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仙侠天妖皇
1000400000362

第362章 金光袈裟

第三八七章 金光袈裟

可以这么说吧,唐僧陈玄奘如今这么出名,跟高阶修士吴承恩和今何在的著作分不开。

毕竟,吴承恩的《西游记》,还有今何在的《悟空传》,在三界都是畅销书。

而仙界的阐教和截教,之所以那么出名,也跟高阶修士许仲琳的著作有关。

而灵界的蜀山一脉,还有那些邪魔外道,得以大大的威风一把,也是靠还珠楼主的生花妙笔。

许仲琳的《封神演义》,还珠楼主的《蜀山剑侠传》,都是三界众多修士的枕边书。

话说玄奘与父母相认之后,拒绝了法明的授业,在寺院内好像越来越孤独。

所有僧人见了他,都怪怪的笑笑;而法明也不再理他,讲经也再无人叫他。

当众人在大殿内吟诵之时,玄奘便独自在空旷的广场上扫落叶,把每一片枯叶又放回树根旁。

有时,他会独自躺在地上,别人以为他在睡觉,其实他在看天,一看就是一个多时辰。

晚上,他回到一个人住的杂物破屋,点上微弱的油灯,写着些什么。

他越来越沉默,越来越少和那些花草说话。他那天空般明朗的笑容,渐渐消失了。随着时间的流逝,一种东西渐渐爬上他的眉间。他不再扫落叶,也不再看天,只是整天坐在那想啊想。

这天,玄奘决定离寺,法明也无法阻他,只是叹息道:“你天生孤苦,以后要将佛祖长挂心头,以求时时保佑才是。”

玄奘:“师父,我一直在想,天下万物,皆来于空;可这众生爱痴,从何处来?天下万物,又终归于空,那人来到尘世浮沉,为的又是什么?”

法明:“这……为师老实与你讲吧,若是能说的明白时,也就不用为师这多年苦修了。”

玄奘:“师父,告辞了,弟子要去走一段长路。”

法明:“为师明白你的心思,多保重。”

当下唱偈一首:“道法法不可道,问心心无可问,悟者便成天地,空来自在其中。”

玄奘:“弟子谨记在心。”便向法明长老再拜三次,转头而去。

其时天地肃穆,无边落叶萧萧而下。风声,草木瑟瑟声,潮声,鸟鸣声,天地间仿佛突然充满各种声音,仿佛有无数个声音正在说话。可是,仔细一听,又什么也没有。

一次伟大的远行,就此拉开序幕。

玄奘是火属性的天灵根,虽然不喜欢打打杀杀,却对炼器之道很有天赋。后来,他遇到元始天尊的门下弟子云中子,学习炼器之道,修成一代炼器宗师。

云中子不在十二金仙之列,却是阐教门下最擅长炼器之人。据说番天印、捆仙索、打神鞭等许多大名鼎鼎的法宝,都曾被他仿制过,算得上盗版的始祖。

云中子将弟子雷震子,由人改造为鸟人,可谓史上第一位改造人制造者。

另外一位炼器大家,是截教的多宝道人,在封神时期,因万仙阵破,被准提道人收伏。

玄奘根据自己的体质,炼制出一件防御力超强的金光袈裟,竟天下闻名。

那件袈裟,是冰蚕造练抽丝,巧匠翻腾为线。龙披一缕,免大鹏蚕噬之灾;鹤挂一丝,得超凡入圣之妙。但坐处,有万神朝礼;凡举动,有七佛随身。

方方簇幅绣花缝,片片相帮堆锦饾。玲珑散碎斗妆花,色亮飘光喷宝艳。

穿上满身红雾绕,脱来一段彩云飞。三天门外透玄光,五岳山前生宝气。

重重嵌就西番莲,灼灼悬珠星斗象。四角上有夜明珠,攒顶间一颗祖母绿。虽无全照原本体,也有生光八宝攒。这袈裟,闲时折迭,遇圣才穿。

闲时折迭,千层包裹透虹霓;遇圣才穿,惊动诸天神鬼怕。上边有如意珠、摩尼珠、辟尘珠、定风珠,又有红玛瑙、紫珊瑚、夜明珠、舍利子。偷月沁白,与日争红。

条条仙气盈空,朵朵祥光捧圣。条条仙气盈空,照彻了天关;朵朵祥光捧圣,影遍了世界。照山川,惊虎豹;影海岛,动鱼龙。沿边两道销金锁,叩领连环白玉琮!

因此,玄奘在灵界行走多年,虽然曾有无数妖魔鬼怪想吃他的肉,却始终奈何不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