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重生三国之帝王路
10288000000035

第35章 许昌兵变(二更)

项燕得到了陈氏,荀氏的支持,可谓是实力大增,办什么都更加得心应手了,不过有些势力却蠢蠢欲动,暗地里不断挑起争斗,其中以许昌城内最为剧烈,所谓攘外必先安内,只有将自己的领地管理好了,那么你才有能力将自己的爪牙伸向外面。

颍川许昌城内黄巾余党刘辟再次聚众数千,抢夺了官府,占据了许昌城,紧闭城门,时常带领着士兵抢杀附近的官民,百姓们无不怨声载道。

项燕本想直接派兵征缴,不过郭嘉建议,不可如此,如果大军压城,他们必定会以全城几十万人的性命想要挟,到时候进则不得民心,退则长贼兵气势,反而让主公处于了被动。

项燕问道:“那不知奉孝有何良策”。

郭嘉道:“敌兵将领刘辟,只是黄巾余党,胸无大志,更无谋略,我们可以暂时不管,刘辟长时间见我们没有动静,必定以为我们害怕了,到时候必定引兵前来攻打颍川,但时候主公可以让阳翟城内的徐晃带兵堵住他们的去路,主公则带一只军队,正面冲杀,必定能将其一网打尽”。

项燕听其了郭嘉的意见,静等刘辟攻打颍川,果真如奉孝所说,不日,刘辟自觉得颍川郡守不敢出兵征缴他们,于是便带兵气势汹汹的向颍川前进,想拿下颍川城。

一路上烧杀抢掠,无恶不作,项燕自知他们出城了,于是便带领季常,周仓,引兵三千出城了,龙蛟,乐进则负责看守颍川。

同时他连夜书写了一封书信,让士兵星月送往阳翟,让徐晃带兵两千前来,其中说明了整件事的大概,让其堵住敌军的后路,前后夹击。

项燕带领士兵埋伏在了定军山两侧,静等刘辟带兵前来,,连续两日都未见其踪影,只能回定军山老巢安营扎寨。

直至第三日,一行人头顶黄巾,懒懒散散的走了过来,虽然队伍很是浩大,却极其杂乱,为首的矮胖将领更是满脸酒红,定是刚刚回了很多酒。

项燕立即派出信使,绕到后方,通知徐晃前来支援。

由于项燕的人马,全部聚集在山上,所以骑兵自然是用不上的,项燕独自一人骑着一高头黄骠马,纵身一跃便出现在大路之上。

为首的刘辟,一拉缰绳,停了下来,赶紧看了一下周围,见没有埋伏,酒红邋遢的脸上才露出一抹笑容,说道:“大胆狂徒,你拦住我军去路,是何道理,难道听说了我军的威名,所以特地想来投靠我们么”,说着还哈哈大笑起来,后面的喽喽也跟着起哄。

项燕淡然一笑,说道:“我确实听说了你刘辟的威名,所以特地来取你狗命,立我的威名”。

刘辟脸上露出一抹狂笑,指着项燕说道:“就凭你一个人?”,众啰啰顿时哈哈大笑。

紧接着丛林中再次跳出两人,两骑,分别是季常和周仓,季常手提升天刀,气势汹汹,周仓手拿黑心枪,威风凛凛,不过二人都站在了项燕的后方。

刘辟的马顿时一阵哆嗦,刘辟看这阵势,顿时脸色大变,强挤出一抹笑容说道:“就,就算你们厉害,你们也才有三个人,我们可是有着数千兵马,一人一口吐沫将可以将你们淹…。”。

刘辟话都还没有说完,从林中瞬间站出数千兵马,摇旗呐喊,大旗上大大的写着一个项字。

刘辟的军队还没有开始打仗便早已阵脚大乱,刘辟惊慌的大叫,别慌,别慌,接着问道:“你究竟是何人”。

项燕淡淡道:“颍川项燕”。

刘辟口鼻大张,瞳孔一阵颤抖,项燕右手一抬,众军士便呐喊着厮杀而来,刚刚一交锋,刘辟的军队便连忙败退,刘辟也逃入了众军之中,仓皇而逃。

季常,周仓一夹马背,胯下骏马便飞奔出去,一阵追杀,杀敌近千,降者数百,剩下的则跟随着刘辟向阳濯逃窜而去,季常,周仓则带领着队伍慢慢尾随其后。

刘辟一带领着剩下的两千多人,惊恐的跑出很远,见后面没有了军队,才停了下来,众军士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刘辟深深了吸了一口气,伸出手,抹了一下额头上的汗水,自言自语道:“好险啊,差点就挂了,看来这颍川郡的兵马没有想象中那么弱啊”。

惊魂未定,突然丛林中再次冒出一支军队,摇旗喊杀,旗子上写着一个徐字,但明显没有之前那个项字旗大。

正是徐晃的军队,他们按照项燕的吩咐事先在此埋伏多时,徐晃二话不说,手提大斧,带领众将士厮杀而下。

刘辟的军队遇到刚才的惊吓,哪敢再战,转身便跑,任刘辟怎么喊都不听,军心一乱,虽然有着两千多人却全无战意。

徐晃手提大斧如屠猪般厮杀着贼兵,刘辟刚想逃窜而去,徐晃一拍马屁股,追赶而上,一斧便将刘辟的狗头斩将而下。

众贼军见主将已死,纷纷放下兵器,选择了投降,徐晃斩敌一千,收获俘获一千,更有无数兵器粮食。

于是便让军队押送着俘虏,粮食原路返回,徐晃则提着刘辟血淋淋的头颅向定军山快马而去,中途遇到季常,周仓的军队,一行人有说有笑的向定军山走去。

寻找了半晌都没有发现项燕的身影,最后才发现原来他在自己之前所住过的山洞里。

原来项燕见刘辟的军队如此不堪,便没有跟随,独自一个人走到了山洞,不知不觉便走回了自己之前所住的山洞,看着堆满灰尘,却一切如故的山洞,项燕不禁再次想起了一个人,或许众人都已经忘记了,不过他却深深的记得这个人叫张贞。

徐晃将刘辟头颅交给项燕后便赶紧策马返回了,因为阳濯现在又有着三千多军士,需要将军管理,不然很容易出乱子。

项燕一行人大胜而归,无数居民出来相迎。

郭嘉建议将刘辟的头颅悬挂于城头,并书写道:“刘辟犯上作乱,欺压良民,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今已伏法,今颍川郡内初现太平,若有人还敢犯上作乱,定犹如此人一般下场”,此令一出,无数有歹心的人都纷纷吓破了胆,纷纷收起了自己的坏想法。

其次,陈群建议,可以趁此机会减免赋税,建立巡逻军,收获民心。

项燕才用了陈群的建议,减免了二成赋税,便建立了巡逻军,日月在街上巡逻,维护颍川治安,可谓是大得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