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民民小说大学
10455300000420

第420章 第003分 人说

第003分人说

金河人?金河人是什么人?我们是什么人?我们处于银河系,银河人?我们银河人是金河人创始的?金河人是我们的神?还是我们的远祖?既然是金河人,应该是远祖而不是神!

金河人是怎么回事情?他们如何来到地球?我们就是金河人的继续吗?如果我们是他们的继续,我们的科技怎么会如此低级?因为他们既然能从一个星球来到另一个星球,科技一定十分了得!

一句“摘下一朵白云做抹布”就想象力丰富?常中见奇?我的《奇思录》不都是在平常生活中所觉悟的奇思妙想吗?

我怎么一把火把它烧了呢?

想叛经离道吗?不!不?不,那烧掉就是一种正确的处理!但问题是除了这种处理方法,还有更好的处理方法吗?

啊!曲线美!

莫干扰了现实秩序、利益链条!远离现实!远离历史!超越现实!超越历史!——原来如此。

我可知金河人创世地球?我如果真能打开他的知识包,知道金河人创世地球,我敢保证我一人知道就是全地球都知道,我暗暗发誓!

日月更新、工作依法、生活如常,并无奇巧。

像去润州城的那样的奇遇我再也不想遇到了。乌云密布、暴风骤雨、闪电雷鸣上高速,有几个能人想干几遍的?

常中见奇,第一是采用哲学的眼光,无论事物巨细,多进行哲学思辨,以此争取获得见和解而有不同寻常的见解。第二是钻进故纸堆和先人学者在一起,倾听他们的意见。

和谐着春节的节拍来到大年初一。

一大早起来,男人嘛,大年初一要早起床表现一下,为家人做好早饭,代表对妻子一年操劳家务活的体验和感谢。

也是习惯了这种文化表达式。

做好早饭,自己一人先行吃过,心想到哪里去呢?

按礼节没地方需要亲自前去拜年的。这时脑子里出现一个去茅公山道院祭拜老子的念头。

恰恰在此时,袁成来电拜年并说想去道院一游。于是我更加来了劲,给车加油,取钱,然后带上周瑞(周道祥瑞)和袁成(谐音愿成),我的两个学生,两位90后大学生亲自驾车前往目的地。

来到山门前,游客要比想象的多,停车成为困难,工作人员要求我将车往回开,然后乘旅游车回来,我心中很是不愿意,这是一个新规定,

向门店卖香的小贩一仔细打听,才知他说的旅游车站在一公里开外的大道旁边,我来的道路旁。那里也没有停车场,不愿意将车子停在那里,更不愿意开倒车。

香贩对我说我面善,就把车子停他门前,没事。我一听,心中暗喜,但也知趣地在她那里买香。

本来想买三柱中等的,多少钱一柱,记不清了,好像是30人民币。

袁成坚持要自己付钱,说是别人买的不灵。我就买了两柱,她买一柱,一共三柱。买完香之后三人高高兴兴地在山门前的小园子里休息、观赏一番,

她们用手机照了几张像。

感觉休息得差不多了,就出发徒步从小径上山。

在小径两旁有供休息的亭子,在亭子旁边有刻有道德经的大理石碑牌。

每到一处,都觉得更累,赶紧休息,但思想却是轻松不累,而且很是活跃。在第一处,我指着碑文,问她们“道可道,非常道”是什么意思。

她们回答不太清楚,并向我解释并不是没听说过,而是以前听说,感觉在逻辑上来说是不甚了了。故不敢轻易相信。

我就给她们解说,但她们不做声,一个好像若有所思,一个好像无相应表情。后来我才知道她们来的目的并不在道德经,而是另有他图,一是游玩,二是找道士问一问各自的婚姻。

我十分理解她们,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她们的想法与做法很是实在。

来到山顶,已经是气喘吁吁,最后这一段斜坡太长了。

一道票门挡住进步。回头向西极目远眺,顿觉神清气爽,倦意全消。

用人民币换得进步权,来到道观朝南正门前的平地,走到最南端倚栏远眺,见得萧条之中春意已在萌动。

天空配合地发出蔚蓝,一朵白云悠然地漂移,好像在下凡。

山腰的一颗常青树,微微地点一点头,不一会儿为我送来一阵冷风。仿佛是在要求我为大地的春意保密,以避免严冬寒意的回转。

验票过后,三人一行径直穿过前殿,来到中央庭院,进入点香房,

颇费一番力气才把香柱引燃,双手捧举又回到庭院中,四面拜一拜,默默地许下一个愿,

将香柱投入燃香阁,见两年轻人摆照型拍照,拍完后正色地进入正殿,

不拘一格地礼拜一番,并向功德箱投了硬币。

实施圆周运动,走马观花地仰观一遍,来到北庭院,又是拍照,

进入北殿,分别地礼拜,各自有所祈求,唯心主义,也是形式主义,出来沿走廊到东北角落,向东观望,山脉还是那么的向东延伸着。

向北俯视,发现阴宫秀美,老子矮小,觉悟任何人的形象在天地里只占很小的一份。

老子的形象是在人民心中高大无比着。

刚想到这里被要求为她们拍合影。

反正手机拍照没什么成本,使劲拍吧。于是不断变换角度远近,将此处美景尽收机内。

年轻人发出欢快的笑声。

又去看一看天池,便乘车下山去阴宫。

九曲十八弯的妙景不提,妙境恰恰重要,对我有启示作用。

善于拐弯才能一路顺利、马到成功!

而它的颠簸启示是预报是警报!

在阴宫重新购买门票,徒步前行,正面老子高大的塑像,挺立瞩目仰望、感应,但没得到抽象感受。

捨级而上,来到老子塑像的脚下,仰望,看到他低垂的右手,再仰视,头上的帽子掉落在地,

不去管它,使劲向上引目,终于看见他的沉思的面容。又移动目光注视他抬起的左手,左手的手心朝下,在手心有一蜂窝依然在!

我注视它,感觉意念在涌动,蜂窝!逢我?逢我?!!!我成联想集团董事长了!我想。

很显然,这里的“逢我”就是逢老子,即老子的知己而意会老子、认识老子、再发现老子而获得启示,以启示为起点而创新而获得发展!

人生活在世界上,所遇形形色色、万事万物,形形色色、万事万物皆能对我产生“逢我”的知遇之“感觉”,那么意味我每每都能从中获得启示、启发,还有什么不能发明创造?

此时此刻,感觉气易思维涌动,精神昌盛。顿悟无为之益。

清静自然,神志清纯,心境宁静,无为不争,心空大于宇宙,智慧可达无限遥远原来和未来,

而精神昌盛、五气和顺通达、气易思维流畅而浪漫,蕴含无限创造性,又有心意识,万事万物皆以我为知己,万事万物皆给我启示。

既然如此还能有什么不可知呢?原来如此!

道德经啊——!

你就是叙述宇宙的起源的!

道是宇宙的本体,德是宇宙的本质!德者,道之性也,宇宙的使者!

德在道上运行,一步步走向繁荣,成就自然界,终于有了我们!

但道德经是哲学的!

哲学的,就是不具体,无情节,没有代入感。

于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还原具体。

但难啊——!

当第三次深感难度,意会来自宇宙深处那深沉的波逻蜜音:“步石,你是陈新之一,已经有反哺先人的大德,感动鬼神共助,化德为史,功德无量自然。

艰难行!

但我想,只要是人说都好办,神说,飘忽不定,不是我这个人能把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