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民民小说大学
10455300000159

第159章 017(4)人文郊游(二)

017(4)人文郊游(二)

“你聪敏而好学;善良而机警,以后肯定有大出息!”姬潜龙以充分肯定的语气对中学生说。中学生这回脸上露出腼腆的笑容。

“托你口中吉言。”方芳的爸爸哈哈大笑,

“顺着这条小河边一直往前走大约两里路,就到了樱花村。再往北,有一小桥,桥西边就是龙潭小镇,穿过一条小巷子,就到公交站,一块钱到市里。莫走回头路,那样就又绕远了。”方师傅说得很是具体。

“谢谢!”两位大学生几乎同时道谢,几乎同时挥手,父女两个也挥了挥手。方芳更是伸头望着逐渐远去的大学生,表现出对上大学的憧憬------

“聪敏、好学、善良就行了,你怎么还提出个机警呢?”朱大伟边走边问。

“机警和善良同等重要,更加的,机警是善良的守护神。有的人因为善良而轻信,失去生机;有的人因过分的警惕甚至畏惧而失去生机。都不是机警的表现。”姬潜龙反驳。“我们现在的教育只强调善良,不强调机警,片面了。”他又补充。

“逗你玩,你的观点,本人深度赞同。”朱大伟说完,加快了速度,“一心无二用,快点。”他用子其矛攻子其盾。

“好你个家伙,还活学活用了!”姬潜龙也加快速度,很快超越同学。

“哎,告诉你吧,我还真的感到身心很愉悦、很放松,同时感到获得很多。”

“这是因为你已经来到忘我的境界了。”姬潜龙自顾自地说,采取快走行进模式,同学则是不甘落后,两人之间无形之中形成竞争状态。竟然一口气的功夫就到了樱花村,路边有一个招牌箭头,牌子上写着“郊区公园”的大字。

“哇塞!青白世界在人间!”朱大伟张开双臂,昂头仰望,

“吔,怎么没有人?”他疑惑了,他快速走进,里面有鹅卵石或青石铺就的小路径,弯弯曲曲,难怪见不到人。

“给我照一张!”花丛中不知何处传来呼喊声。“你们看,我的位子和姿势怎么样?”

“多么幸福啊?有照相机,高科技!”朱大伟表达了羡慕之意。

“来来来,我给你照一张。”姬潜龙说完,做出给他照相的姿势,他当真选择位子而摆出了造型。“练习练习,面包总会有的,哈哈。”

“你猜他们是什么人?”朱大伟对声音的身份产生了兴趣。

“猜猫猫你比较在行,还是你猜吧。”

“听声音,十有八九是高干子弟。”

“现在不一定,因为现在下海经商暴富的人大有人在的。”姬潜龙不赞成他的观点。

“吔,听说樱花是日本的国花,是从日本引进的?”现在朱大伟的思维十分活跃,而且长了翅膀。

“瞎说。”

“你倒是说呀?”

“日本的樱花是从中国传过去的。最早是杨贵妃带过去的。

世俗的眼光认为她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红颜祸水、倾国倾城。但女人爱美其实是女人的天性,而男人邀功,女人邀宠,也是人之常情,她清楚自己绝无祸国殃民之用心。所以她的动机和目的是用樱花的青白,寓意自己的清白。”姬潜龙侃侃而谈。

“第一、富士山的土壤和气候很适合樱花。第二、那时日本人很崇拜大唐。所以自然成为他们民族的信仰之一。”同学也不甘示弱。

“完全正确!”姬潜龙向他伸出大拇指。

“那为什么在这里有这么多樱花,还有一个樱花村?”朱大伟继续,

“的确有典故,回头到图书馆借一本地方志看看就行了,现在我们集中精力赏花好吧?”朱大伟听说,不做声了,两个人边看边走,赏花,又遇到不少赏花游玩的人。按下不提。

“你好搞一个打油诗或者是流水池了。”两个人坐小桥栏杆休息,朱大伟提议。

“我已经感受到樱花的品质了。”姬潜龙不想写的样子,也许交谈比较多,抑制了文意诗兴吧。

“随便写玩玩,反正你自己珍藏就行了。”

“这不是讽刺,而是实情。”姬潜龙说完,沉静片刻,然后缓慢地从书包里取出笔和笔记本,写写划划,然后自己读给同学听:

“漫山樱花,,清白为人,,素净性情。。咔嚓一声,快门开合,,,化学反应已成,墨银悄然暗析。。暗室里,,洗涤尽风流物质,红灯照耀,,却见同窗情谊,定格——青史中!”

“有点意思!说出了我的情感!人家是青史留名,我们是想象中的青史留影。”同学评价,高兴地站起来。两人呵呵笑,开始返城之旅。

龙潭镇很小,所以他们很快就找到那条小巷子,巷子很古老陈旧,很窄,感觉很长,它的弯曲给人幽深感。

此时,小巷子里没什么人,只看见不远处一位少女蹬在井边搓洗衣服,正在打量他们。看来他们的到来已经引起她的注意。

姬潜龙探头探脑,一进巷口就仔细地看地面,地面是青石铺就,他仔细看上面的凸凹和它的光滑度,想象历史流淌的车马人的足迹。又左顾右盼,“古色古香,幽幽长长”,嘴里念念有词,引得少女注目,笑嘻嘻。

“姬潜龙,想学韩信当大将军啊?”朱大伟紧贴北墙根边走边笑着喊。

“扯什么淡?”姬潜龙嫌他啰嗦。

“我扯淡?你已经受胯下之辱哦。”姬潜龙听说,回头一看上方,果不其然,一条大裤衩高悬巷子正上方。再往前看,较远处上面还有一条。

“这是什么风俗习惯?什么文化?路中央不挂旗帜挂裤衩?下来!随风招展,好意思吧你!”姬潜龙手舞足蹈,要把拉下来的架势。引得洗衣少女格格地笑出声来,露出她那洁白的牙齿。姬潜龙听到笑声,觉得失态,无奈地学朱大伟靠边而行。他一边走,一边高声吟咏:

小巷幽深富古韵,

游客寻觅已忘情。

哪知招展大裤衩,

不晓韩信大将军!

少女听闻得分明,停止洗涤,站起来对姬潜龙他们望着---------

太阳的光辉彻底隐藏起来。此时,两位同窗正坐在夫子庙一家小面馆里,喝着白开水,等候姬潜龙点的鸡蛋面。

“这个地方我们来过多少次了?”朱大伟的意思是来过很多次了,怎么还要来的呢?他刚刚问完,面条也来了。两人立即狼吞虎咽起来,很快吃完,竟引得旁边人侧目观看。两人也不去管它,用白开水漱漱口,先后走出了小店。他们一边肩并肩漫步,一边继续前面的谈话。

“我记不得了多少次了,但以前来主要是游玩,今天来主要是当吃货。”姬潜龙回答。

“吃货?一碗面条外加一个蛋蛋就有资格当吃货?土豆烧熟了再加牛肉还共产主义呢。”

“莫急。今天你请我吃了两顿,我岂能失礼只请你一顿?”

“怎么?你还想请我吃宵夜啊?”

“答对了。”

“太好了,你肯定早就计划好的吧?”

“哪里,是被你请两顿逼的。”

“瞎说。”

“哪有那么多真话?”姬潜龙随意地搭话,注意力集中在四处张望上,

“今天是周末,人蛮多的。这样,马上我们就在人群中徜徉,随人群漂流,享受人气,意尽,再下秦河上游船荡漾,随波逐流,感受文化历史,怎么样?”姬潜龙拿出了他的建议。

“这个办法好!”他们一唱一和。

------------

“你选一个好点的大排档吧。”姬潜龙吩咐。

“都差不多。”朱大伟这样回答,但在打量。他走向一个顾客多的摊,两人就在这里坐下了。估计是一个夫妻摊点,女摊主见有人坐下,立即送来茶水,并掏出单子请他们点菜。姬潜龙要同学点,同学点了一份红烧鲫鱼和两个蔬菜。姬潜龙则又要了两只鸡大腿、一个鸭煲、一碟花生米和一瓶啤酒。

“怎么点这么多?你发财了?”朱大伟惊讶。

“马上要毕业了,我们上下老同志稍微像样子一回。再说我一直都蛮抠门的。”姬潜龙低头而语。朱大伟可能没想到这一层,竟一时语塞。

“你知道吗?我去年暑假做电焊工赚多少钱?”姬潜龙有点神秘。

“多少?”

“整整赚了一千!”

“乖乖,一个教师一年多的工资啊?!”朱大伟说完,将一杯水一饮而尽。

“那你怎么不买点好衣服穿穿,长得这么帅。”他几次劝姬潜龙买衣服。这时又想起来了。

“也不找对象,也不上大场面,穿那么好干什么?”姬潜龙这方面还是老土思想。“大部分都给我母亲了。”他补充。

“你可知道我为什么不去梅花山而去樱花村?”姬潜龙问。

“为什么?”

“因为我不需要发红,而需要向樱花学习,学习它们的清白与素净。说老实话,我身上有许多商业细胞,我自信我只要下海十年,就能挣回一个老师挣一两辈子的钱。但我这样的出身,更本上不起学的。我从小学到大学统统都是上的白二大学,因此在我这里对国家和公有制心存一份感恩。而即便按商业道德,在我踏进师范大学大门的那一刻起,我对国家就有一个承诺。当老师的承诺。可以恋人,不宜恋事。更何况现在决心已下,只管喝酒好了。”

女摊主端来鱼、花生米和啤酒。姬潜龙用筷子撬开瓶盖,给朱大伟倒满,而给自己冲满。

“你投机取巧。”朱大伟揭发。“你知道的,我从来不喝酒,但今天我倒点陪你。”朱大伟不再坚持,学生,不宜多饮酒。

“潜龙,我敬你!”朱大伟端着酒杯站起来。

“为我们的同窗同铺友谊干杯!”姬潜龙也站起来。然后都坐下。

“慢慢喝,等等菜。”姬潜龙说,“你随意喝,我来概括一下这里的历史给我们喝酒助兴!”他又补充。说完他掏出纸笔飞快地书写、涂改,然后读给同学听:

巍巍紫金,

古楚石城,

十里秦淮,

灯火通明,

辉映秦楼楚馆,成了梦幻之城。

曾几何时,

万种风骚,让了夫子文章。

然,

夫子庙宇今何在?

商铺鳞次栉比,更有人声鼎沸!

小吃香气,老少欢喜,情人牵手。

原来是,

风骚气味,怎敌过人间烟火?

夫子文章也早融入人民生活!

酒和文字带领他们沉浸在敬重与友谊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