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玄幻江南江北大风起
10326400000021

第21章 西关大少

赵三郎挎着刀,第一眼就看到了他。

这实在是个很大的地方。大厅虽然只不过有十来丈宽,简直长得令人无法想象。一个人若要从门口走到另一端去,说不定要走上一两千步。

大厅左边的墙上,画着的是万马奔腾,有的引颈长嘶,有的飞鬃扬蹄,每匹马的神态都不同,每匹马都表现得栩栩如生,神骏无比。

另一边粉墙上,只写着三个比人还高的大字西关客,墨渍淋漓,龙飞凤舞。

大厅中央有十八张桌子,楼梯口,摆着张比较小的方桌,坐着个服装很华丽、修饰很整洁的中年人。

他好像总是一个人坐在那里,一个人在玩着骨牌。

很少有人看见他做过别的事,也很少有人看见他站起来过。他坐的椅子宽大而舒服。

椅子旁,摆着一把长剑。一把没有鞘的剑。

西关有大少得天独厚,眉目的俊俏有超乎时代和性别的勾捺,可冷可艳可懒可醒,你不一定需要妒忌他或特别喜欢他,但你不得不承认他的风景。

所以赵三郎掀起门帘,带进满耳朵的卖花声,第一眼就看见了那个人。

他偶尔缕缕深情若即若离,偶尔又目下无尘拒人千里。

赵三郎觉得他可以是乔木可以是丝萝,可以书生和浪子、青楼阔少或者孤独旅人。

那一瞬间赵三郎觉得自己仿佛都想惊声尖叫。这是在是个很出彩的男人。

但楚灵儿已然飞了过去,像乳燕投怀,偎依在大叔怀中。

赵三郎瞳孔缩了缩,有些不太舒服,只好冷冷说道,“你好像并不是那么漂亮。”

赵三郎毫不客气地将手中厚厚的一叠各部文书扔在桌上,自顾自到了一杯茶,“我知道你是谁,只不过不知道灵儿怎么跟你这么熟的,她对你可比对我好的多。说是一起将军籍转为帝都籍贯。可一上午,我从兵部跑到吏部再跑到户部,废了好几斤口水,可她只是坐在药铺门口,喝着不要钱的降暑茶。”

男人通常不太容易吃醋,可一旦发作起来,实在是有些危险。

楚灵儿红着脸,从中年人怀中站起来,瞪了一眼赵三郎,呐呐不知怎么言语。

中年人眼神更玩味了,看了一眼红着脸满眼笑意的楚灵儿,有些不确定说道,“你若觉着不舒服。我可以请你喝杯酒。”

中年人的话很简单。他的话想来简单有力,他相信眼前的少年绝不会拒绝。任谁将青龙大街从头走到尾,还要和六部那些官员磨嘴皮,都是件很累的事情。

很累的人,通常都会很渴。尤其赵三郎的嘴唇已经有些干裂。

赵三郎沉默着握着手里的茶杯,很久之后才说道,“我喝不起。”

赵三郎居然会说出这么一句话来,中年人显然很是讶异,就是连楚灵儿都古怪的看了一眼赵三郎。中年人眼中已经有了笑意,但还是忍住笑意,认真的看着这个少年,仿佛赵三郎脸上突然长出花来了。

赵三郎的眉很浓,眼睛虽然灰白却很大,薄薄的嘴唇紧紧抿成了一条线,挺直的鼻子使他的脸看来更瘦削。

这张脸使人很容易就会联想到花冈石,倔强,坚定。

中年人笑道,“是我请你喝酒的,你并不需要花钱。”

赵三郎看着中年人,蹙眉思索了很久,慢慢说道,“不是我自己买来的东西,我绝不要,不是我自己买来的酒,我也绝不喝……我的话已经说得够清楚了吗?”

中年人笑道,“很清楚。”

中年人沉默了很久,忽然一笑,道:“好,但等你买得起酒的时候,你肯请我喝一杯么?”

赵三郎忍不住瞪了一眼中年人,说道,“好,我请你。”

中年人大笑道,“很好。不过能不能让我和你聊两句比较严肃认真的话,而不是像那些苦行僧一般试来探去?”

“这个态度很好。”赵三郎仰头喝尽了杯中的茶水,“灵儿说,她救下白羽的妹妹,托人送到了你这里。”

中年人长长叹气,“她已被一行禅师接走了。”

赵三郎垂下头,沉默不语。每当他不太想继续谈话时,他都会看着自己腰间的刀。

没人会想到事情会这样。

帝都只有一个西关。西关只有一个大少。

除了他手底下那随时赴死的三千兄弟,除了他掌管着漕运押解的营生,这个出身平平,看起来有些落拓的中年人,可以出入王公大臣的府邸,可以见到六部尚书不用下跪。他的西关客只有十八张桌子,只在夜里开门,但只要日头一落,门口便会停下长长的车队。一落座,便会有及其精美的酒菜,但也只是酒菜。你要想要酒菜之外的东西,你得推门。

厅内有十六扇门,门后有你想要的任何东西。

这里有酒,却不是酒馆。

这里有赌,却不是赌场。

这里有随时可以陪你做任何事情的女人,却不是妓院。

这里是西关客,这里的主人是西关大少。

“你是西关的大少。连我这种头一次进京的人都知道你的名头。”赵三郎冷冷说道,“你应该拦下来的。灵儿麻烦你,是不太应该。但…”赵三郎扬起头,认真说道,“但请你给我个理由。知道白羽妹妹在你这里的只有你我灵儿三人。消息究竟是怎么泄露的?”

“为什么你怀疑是我泄露的消息?而不是灵儿?”中年人指了指一旁的楚灵儿,笑着问道。

“我相信她。”赵三郎不假思索的说道。

中年人开怀大笑,指着脸已经红若朝霞的楚灵儿,建议道,“你有没有觉得你实在不像是在逼供,倒像是在表白?”

赵三郎看了看楚灵儿,只好挠挠头,继续看刀。

中年人约莫再笑下去,眼前这姑娘就得恼羞成怒了,只好努力正色道,“帝都实在太大,我的名头其实也只是在西关还能横躺。有人天天盯着我这间铺子,看着我的一举一动。…”

赵三郎实在是受不了这大少的不知所云,只好打断道,“说重点。”

中年人认真想了想,说道,“那姑娘圆圆的脸,大大的眼睛,皮肤雪白粉嫩,笑起来一边一个酒涡。刚来我这儿时穿着件轻飘飘的月白衫子,雪白的脖子上,戴着个金圈圈,金圈圈上还挂着两枚金铃裆。她手上也戴着个金圈圈,上面有两枚金铃裆,风吹过的时候,全身的铃裆就叮铃铃的响。”中年人说道这里,忍不住头疼道,“那姑娘性子实在是烈了些。又加上她们家出了那么档子事,尤其是到了我这儿,见了我这儿的生意,差点没把我房子拆了。”

中年人忍不住叹气。

连赵三郎也破天荒头疼起来。一个全身都是铃铛的人,走哪儿都不会太安静。

楚灵儿供着脸,蹙眉道,“告诉我们送消息给一行禅师的人。”

“东条门的山子。”

无论要报复任何人,这都是件综合性工程,涉及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工程。虽说丢了面子的西关大少答应,只要赵三郎去找山子的麻烦,他一定出人出力。可赵三郎还是觉得得细细思量一番。大树底下好乘凉,这是很老的道理了。可狗仗人势,往往总会有十分凄惨的下场。赵三郎只好谋而后动。

再说了,他的身旁可是有一棵看起来很细实际上很是粗壮的大腿。

但楚灵儿很明显没有作为参天大树的觉悟。作为护国公不是亲生胜似亲生的女弟子,来到帝都,只要抖擞身份,不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可这个笑起来就像丁香花般的女子不去帝国的国公府,偏偏就要跟在赵三郎后边。

淋成落汤鸡的少年少女,只好孤零零的站在屋檐下,看着雨水在台阶下溅起的水花。

“我本来还有些银子。可年前那会脑子发热,一下全给寄回去了。”赵三郎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

楚灵儿笑了笑,蹙眉认真思考了片刻,扑闪着眼睛,说道,“我只会弹琴,可如今手头一张琴也没有。”

赵三郎欲言又止。

楚灵儿轻轻将鬓角拂过耳后,留给赵三郎一个干净精致的侧脸。两人沉默了很久。

少女似是想起什么,咬着嘴唇鼓足勇气细声细气说道,“我知道你在想什么。别指望赶我走,既然是跟着你来灵院,你怎么也得把我送到灵院门口。”

赵三郎以刀拄地,做沧桑状,慨然叹气道,“那送到灵院以后呢。”

楚灵儿没有说话,只是开心笑着。

“好。明天我就去卖药。”

“买药需要铺面,我们还有银子麽?”

赵三郎很痛恨这个记性实在算不上好的女子,总是会在某些细节上表现出不含糊的记忆能力。楚灵儿自然不会双眼泛着星星捧起双手尖叫“三郎你好厉害”。没能得到诸如此类的赞美,赵三郎只好悻悻然,收了刀,涩涩说道,“先去当了刀。换了本钱。待日后有钱再赎回来。”

帝都下了一场雨。

这让人很是措手不及。

从西关客出来的赵三郎和楚灵儿一起做了人生一个很重大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