是平坦,也许是路做主,

但过得好,必须由我自主,

而,

这包括将路的不平铲除!

与天斗法,其乐无穷;

与地斗法,其乐无穷;

与命运斗法,其乐无穷;

这就是幸运之神给予我的乐观情怀!

上天既然给予我生命,

没理由不赋予我起码的可塑的本能。

我要明白我的天生之智慧,

运用我的天赋,

锻造我的才能,

践行我的乐趣,

始终乐趣而有恒乐!

姬潜龙写完,也就是邵培庆看完,并立即鼓起掌来,对于理科生相当不错了。

休息好了,又开始起步。

游玩了桃花山,他们继续徒步来到龙潭镇。

龙潭镇很小,所以他们很快就找到那条小巷子,巷子很古老陈旧,很窄,感觉很长,它的弯曲给人幽深感。

此时,小巷子里没什么人,只看见不远处一位少女蹬在井边搓洗衣服,正在打量他们。看来他们的到来已经引起她的注意。

姬潜龙探头探脑,一进巷口就仔细地看地面,地面是青石铺就,他仔细看上面的凸凹和它的光滑度,想象历史流淌的车马人的足迹。又左顾右盼,“古色古香,幽幽长长”,嘴里念念有词,引得少女注目,笑嘻嘻。

“姬潜龙,想学韩信当大将军啊?”邵培庆紧贴北墙根边走边笑着喊。

“扯什么淡?”姬潜龙嫌他啰嗦。

“我扯淡?你已经受胯下之辱啦!”

姬潜龙听说,回头一看上方,果不其然,一条大裤衩高悬巷子正上方。再往前看,较远处上面还有一条。

“这是什么风俗习惯?什么文化?路中央不挂旗帜挂裤衩?下来!随风招展,好意思吧你!”

姬潜龙手舞足蹈,要把它拉下来的架势。引得洗衣少女格格地笑出声来,露出她那洁白的牙齿。姬潜龙听到笑声,觉得失态,无奈地学邵培庆靠边而行。他一边走,一边高声吟咏:

小巷幽深富古韵,

游客寻觅已忘情。

哪知招展大裤衩,

不晓韩信大将军!

少女听闻得分明,停止洗涤,站起来对姬潜龙他们望着---------

太阳的光辉彻底隐藏起来。此时,两位同窗正坐在夫子庙一家小面馆里,喝着白开水,等候姬潜龙点的鸡蛋面。

“这个地方我们来过多少次了?”邵培庆的意思是来过很多次了,怎么还要来的呢?他刚刚问完,面条也来了。两人立即狼吞虎咽起来,很快吃完,竟引得旁边人侧目观看。两人也不去管它,有白开水漱漱口,先后走出了小店。他们一边肩并肩漫步,一边继续前面的谈话。

“我记不得来了多少次了,但以前来主要是游玩,今天来主要是当吃货。”姬潜龙回答。

“吃货?一碗面条外加一个蛋蛋就有资格当吃货?土豆烧熟了再加牛肉还共产主义呢。”

“莫急。今天你请我吃了两顿,我岂能失礼只请你一顿?”

“怎么?你还想请我吃宵夜啊?”

“答对了。”

“太好了,你肯定早就计划好的吧?”

“哪里,是被你请两顿逼的。”

“瞎说。”

“哪有那么多真话?”姬潜龙随意地搭话,注意力集中在四处张望上,

“今天是周末,人蛮多的。这样,马上我们就在人群中徜徉,随人群漂流,享受人气,意尽,再下秦河上游船荡漾,随波逐流,感受文化历史,怎么样?”姬潜龙拿出了他的建议。

“这个办法好!”他们一唱一和。

------------

“你选一个好点的大排档吧。”姬潜龙吩咐。

“都差不多。”邵培庆这样回答,但在打量。他走向一个顾客多的摊,两人就在这里坐下了。估计是一个夫妻摊点,女摊主见有人坐下,立即送来茶水,并掏出单子请他们点菜。姬潜龙要同学点,同学点了一份红烧鲫鱼和两个蔬菜。姬潜龙则又要了两只鸡大腿、一个鸭煲、一碟花生米和一瓶啤酒。

“怎么点这么多?你发财了?”邵培庆惊讶。

“马上要毕业了,我们上下铺同床老同志稍微像样子一回。再说我一直都蛮抠门的。”姬潜龙低头而语。朱邵培庆不曾想到这一层,竟一时语塞。

“你知道吗?我去年暑假做电焊工赚多少钱?”姬潜龙有点神秘。

“多少?”

“整整赚了一千!”

“乖乖,一个教师将近两年的工资啊?!”邵培庆说完,将一杯水一饮而尽。

“那你怎么不买点好衣服穿穿,长得这么帅。”他几次劝姬潜龙买衣服。这时又想起来了。

“也不找对象,也不上大场面,穿那么好干什么?”姬潜龙这方面还是老土思想。“大部分都给我母亲了。”他补充。

女摊主端来鱼、花生米和啤酒。姬潜龙用筷子撬开瓶盖,给邵培庆倒满,而给自己冲满。

“你投机取巧。”邵培庆揭发。“你知道的,我从来不喝酒,但今天我倒点陪你。”邵培庆不再坚持,学生,不宜多饮酒。

“潜龙,我敬你!”邵培庆端着酒杯站起来。

“为我们的同窗同铺友谊干杯!”姬潜龙也站起来。然后都坐下。

“慢慢喝,等等菜。”姬潜龙说,“你随意喝,我来概括一下这里的历史给我们喝酒助兴!”他又补充。说完他掏出纸笔飞快地书写、涂改,然后读给同学听:

巍巍紫金,

古楚石城,

十里秦淮,

灯火通明,

辉映秦楼楚馆,成了梦幻之城。

曾几何时,

万种风骚,让了夫子文章。

然,

夫子庙宇今何在?

商铺鳞次栉比,更有人声鼎沸!

小吃香气,老少欢喜,情人牵手。

原来是,

风骚气味,怎敌过人间烟火?

夫子文章也早融入人民生活!

酒和文字带领他们沉浸在敬重与友谊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