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仙侠洪荒无情
10008600000113

第113章 无情收复巫之祁

这一日,大禹治水来到了桐柏山附近,突然只见淮水上狂风大作,电闪雷鸣,淮水好像被一股不知名的力量驱使着,风浪大作。

片刻后,便见淮水之上一阵翻腾,一头水怪浮了上来。只见那水怪面目像一头巨猿,高达百丈左右,一双厉爪泛着金光,口鼻中不时有腥水流出,污秽难闻,使人不敢靠近。这水怪却正是那太古水猿巫之祁。此猿善于变化,力敌九龙,且善于控水,据说控水之术比之共工也不差多少。

巫之祁脚踏水面,满脸不耐道:“人族,为何打扰本座清修!”

大禹见状拱手道:“大禹奉人皇之命治理水患,若有打扰,还望见谅!”

巫之祁闻言大笑道:“哈哈哈哈,这淮水是你人族的大患,却是本座赖以修行的根本!趁本座今日心情好,尔等还是速速退下吧!”

大禹闻言不禁长叹一声,身后四位天象境护卫上前一步道:“看来如今还是要打过一场!”

言罢,四人各自取出兵刃大声道:“元风、元地、元水、元火,请指教!”

巫之祁见状眼睛微眯,笑着道:“人族武道强者”

四人对视一眼,笑了笑,“不错,我等皆是武修!”

巫之祁闻言直接将体型缩回常人大小,现出手中的黑色长棍道:“巫之祁领教阁下的高招!”

四人闻言毫不客气,分成四象方位朝着巫之祁杀去。巫之祁见状微微一笑,双臂一阵挥舞,身躯之中一道暗蓝色光芒闪动。

顿时,淮河巨浪翻腾,天空风雷齐作,木石俱鸣,万丈波涛倒卷而上,化作四条巨大水龙,往元风四人席卷而来。

“嗯!不好!”元风四人见得如此控水神通,不由瞳孔剧烈收缩,齐齐出手,大叫道:“地变之法,天地四灵,镇压一切!”

地水风火四种属性的武道真气不断相容,四人一阵变幻,化作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灵兽,演化出一巨大的四角星图案,四人各自占据一角,不断注入武道真气,四角星顿时向水龙及中央的巫之祁镇压而去。

“砰!”

顿时,一声滔天巨响轰鸣而起,元风四人布下的四灵大阵,直接被巫之祁的水龙冲破,就连元风四人也被大阵反噬,身受重伤。

巫之祁见状,大笑一声,手上稍一用力,将几人打回大禹旁边。

“看来还是我的控水神通更胜一筹啊!”看着倒地不起的元风四人,巫之祁不禁出言讽刺道。

“如此控水神通,堪称举世无双,却实不凡!”陡然,虚空传来一道清冷的声音。

巫之祁及众人族身躯一滞,在听到那道不带一丝烟火之气的时候,众人忽然发现体内真气、法力尽皆被束缚起来。不由心中大骇,扭头望去。

只见天空一位剑眉星目,面如冠玉的月白袍道人,跨在一头形似狮子,生有九头的异兽上,气质高卓,道骨仙风,好似神仙中人。

“你是什么人,来此所为何事?”巫之祁瞳孔一缩,大声惊叫道。

“贫道无情,此来就是为了你!”白袍道人,也就是无情看着巫之祁笑着说道。

“嗯!”巫之祁顿时面色微变,神色中露出谨慎、戒备之意。

“巫之祁,你纵水行凶,害死无数无辜人族,此次贫道前来就是解决你这个孽畜。”

巫之祁闻言大怒,再也不顾及无情带给自己的危机,直接运起本命神通三光神水,星光神水化作一道散发着星光的透明护罩将周身护住,日光神水和月光神水化作两条巨大的水龙,两条水龙上下席卷,化作千丈大小,狠狠地向着无情冲去,比之前对付元风四人时强了百倍不止。

无情见状微微一笑,从袖中拿出一个蓝色的精致葫芦,就见壶口散发出一股巨大的吸力,三光神水如乳燕归巢般尽数冲入造化葫芦之中。

随后,又从袖中取出一条彩色丝带(葫芦藤),手中不断掐出法诀,彩带化作一条九色神龙,围着巫之祁身体绕了三圈,将巫之祁团团束缚住。

无支祁运起全身法力,奋力挣扎怒声道:“无情,枉你名震洪荒数十万年,原来只是一个仗着法宝欺负的小人!”

无情冷哼一声:“败军之将,安敢言勇,你不过大罗金仙后期的修为,贫道不用法宝都能打得你满地找牙,还敢在这里狂妄,再说半句废话,贫道立刻斩了你。”

巫之祁被无情一席话气的是面目张红,刚想反驳,却见无情面色严寒,双目中杀机四射,原本到口边的脏话也硬生生的给噎了回去。

无情见状,也不多说废话,袖袍一甩将巫之祁收入袖中。

一旁的大禹看见无情收服了巫之祁,也是快步走向无情躬身行礼道:“大禹拜见无情帝师,多谢帝师替我人族解决如此大患。”

“不必如此,贫道与你族渊源甚深,此次也不过举手之劳。”无情摆了摆手,笑着道。

说罢,又拿出一柄巨斧,一根金针对着大禹道:“此乃贫道炼制的两件灵宝,就赠与你了。此斧名唤开山斧,可助你劈开山岳开凿河道,金针名唤定海神针,可大可小,可助你测量水位。”

大禹听了心中一惊,随即反应过来大喜道:“多谢无情帝师相助,我人族永记帝师大恩。”

大禹话音刚落,就见无情身影一闪,消失在原地。

自此,大禹手持开山斧,亲自翻山越岭,淌河过川,自西向东一路勘测地形的高低,树立标杆,划分水道。

带领治水武者走遍各地,根据标杆,逢山开山,遇河筑堤,疏通水道,将洪水引入东海,历时三十年将水治好。

并在三十年中,走遍各大山川,五湖四海。在治水的同时,还指导人民恢复和发展农业,大兴水木运输,重建家园。

时光飞逝,转眼间舜帝在位九十九年,功成正果,退位隐居天都城。并且因为舜帝出自民间,行孝悌之事,流传千古,流芳于世,被后世之人尊为楷模。

大禹治水,功绩卓著!得到了所有人族的信服、拥戴。

舜帝退位之后,大家便都推举大禹继位,大禹成为人皇之后,重新将天下规划为九个州,并制定了各州的贡物品种。

禹还规定:天子帝畿以外五百里的地区叫甸服,再外五百里叫侯服,再外五百里叫绥服,再外五百里叫要服,最外五百里叫荒服。

甸、侯、绥三服,进纳不同的物品或负担不同的礼。

要服,不纳物服役,只是要求他们接受管教、遵守法制政令。

荒服,则根据其习俗进行管理,不强制推行中朝政教。

然而让大禹费解的是,自己为人族做出如此多的贡献,按说理应证道人皇了才对,而今却一点儿迹象也没有。无奈之下他只好召集自己的一众下属,询问众人。

“嗯!”众人也眉头紧皱,一时想不出好办法来。

陡然大禹的四大护卫中的元风站出来,说道:“陛下,如今我人族安定。没有内忧,只可能是外患,人皇的证道之机可能是解除我人族的外患,护我人族千秋万代。”

元水也跟着道:“陛下,不如我们布下绝世大阵,护卫我人族安全!”

众人眼中一亮,大禹也面露喜色,笑着道:“这倒是个好办法,不过以我们的手段根本不能摆出覆盖整个人族的阵法。”

最后经过数日苦思,大禹终于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他命人族武者在洪荒之中到处收集矿物、金属、玉石,运送到天都城来,并召集数百位人族武道高手,合众人之力共同铸造九尊天鼎,用来镇压九州,护卫人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