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民民小说大学
10455300000165

第165章 020(3)社会不是1+1=2

020(3)社会不是1+1=2

辛老师喊住姬潜龙,要他多打一份饭,然后到他宿舍一道喝酒。

姬潜龙自然照办,而且还多打了两个菜。端来辛老师宿舍,他正在用柴油炉烧他自己开荒种的茼蒿。

辛老师烧菜水平实在不敢恭维,只求数量不求质量,不管什么菜都是加水一锅煮,缺油少盐,淡而无味。但也弄得热气腾腾的,有家的气氛,姬潜龙也经常来搭伙的。

辛老师不修边幅,长得白白胖胖,中等身材,四十出头,宿舍里东西随意摆放,因而显得杂乱,今天同样如此,但这显示他的爽直个性。

为人,整天乐呵呵的。经常提自己过去的事情,提起时一律都是乐呵呵叙说,就好像是讲别人的故事,而这包括自己在各种运动中所受到的冲击。这种将自己从自己的经历中抽将出来,回忆、观察和评说的做法,很是让姬潜龙佩服。

特别是提及自己的婚姻,那更是得意,无形之中总是流露出满足和幸福,讲自己的老婆虽然不识字是农村妇女,但对自己多么的好。这也使姬潜龙羡慕。

姬潜龙一直认为只有既清楚历史,从历史中得到启示,又不受历史的羁绊的人,洒脱的人,才可能是明白人。而人们往往做不到这一点,特别在对待自己的历史,总是极度容易陷入恩怨情仇的泥潭而不能自拔。

由于,辛老师率直的个性,以及宿舍的凌乱甚至可以说有点不讲卫生,而正因为如此,姬潜龙每次都觉得很随意,放得开。但今天则有不同,姬钱龙有心思吗。好在姬潜龙又较好的涵养与城府,若无其事,一副悠闲的样子,还凑到辛老师跟前观察他如何烧茼蒿,还从辛老师手中拿过锅铲子翻弄锅里的菜。辛老师笑嘻嘻咧嘴看看他。

“怎么这么多水?煮茼蒿啊?”姬潜龙问。

“吃饭多泡汤,养得白胖胖,营养都在汤里。”,“你不要给我捣翻了,还是我来。”辛老师接过铲子,翻了一下,“好了。”关掉火炉,端上桌子,两人开始喝酒。

几杯下肚,辛老师便红光满面了。额头渗出汗珠,便把毛巾拿来擦汗。然后端起铝锅给自己倒了一碗茼蒿汤,喝了一大口,脸上呈现出惬意的表情。站起来硬给姬潜龙也倒了一碗,“鲜得不得了,而且有很好的中和与稀释作用。养胃得很。所以我无论调到哪里,有可能,我都种茼蒿。”

恭敬不如从命,姬潜龙端起碗,一口气喝了一半,“你放味精了吧?”他问,“加味精还能算是茼蒿的鲜?”,“我烧菜从来不作兴放味精,谷氨酸钠,有机盐,吃多了,丧福气。再说日本人发明的,吃多丧骨气。”

一边吃,一边胡侃,给姬潜龙他不知一根火柴的故事的感觉,而这既使姬潜龙放松下来,又有所遗憾。因为现在姬潜龙希望得到他的见解。

“我不怎么能喝,怎么办呢?”姬潜龙低头而语。

“什么怎么办啊?爱怎么喝就怎么喝,能喝多少就喝多少,在我这里找不到自在,那你在什么地方都找不到自在了。”辛老师说完,又用毛巾擦擦脸。

“尽管不能喝,我还是要倒满,正式地敬师傅一杯。”姬潜龙自己给自己倒满,起立敬辛老师,所以哦,一口干。

“你喊我老中师师傅,是真心的?”辛老师端着酒杯歪头问,眼睛睁到最大。

“骗你是小狗。”,“我有一事不明,敬请指教。”

“你有什么事情不明?先要说给我听听,我才好搞相应的化学反应,定分析类型。”听到吩咐,姬潜龙把一根火柴的故事描述一遍。“我感觉领导高高在上,根本看不到我们这些小年轻。一个人用一根火柴,外行。”陈述完加这个评语定性总结。

“酒就喝到这里,吃口饭,然后我们吹吹。”辛老师说完,喝干酒开始吃饭。姬潜龙当然没有意见。

两人共同收拾一番,坐下喝茶,“吹吹”。所以讲的也是杂乱无章,东一榔头西一棒槌,但姬潜龙是何等人呢,自然能够明白今天也是一个机遇。

所以他一直注意倾听,微笑着顺着辛老师口气附和着,这使辛老师很高兴,说了很多。“你善于谈心,不是清高自傲的人。”他最后这样说。

姬潜龙明白这句话的意思,这是辛老师善意地传递了一个信息,一个至关重要的信息,

不是姬潜龙所认为杜副校长看不起他,而是现在已经有一种舆论出来,是姬潜龙觉得自己了不起,看不起别人!

这是一种误会,而姬潜龙又有谈心交流沟通的才能。那么这种误会的产生说明姬潜龙在学校日常生活上有疏忽。而这种疏忽发生在具有较高认识能力的姬潜龙身上,一定是属于不被自己认为是清高的清高了。自己不认为是清高孤傲,别人却认为是的。辛老师轻飘飘地帮姬潜龙找出他思想认识上的逻辑怪圈。

姬潜龙很是感激辛老师。自然引起他对今晚的谈话的格外重视,所以回忆回味很久。

姬潜龙觉得自己了不起,看不起别人的舆论传言,它是一种误会,而姬潜龙又有谈心交流沟通的才能。那么这种误会的产生说明姬潜龙在学校日常生活上有疏忽。而这种疏忽发生在具有较高认识能力的姬潜龙身上,一定是属于不被自己认为是清高的清高了。自己不认为是清高孤傲,别人却认为是的。辛老师轻飘飘地帮姬潜龙找出他思想认识与行动上的逻辑怪圈。

很显然,姬潜龙的工作能力与为人都已经得到公认,问题是人们怕傲气伤人,虽然内心并无傲气,总是认为自己是穷苦人家出身,自幼丧父,不可能有傲气,认为自己总是把别人看得比自己高。

但人心隔肚皮,谁知道呢?人们只是从你的言行上观察一些东西。

姬潜龙有些自责,他又想起杜副校长给他介绍了林场的长得最漂亮家庭最富有的姑娘,他一口回绝。因为姬潜龙一点谈对象心思也没有,二怕再提,所以回得很死。

很可能这是清高傲气名声的一个出处,杜副校长很可能觉得很没面子,并对自己下手了,事实就是一根火柴的小鞋以及迅速传播自己的顶牛。

而人们是有参照有相信的理由的,姬潜龙上课、备课、批改作业,躲宿舍里看书,隔三差五到辛老师宿舍坐坐,其它地方基本不去、其它活动基本不参与。显得很不合群。新时代本科毕业、书教的好学生很喜欢、长得帅气潇洒等等,条件很高。

但姬潜龙丝毫没有产生对杜副校长的怨气,反而觉得他给自己一个很大机遇,校长和辛老师都和自己谈了,否则自己还蒙在鼓里。而这越拖对自己越是不利。

强者善于发现机遇,弱者耗于辩护诉苦。姬潜龙明白这个道理。

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至少在别人那里是由别人说了算的。

以一厢情愿理解现实事物与他人,我行我素地对现实与他人做出反应,看来是行不通的。

“社会不是一加一等于二。”辛老师讲得多好啊!

杜副校长对姬潜龙已经离心离德,心里已经打起了小鼓。姬潜龙浑然不知,依然我行我素地区提出购买火柴的要求,而他没有财务签字权,又不管后勤,那么姬潜龙的行为就可能被怀疑是有意为难他,而姬潜龙当时并没有想这么多。

辛老师告诉姬潜龙,英语小汪今年刚分来时,看到这西伯利亚风景,一个小伙子躲宿舍哭了一天一夜。而姬潜龙丝毫没有怨言。分配到这里的人,都有一种被发配的感觉,外面也有这样的舆论,姬潜龙一点都不知道。

人们都凭良心在工作,而姬潜龙是全身心工作,工作十二分积极。相形见拙之下,人们自然还会想到姬潜龙是想往上爬!那么他就可能成为众矢之的!

而姬潜龙是什么情况?姬潜龙自己知道自己绝对没有往上爬的意识,星期天不回家再办公室备课,是因为他已经无家可归,母亲已经到部队给哥哥带孩子去了。以后姬潜龙要以校为家了。

只有校长知道姬潜龙的情况,并准备在放寒假前给姬潜龙安排老干校家属区的带拖的房子给他,以让姬潜龙自己解决伙食问题。

可以说,姬潜龙将学校和学生当做自己的现实寄托了。他甚至认为学校和学生给予他的要多于自己的付出。跟往上爬毫无关系。

这样的关系和舆论怎么能安心工作呢?怎么会有好的工作效果呢?必须迅速做出改变,否则会越来越糟糕。

绝对不能让舆论发展为根深蒂固的定论。姬潜龙这样警告自己。那就是进一步降低身段,给别人共处而了解自己的机会。

不需要谄媚,不需要怨恨,心中始终充满善意,善意不以外为因。斗争是手段,不是目的,不可以废弃,要讲究艺术,团结人为目的。在姿态上则收起国标言行、保持低调随和,充满人情味亲和力,它可以是自己给与别人最直接的友善感官体验。

很快,姬潜龙用行动消除了不利舆论,和干部群众打成一片。工作、生活越来越滋润。

姬潜龙一直认为这次,从杜副校长到一把手领导再到辛老师的过程构成一个事件,从这个事件中获得的启示,使姬潜龙迅速而真正融入社会成为社会成熟的能动的一员,它的作用使姬潜龙受用终身。

姬潜龙认为,自己的这种心态,就是一种友善的心态,利己利人。

辛老师讲了很多,都是善意。而在技术层面,姬潜龙则是择其善而从之,并多有参考变通的处理。

辛老师又提到同事语文成伟老师,是公认的智多星,但曾经被打成右派。姬潜龙理解辛老师的意思,发生在成老师身上的,虽然时代不同了,但仍然有警示作用参考价值。

“走上社会,好比上了战场。端起枪往前冲是好呢,勇敢。但闭着眼睛冲,十个有十一个都是死。”

“社会是一个利益场、人情场。有关系网,有权势。说你行,你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行也不行。要按自己主张办事,就必须有权;有权还要看形势,有自己的势力、关系网。”

“枪打出头鸟,脚踏爬地草,不要第一、不要落后,保持中游。”

“考什么,教什么。不考不教。围着高考指挥棒转,没错。”

“红铁淬火变得坚硬,冲动克制逐步坚韧。”

“理想、理性与悟性,三者不同而都需要。”

“夹着尾巴做人。”

“你不理睬世界,世界也不会理睬你。”

“天不可能天天打雷,轰轰烈烈的事情能有多少呢。平平淡淡才是真。一切都可以在不知不觉之中诞生与消亡,你能看见而把握吗?这才是真功夫。”

----------------

姬潜龙心想,师傅是一个老江湖了,这些都是他的老经验,能说给自己听,是自己的福气幸运。

是啊!社会是个利益场,也是一个大染缸。可以说,年轻人适当浸染是需要的,但同时需要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藕精神。否则,个人与社会都不会有进步。姬潜龙这样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