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仙侠天妖皇
1000400000354

第354章 阴毒心肠

第三七八章 阴毒心肠

岛上众人,做事和娱乐有一定的时期,互为劝励,谁也不许偷懒,谁也无故不愿偷懒。

收成设有公仓,计口授粮,量人给物,一切都是公家的。

闲时便由方良授以学识,或携酒肉分班渔猎。因此人无争心,只有乐趣。犯了过错,也由方良当众公平处断。因为大家的日子过得极其安乐,方良便给那个海岛取了个名字,叫安乐岛。

光阴易过,众人在岛中已住了十年。

年时一久,人也添多,未免老少不齐,方良又选了两个聪明的帮手相助。

其中一个,名叫俞利,原是一个渔民之子,父母双亡,自幼随在众渔民船上打混,随方良浮海时,才十二三岁。方良因见他天资聪明,生相奇伟,无事时,便教他读书习武。

俞利很聪明,无论是文是武,一学便会。加上人又机警沉着,胆识均优。岛中事烦,一切均是草创,无形中便成为方良惟一的大帮手。只不过他的主见却与方良的不同,而且野心极大。

不久,俞利在海边被一只成精的老蚌所伤,非要将其杀死,却被方良和妻子梁氏放生。

俞利起先还以为,自己比方良年轻得多,熬也熬得过他去;再加上方良是众人恩主,也不敢轻易背叛谋逆。及至有了放蚌之事,因羞成愤,由怨望而起了叛心。

方良却一点也不知道,而且年纪渐长,壮志难酬,而妻室又有了身孕,不由得恬退思静起来。

好在岛中之事,已有几个年少能手管理,他乐得退下来,过些晚年的舒服岁月,每日只在碧海青天和风清月白之中啸遨,颐养天和,渐渐把手边之事,都付托俞利和几个少年能手去办。

这一来更称了俞利的心愿,表面上做得自是格外恭谨勤慎,骨子里却在结纳党羽,暗自图谋以前所说的大计。他利用手下同党少年,先去游说各人的父母,说是群龙无首,以后岛务无法改善;而口头仍拿方良作题目,加以拥戴,等方良坚决推辞,好轮到他自己。

这一套说词,编得甚是周到有理。众人本来爱戴方良,见他近两年不大理事,心中着急。又加上人丁添多,年轻的人出生不久便享安乐,不知以前创业艰苦;又不比一班老人因共过患难,彼此同心,相亲相让;再加上俞利暗中操纵,争论时起,有两次竟为小事闹出人命仇杀。

被杀的家族不肯自己人白死,而杀人者又无先例制裁。虽经方良出来集众公断,一命抵一命,却因此仇恨越深,怨言四起,迥非从前和平安乐气象。

虽然身外之物,死后不能带去,人心总愿物为己有。譬如一件宝物,存放公共场所,爱的人尽可每日前往玩赏,岂非同自有一样?

偏要巧取豪夺,用尽心机,到手方休,甚而以身相殉,极少放得开的。

众人衣食自公,没有高下,先尚觉着省心,日久便觉无味。这一来都觉俞利所说有理,既然故土不归,以后人口日繁,必须有一君主,订下法令,俾众遵守。除目前公分固有产业外,以后悉凭智力,按劳分配,以有争谋进取福利,以法令约束赏罚。

筹议既妥,众心同一,便公推俞利等几个少年首要,率领全岛老幼,去向方良请求。

俞利狼子野心,筹谋已久,如愿当上岛主,认为方良是他的眼中钉,若不除去,终久不能为所欲为,只是一时无法下手罢了。

他极有才智,先时所订治岛之策,无不力求暂时人民方便,所用的却尽是一些平时网罗的党羽。岛民既将公产分为己有,个个欢喜。

俞利升任岛主的第一日,一干长老便在集议中,请求全岛之人应该生生世世感念方良,本人在世不说,夫妻俩年老无子,现在梁氏有孕,如有子孙,应永久加以优遇。

俞利明知梁氏久孕不育,必然难产,为买人心,就位第一道谕旨,首先除分给方良优厚的田业外,并订岛律,此后方氏子孙可以凭其能力,随意开辟全岛的公家土地。

这种空头人情,果然人心大悦。方良几番推谢不允,只得量田而耕,自给自足。

全岛长老听了,都亲率子弟去为其服役。方良无法,只好任之。

俞利见民心如此,越发嫉恨,原本还以为方良已年老,虽然讨厌,耗到他死,便可任性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