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民民小说大学
10455300000149

第149章 013文化菜园

013文化菜园

“咯咯咯!天亮了!”姬潜龙听到了自家公鸡的打鸣声!他被从梦中惊醒。

“吔,小公鸡怎么会说话?”他的脑海里出现这样的疑问,这才惊奇地发现,原来梦境与现实交融相会,结合为一体了!多么奇妙啊!他睁开双眼,却是一片漆黑,显然没有到达黎明时分。这时听到鸡窝里“咕咕”的低鸣,他想一定是大公鸡在教训小公鸡,勤奋学习本领是好事,但也不能因此烦扰主人。

随着恢复平静,他又安然入睡。却见一个建有围栏的荒地,众多的牛羊纷纷口含菜苗进入围栏,它们将苗放在地上,苗就迅速成长,而菜叶上都布满文字。它们吃着菜叶,竟然先后长出翅膀,腾空飞起,然后展翅高飞,消失在广阔的天空。

“小龙,快起床,水缸里快没有水啦!”他妈妈叫醒了他。

人说日有思,夜有所梦。在现实里遇到困难或疑惑,成为问题进入意识或潜意识,到了夜晚并可以解放思想,而呈现出答案,一个情景。姬潜龙意识昨晚的两个梦境,给了自己许多的启示,甚至是知识。虽然暂时还分辨不清楚,但有两点是肯定的,第一梦具有创造性。第二创新思维不一定要很多细胞参与,因为睡着了,大多细胞都处于休息状态的。

姬潜龙坐在床上,朦朦胧胧,一番思想,终于清醒,迅速穿衣,一跳下床。带着两个梦给他带来的愉快,抽下毛巾,挑起铁皮水桶,直奔吃水塘,深秋的早晨,那个凉爽,那个凉逼,他奔跑起来。邻居张奶奶的儿子担着水,水桶随着扁担的两头上下规律地跳动着,远远地迎面而来。

“早!”姬潜龙高声喊。

“好!”对方应和。两人的距离迅速靠近。

“当心!”对方又急喊。但他话音未落,姬潜龙已经从小路跳进菜田,轻担让重担,这是不成文的规矩。让过重担,立即又跳回小路,继续奔跑,来到水塘边,在水里洗脸过后,换一位子,打满两桶水,用挑钩钩住、上肩,往家回奔。

姬潜龙挑回第二担水,见妈妈已经将一大碗鸡蛋面放在桌子上,他高兴地坐下来,一看碗里竟然有三只鸡蛋。

“妈妈,你今天为什么这么大方?”他惊诧了。

“这两天上班辛苦了,你以为妈妈不知道?”母亲回答。

“关键是现在可以宽松一些了。赶紧吃,吃完好去上班,不能迟到。”母亲顿了一下,又补充。

姬潜龙知道以前的鸡蛋大多要聚集起来拿到城里换钱,以作购买油盐酱醋的费用。更为重要的是新建住房的压力至少是得到缓解,甚至不需要了。姬潜龙和他哥哥正常情况下不会回来安家的。而这就减免了母亲心头的主要的长久的压力。

姬潜龙吃了两只鸡蛋,显然那一只是刻意给妈妈留下的。

“师兄,我想明年再参加高考,再试一次。”小学徒在工间休息时,凑到姬潜龙身边,悄悄滴对姬潜龙说。

“好啊。”姬潜龙回答。

“光说好还不行。”

“那还要怎样?”

“帮我复习。”

“怎样帮?”

“第一,有问题到你家去问你,不要嫌我麻烦。第二把你的复习资料借给我。”

“不会嫌麻烦,资料吗,不用借,都送给你。”

“不过要有报酬。”姬潜龙停顿了一下,这样补充。

“什么?你还要收费?!我哪有钱,有钱,我就进复习班了,一点不讲师兄弟情义。”小学徒埋怨,一脸不高兴。

“报酬就是收费呀?”

“那是什么?”

“当然是你能拿得出来的。”

“哦,书!”

“嗯,这句话说明你真有可能考取。”姬潜龙鼓励。

“不过数理化和政治书籍,不要。”姬潜龙又说明。

“因为这两种书你都有,对吧?”

“成交!”两人同时说,同时伸出右手相握。片刻分开,各自继续工作。

当晚,姬潜龙正在新买的笔记本上写奇思录,因为他感到昨晚的梦给了他许多启示,自己有了一些新奇的想法。母亲还是坐在桌旁忙他的针线活。学徒工手捧着三本书来到姬潜龙家,

“师兄!你在家啊!”他在门外就喊了起来。

“师弟,快进来!”姬潜龙听到喊声,立即停止书写,转身站起来招呼。

“阿姨,您好!我可以进来吗?”他站在门外热情地对姬潜龙母亲说。

“可以,可以,真有礼貌,哟,小伙子长得一表人才吗。来找我们家小龙玩?”姬潜龙母亲也热情招呼。这时,姬潜龙为他搬来一张方凳子。

“我来向师兄学习。”他进门走到方桌前笑嘻嘻地说道。

“学什么呀,业余时间在一起看看书,谈谈心得体会,谈谈工作经验,是好事。”姬潜龙母亲听到他的开场白又看到他手中捧着的是书本,如是称赞。

“阿姨说的是。”他附和。

“带来什么书啊?”姬潜龙看见他手上的书,来了兴趣。

“一本是《金光大道》,一本是《红旗渠》,一本是《林海雪原》,给你。”他数着,将书递给双手递给姬潜龙。

“噢,《林海雪原》我的确没有看过。”姬潜龙接过书顺手放在桌子上。

“跟我来。”姬潜龙一边说,一边转身走向他的床前,弯腰从床下拖出一个竹篓子,两个人将它抬到正堂。

“复习资料全都在这儿,你随便挑,也可以连篓子背走。”姬潜龙对师弟说道。

“这样,你就全部拿回去,主要看今年的。”姬潜龙替他做了决定。

“那两本我看过,待会儿你带回去吧。林海雪原我听讲过,蛮好的。”姬潜龙又说。

“拿来了,又带回去啊?复习资料这么多,已经蛮重的了,就放你这里吧,我再跟其他小青年说说,大家把自己的书都集中到你这里一起看,怎么样?”他一边思索一边说。

“你也可以像对我一样对待他们,也可以以一换一,这样你这里的书逐渐会多起来。”

“你很有商业头脑吗!好,就依你这么办。但要起个名字。”姬潜龙好像看见自己的书荒问题即将解决,高兴起来。

“就叫图书馆。”师弟献策。

“不土不洋不响。”姬潜龙摇头,“应该叫文化园地。”他接着说。

“我们是蔬菜生产队,叫文化菜园更能接地气。”姬潜龙妈妈突然来了一句。

“高,实在是高!”师兄弟两人异口同声。

“不好意思,师兄如此喜欢看书,是不是会变成书呆子?”师弟为师兄担心。

“绝无可能。”姬潜龙斩钉截铁地回答。

“为什么如此肯定?”

“因为是我决定书,而不是书决定我。”

姬潜龙怎么也没有想到,建立文化菜园的事情得到了家长们的支持,特别是师傅的支持,师傅因此特许姬潜龙星期天休固定假。张奶奶家的凉床子也拿来了。素琴、师傅的儿子都上六年级,星期天都在姬潜龙家来做作业。村子里中小学生都可以来,问姬潜龙学习问题。晚上,村子里一些喜欢看书的年轻人也会来看看书,与姬潜龙交流聊天。后来经常来的还各自起了昵称,但都是以蔬菜名为昵称。

让姬潜龙特别高兴的是亲戚老师托人送来《红楼梦》、《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

文化菜园在姬潜龙上大学期间,由他母亲照看,期间受到两本姬潜龙特别重视的书,一本是《历史在这里沉思》,另一本则是《谶纬》。

后来,姬潜龙将文化菜园办到了网上,讨论则是无所不包,但以文化经典为主,这是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