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武侠金刚伏魔传
10016700000039

第39章 洗髓经

九转黑血藤,十一年方为一转,整九转。

九转黑血藤果为神物,服之只三日,江承嗣便觉通身经如鱼动,脉如龙游,气贯长虹,通身经络不仅复通,更兼九转黑血藤的神效,全身息脉苍劲不乏灵动。

这日,上官镜将江承嗣带至谷中一空地带,这空地方圆也就二三十丈,但四周林木成荫,蓊蓊郁郁。

上官镜突然正色道:“天下武功,成大器者,莫不由内而外,不知你以前所修练之内功心法是何种心法?”

江承嗣道:“禀上官爷爷,昔日我拜于崆峒门下,师傅所授的自当是玄清内功心法。”

“你自认为这玄清心法何如?”

“玄清心法,讲求静心运气,提真力由百会穴转过昆仑下明堂贯两目,气贯丹田,缓缓而出。师傅当年在世时,此玄清心法颇有造诣,江湖同道无不称叹。”

上官镜,摇摇头道:“你这玄清心法,原本只是内功四经之一的纳卦经,用此心法强身健体,运气调息尚可,若说要气形相得,穿金透石,可差得远了。”

江承嗣听上官镜对本门武功不屑,心中不爽,问道:“敢问上官爷爷,何种内功心法方是上乘内功?”

上官镜也不答腔,忽然闭目蓄神,口中似乎念念有词,二个手指只微微一指,那数十丈外的柏树上,一碗粗的枝杈竟然剑削般被齐生生斩落下来。江承嗣见状,不由大惊,平常习武之人提真气聚于一点,然后发力一击,削木砍石,亦是常有之事,然上官镜所使的内功实在深不可测,其发功位置与柏树有数十丈远,且那枝杈碗般粗壮,若此等远的距离能将枝条齐齐斩下,饶是少林寺的普照等得道高僧亦难做到这一点。便惊问道:“上官爷爷,你这是哪门子内功,如此精湛?”

上官镜微微一笑,道:“你可知道少林的易筋经?”

武林中人哪个不识少林易筋经。江承嗣跌落悬崖之前,也跟得少林和尚练那七星桩、北斗桩等少林武学,但想接触到易筋经谈何容易。易筋经被少林视为百年瑰宝,绝不轻易外传。难道上官镜所练的就是易筋经,难怪有如此摧枯拉杤般的内劲。

上官镜摅摅自己的白须,怡然自得。这老者深怀绝世武功,早淡看江湖纷争,但说起这武学见识,却是娓娓道来:“老夫刚才所使乃洗髓经所载之内功心法。嘿嘿,你有所不知,这洗髓经与易筋经本自同宗。当年达摩祖师东渡少林,所传授洗髓经梵文本,后由大唐能人译为易筋经本。只是译本在译文当中遗失了部分心法,后来易筋经一直沿袭至今,却不知中间有些内功心法已失。老夫的曾祖师当年正游天竺,机缘造化,有幸得到洗髓经真本,因为曾祖师爷精通梵文,便根据梵文所授之精义,深加研习,始得洗髓经真义,一直从本门沿袭至今。”

江承嗣听得目瞪口呆,心想身负大仇,若能习得洗髓经,修成大器,他日复仇必能遂愿。心头一热,竟跪伏于地,“上官爷爷,望爷爷能明察承嗣真心,授予洗髓真经。”

上官镜微微一笑,不置可否,许久才道:“洗髓经,关乎重大,若予善者,自当发扬光大弘扬正义,但若居心叵测者得之,则祸害无穷,贻害武林。”

江承嗣急辩道:“爷爷,承嗣敢对天发誓,若爷爷授予洗髓真经,承嗣必当锄奸扬善,用于正途;若有半点邪念,天诛地灭。”

上官镜仍然不为所动,似有所想。上官念楚不知何时已经站在边上,她轻摇着上官镜的手臂,娇嗔道:“爷爷,你就教承嗣哥吧,就教吧……。”

许久,上官镜才叹道:“也罢,今日你我也是机缘造化,你虽非我门中人,但天性善良,天赋异秉,老朽就破例一次,收你为徒。”

“多谢上官爷爷。”江承嗣自是情难自禁。

“怎么,还叫爷爷?”

上官念楚急忙道:“快叫师傅啊。”急切之情,溢于言表。

江承嗣这才醒悟过来,叩头跪谢上官镜。

……

“流行无间滞,万物依为命。穿金与透石,水火可与并。并行不相害。理与气即是。气散丹田,游行于全身,有形无气,有气无形,化气于形,气形合一。”上官镜念着洗髓口诀,江承嗣依法运气,一股暖流本从丹田散去,但全身气息转运周身后,丹田之处却似之前更暖。

“非体亦非用,体用两不立。非理亦非气,一言透天机。”又道,“百尺竿头步,原始更无始。悟得其中意,方可言洗髓。”这洗髓经讲求散已之气息于外,集天地之气息于内,是体蛮非体,体外两相融,用自己的气感知外界的气,散之于五湖四海,聚之又如海纳百川。

洗髓真经,脱胎换骨,修练日久,江承嗣顿觉全身经脉游如神龙,气贯长虹。现在的江承嗣已绝非昔日,他洗髓护体,内功大进,纵跃腾跳,来去自如,如腾龙驾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