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重生三国之帝王路
10288000000016

第16章 郭嘉之计

紧接着二人便相扶着向破旧的木屋走去。

木屋之内东西十分稀少,更没有看到一件像样的家具,一张木床之上,一个老妇正躺在床上,由于年纪较大,双目似乎早已失明,旁边还摆放着吃过的鸡汤,不过并没有吃完,剩下的摆在一旁,奉孝本是打算第二天加热一下再让母亲服用。

“寒室简陋,主公请随便坐”,郭嘉礼貌的道。

“儿啊,是不是有客人到啊”,老妇道。

郭嘉轻声道:“娘,我已经找到了贤明的君主,正打算回来和你说此事”。

项燕赶紧起身道:“在下项燕,给娘亲请安了”。

老妇说道:“哪里使得啊,我一贫贱之人,怎么使得让你称呼我呢”。

项燕笑着道:“我与奉孝一见如故,他的娘亲,岂不是我的娘亲,大娘不必客气”。

老妇笑了笑,枯瘦的脸上挤出无数条皱纹,项燕顿时感叹,连一个老妇都如此客气,有如此才能的儿子,那便不奇怪了。

项燕站起身道:“奉孝,你切先行照顾母亲,我立马回去找马车回来接你们会府衙”。

郭嘉道:“主公不必如此匆忙,我们明天再走也不迟啊”。

项燕站起身道:“迫不及待啊,真想与奉孝秉烛夜谈啊”,说着便匆忙走出了门木屋向县衙走去。

过了一晌,项燕便亲自驾着一马车赶来了,走进木屋道:“奉孝我已经将马车找来了”,郭嘉正在看书,连忙站起身,示意项燕小声,原来娘亲已经睡着了。

项燕笑了笑,赶紧放轻了脚步,走到郭嘉旁边小声道:“既然娘亲已经睡着了,那我们便不打扰她了,明日便再搬过去吧”。

郭嘉面带笑意轻轻的点了点头。

项燕道:“难得今晚夜色如此美丽,我们到到门口一叙如何,这样便能第一时间照顾到娘亲了”,说着二人便一起向门口走去。

此时天色已晚,周围人家都早已睡去,唯独一轮明月孤独的挂在天上。

项燕首先道:“奉孝如此大才不知对天下大势如何看待”。

郭嘉停顿了一下,凝聚了一下眉头道:“方今天下,朝廷无道,皇帝又过于年幼,各州官吏更皆有野心,像董卓,何进之辈更是有着虎狼之心,众所皆知。然而即使如此天下依旧还是一个整体并未分裂,不过我猜测这个时间不会太久,各地都已是怨声载道,此时只要有一大贤能者揭竿而起,天下百姓必定群起而响应,不过这个人并不能使主公,主公想要成就一番事业,必须顺应天道”。

项燕一惊,真不愧是大才,他此时这番话,不是正预示了黄巾起义么,接着道:“何为天道”。

郭嘉道:“天道即人道,只有顺应人道,方可成就一番大业,主公得顺应人道,以大汉的之名出击天下,可建立不世之功,不然必定遭到各方诸侯的群起而攻之,成为他们加官进爵的垫脚石,到时候即使你再厉害,一切梦想都将化为虚影”。

项燕顿时恍然大悟,“虽然自己明白三国历史,但是对于这些却是不知道的”,接着道:“那我们此时应该做些什么”。

郭嘉顺口而道:“得民心者者得天下,主公目前所需要做的便是巩固民心,其次便是寻找一座坚城作为根据,招兵买马,积蓄势力,其次便是养精蓄锐,静等天下大乱,方可出击天下,建立功勋”。

项燕道:“郭兄一席话,真让我获益匪浅啊,既然郭兄,想到了这些,那么自然证明郭兄早已想好了找哪座城池作为根据了吧”。

郭嘉想了想道:“颍川郡属于豫州八郡之一,地处中原腹地,交通中枢,人口众多,资源丰富,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如果能夺起颍川作为根据那自然是最好,但是颖川之地,地大物博,文人异士更是不计其数,有着阳翟、襄、襄城、昆阳、定陵、舞阳、郾、临颖、颍阳、颍阴、许、新汲、鄢陵、长社、阳城、父城、轮氏十七个城,很难掌控,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我们目前需要的便是先处理好阳翟的内政,然后暗地里招兵买马,积蓄实力,同时向其他几个城进军,或收买,只要我们掌控了颍川郡必定不用畏惧天下大乱”。

项燕一愣,想不到郭嘉竟有如此野心,颍川郡地大物博,自己一时又怎么能掌控呢,不过他的话确实很有道理,阳翟毕竟太小了,如何能屯养兵马。

项燕接着问道:“那郭兄可有更为详细的计划”。

郭嘉道:“暂时没有,因为我并不了解主公身边有些什么,有多少资源可以利用,凭我之才智,只有你有钱粮在手,我便可以帮你初步奠定基础,我们目前需彻底掌握阳翟的所有人力,财力,同时暗地里,招揽颍川名士和各大家族,颍川自古便是文化中心,自古以来更是出国无数名人异士,主公想争霸天下,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

项燕一愣,“这些我都不太清楚,更是不知道颍川之地的名士,家族,不知怎样去与之交好”。

郭嘉道:“自古便没有钱财办不了的事,只有主公有钱粮在手,那么我自是可以帮助主公完成这些事情的”。

项燕说道:“既然你是我的第一军师,我自然也不瞒你,此刻我有军士五百,大将四位,粮食数百车,吃上半年铁定是没有问题的,至于金银有十箱,另外十箱则是珠宝”。

郭嘉顿时苍白的脸上浮现出笑意,“我原来一直以为主公只是白身一人,没想到已有四名大将,更有那么多钱粮,有此在手,主公便不必担忧,数月之内我便会帮你暗地里一统颍川,建立我们初步的势力”。

项燕一笑,“得郭兄一人胜似十万军马啊,那就要劳郭兄了”。

“主公不必客气,这定是我份内之事”,郭嘉客气道。

两人望月长叹,直至天明,老娘醒来之后,二人便亲自将他扶上了马车向府衙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