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仙侠天妖皇
1000400000815

第815章 红娘牵线

第八七一章 红娘牵线

两位少女渐渐行近院门,红娘抬眼朝这边看过来。

张生猛然一惊,怕显出自己的失态,急忙离开了院门口。

回到自己屋中,张生对隔壁的小姐始终无法忘怀,伺机向寺中的小和尚打听到,原来那黄衣姑娘,是已故相国的独生女儿崔莺莺。

一次偶然的惊艳,使张生的心再难平静下来。强忍着思念,坐下来读书,书中却又浮现出莺莺似喜似悲的神态,扰得他心神不定。

日子稍长,张生与常常出入院内院外的红娘,渐渐熟悉。

张生是心有所求,而红娘见他温文儒雅,招人喜欢,所以两人慢慢有了言语来往。

这天,张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荡,写成一首言情之诗,表达他对莺莺的一片爱慕和思念之情。

诗写成了,却无法让莺莺看到。

他左思右想之后,悄悄找来刚要进院的红娘,求她代传心意。

爽直的红娘,大惑不解的道:“既然如此倾慕我家小姐,为何不大大方方的托媒人说合呢?”

这一问,倒难住了张生。因是孤身在外,无父母作主,他确实没想到应该找媒人求亲!

怔了一会,他嗫嚅着道:“这些天来,因思念小姐,我食不知味,行不知所,简直无法度日。若托媒而娶,数月半载难有结果,岂不让我成为枯池之鱼。远水难救近火,拜托姑娘不行么?”

也许因为,同是怀春的年龄,心易相通;也许因为,红娘生性热心,对张生有一丝怜悯之念。

红娘竟不惜涉嫌冒险,应允了为张生与莺莺设法撮合。

于是,张生的第一封情书——《春词》,便由红娘之手,传递到莺莺的梳妆台上。

词云:“春来频行宋家东,垂袖开怀待晚风。莺藏柳暗无人语,唯有墙花满树红。深院无人草树光,娇莺不语趁阴藏;等闲弄水浮花片,流出门前惹阮郎。”

诗词中暗藏“莺莺”两字,词句含情,充满诱惑。

满腹诗文的相国千金,见到梳妆台上的诗笺,心里不禁荡起春意。

诗词中的心意,她自然领会殆尽。

实际上那日赏花,她也瞟见了站在院外发痴的张生,春心也曾为他相倾,但碍于少女的羞涩,不便表露出来罢了。

不过,她是大家名媛的身份,深受礼教陶冶,自然不便私许男女之情。

因此,张君瑞刻意策谋的这封情书,投出后就像石沉大海一样,了无回音。

一介儒雅书生,能放下面子,求红娘传书,已是相当不易。书去无音,他当然也就无可奈何,除了长吁短叹之外,再也想不出博得佳人青睐的良策。

可谓无巧不成书,正在这时,当地打家劫舍的大盗孙飞虎,风闻普救寺住了一位艳丽如花的美娇娘,一时色心大发,决定来抢,做他的压寨夫人。

于是,孙飞虎率领手下喽罗,将普救寺四周团团围住,然后派他的军师进院提亲。

崔夫人一听这事,不禁勃然大怒:“堂堂相国家眷,竟遭这帮山匪毛贼欺侮,真真岂有此理!”

俗话说“虎落平阳遭犬欺”,曾经显赫一时的相国夫人,如今是客居异地,无权无势,强贼压头,怎不叫她好生悲伤!

但究竟是见过世面的人,不一会儿,她已勉力镇定下来,忙叫红娘找来寺中住持相商。

普救寺中无人习武,几个护寺僧人,顶多只能赶走几个无赖泼皮。

如今孙飞虎是颇有阵容,住持也对他无可奈何。

最后,还是崔夫人自己拿定主意,派了一个可靠的家人,随孙飞虎军师去见孙飞虎,传话说:“小姐新承父丧,尚未服满孝期,不便议婚,请‘将军’改期再来迎娶。”

孙飞虎一听,甚嫌罗嗦,而一旁的军师提醒:“此说甚有道理,将军不妨等些时日,反正来日方长,宜从长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