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民民小说大学
10455300000028

第28章 说说剥削与斗争

第十八章说说剥削与斗争

盛东风:请讲一讲剥削及其名词历史源源。步石:在中国古代就有两种衡量的定量器具,一种叫称,一种叫斗(汉语拼音第四声)。剥与削都来源于斗。佃农秋天向地主交租,按契约交租叫公,用斗量的时候稻谷与斗口持平叫平。在这里假设契约是公正的。地主将大斗平放在地面上,管家将佃农的稻谷倒进去,至持平,地主用如刀的木片子在佃农的稻箩与斗之间反复登录,将稻谷运到斗里而不洒落,造成堆起而形成山的形状。这个过程叫“剥”,但不被认为是欺压压榨佃农。因为他还有“不洒落”这个限度,斗还在。

有的地主还继续而故意让稻谷散落到地上,地是地主的地,洒落的稻谷也属于地主。那么失去限度,斗不在了,叫欺压压榨佃农了。石是进行剥削和斗争名词的理念的追寻,很重要的。到了春天,佃农来向地主借稻谷。如果地主用同样的斗,并让佃农自己量,也剥成山的形状,那么至少在理论上仍然是公平的。但这一回地主换成小斗,仍然自己量,不剥而削了。先将堆起来的削掉,再继续削到凹下去,最厉害的,借一斗,实际只拿到半斗。工具仍然是他的那个木头片子。进用剥,出用削,完整而有剥削。可以看出,理论上的剥削,可以有公平,可以没有公平。

盛东风:剥削还可以公平?步石:人与人一辈子相处,难道就一件事情?这一回我吃点亏,下次你吃点亏,这次你讨点便宜,下次让我得点便宜,没有公平吗?要求每次单个事情都公平是难以做到,甚至可以说根本就做不到。公平有绝对公平、相对公平、交叉公平、锯齿吻合公平、时间综合公平等等。认识公平对于斗争真的很很重要!认识公平和公正而对公平公正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和态度,才可能认识斗争而对斗争拥有一个科学的态度和认识。一切皆有度,皆有标准。一切祸乱皆因无度。公平公正是斗争的度,斗争的标准。为什么封建社会要去掉斗争?因为它不太公平公正。这就是道的力量!但道无为,要靠人作为,即要会斗争。点明:根据以上历史分析,斗争应该是理性的,即所谓斗争应该是理性行为。

盛东风:阶级斗争到底是什么?步石:最大的特点:无人。石说的不一定与马克思同,也可能和你的想法相差很远,我们和而不同好吧?所谓人,他的所有有三:他的附属物即物品、人身和人格尊严或说灵魂。既然没有人,那么斗争的矛头自然不会指向人。即根本不会打砸抢,根本不会有人身攻击,更不会有对人灵魂的伤害。由于没有人。那么斗争的矛头自然就不会指向人。那么就不会发生打砸抢、人身攻击、伤害人格尊严的事情。那么就避免了打砸抢、人身攻击和伤害人格的违法犯罪的事情发生。没有人,那么有什么呢?答:有事。即在意识里人和事分离。处理事,双方意见合,事不在,则没有事情。意见不合,事在,则有了事情。

所以,所谓斗争即谈事情,即议事。斗争权的本质即议事权,即发出自己声音表达自己意见的权力。封建意识恰好相反,只有人。双方处理一件事,无非是意见合与不合两种情况。很快,人的意识驱使人离开事和事情,转为感情人情。于是直指人的恩怨情仇出来了。有的时候,因为一点小事的意见不合,有了矛盾,伤害了感情,结果事情被忘却,演变为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纠纷,甚至纠结一辈子、缠斗一辈子。所以商人有“在商言商”的哲学,很有道理的。提二封建意识:(1)小农意识。这广为人知。(2)家庭作坊意识。好象少人知。“生产体系”理念可以破除小农经济意识。“家庭作坊”里坊主和坊工的关系属于父子关系,互为附属。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独立与平等。更多的是一个生活单位而不是一个生产体系,人的意识浓厚,主要为感情人情所系,而不是被生产关系着。

所以有附属与背叛两种相反现象。阶级斗争论可克制家庭作坊意识的弊端。正确的选择在两者之间。生产合作、生活自由。这是总的基本精神。马克思说的两个阶级很有意思,一个资本家阶级,一个工人阶级,他们都是生产者。首先是有生产的合作关系,是管理被管理关系不是统治被统治的官民关系不是父子关系不是兄弟关系,就是生产合作关系。斗争权是破除家庭作坊父子关系的逻辑前提。即两者关系的性质的合作与斗争。而且是斗而不破的。不要拿世俗的“阶级斗争”来反对石。那里面很多都是打着阶级斗争的幌子在斗人和既得利益再分配,与生产无关的,阶级斗争是斗事不是斗人。

解释:石只是在分析阶级斗争是什么不是什么,并没有反对谁或赞成谁。斗争权是最后权利。要给予要拥有,但真的使用,说明有被动。因为它在争后面出现。总结阶级斗争:(1)逻辑肯定阶级。(2)生产者之间的矛盾最应该受到重视并解决好。(3)一方有分配权,另一方有斗争权。相互制衡。旁边有一法官。(4)泛化人,突出事。(5)力量源在内部。

步石:好了,讨论了这么长时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用这把尺子量一量,王安石对这些新理念有吗?没有新理念,变法没有革新的可能。没有召感力。再来看他变法的力量来源,完全是人的意识。依靠几个人、几十个人,最大的一个人是神宗皇帝。同时有几个人、几十个人对消。变法不能搞成只是既得利益再分配。变法的动机要使所有人得利益。实际要争取大多数人支持。变法要变出新利益增长点甚至是增长面。并欢迎所有人来竞争。只有那些顽固守旧的人才利益受损。

盛东风问为什么把斗争权解释为议事权而不是象以往那样解释为维护正当权益?步石答: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人本主义,并主张人本主义高于资本主义。议事权自然包括维护正当利益权,而远大于此。我在这里提出一个概念:事业公有。工人和资本家一样都是事业的主人。我们已经将工厂比做植物体,那么它的根本是资本可以是私有,但树冠最好理解为公有,执行人本主义。工人既是厂长管理决策和工程师设计标准的执行者也是能动的检验者。

因为工人是标准的实践者,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工人应该有质疑决策、改革技术设计的权力,有发挥人的聪明才智的权力,有参与管理、设计等权力,社会主义融入,工人在生产中获得更多的精神生活、人的待遇,远离“工具”概念。这样一来,工人可以由马克思所说的“无差别的劳动”而进入“有差别的劳动”。这样一来,人的自由的最高自由——精神自由可以逐步实现了,生产力大解放大释放大提升。都得利益。

洪湖水浪催浪网友回复步石“阶级论破除先天贵贱论,并使高贵和低贱的概念得以逆转。”:=======这就是大道天理!!步石回复:谢谢支持。则又回:===========只要你自己心正,我谁都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