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仙侠天妖皇
1000400000233

第233章 九龙雷火

第二五一章 九龙雷火

北岳恒山,号称一百零八峰,东西绵延一百五十公里,横跨山西、河北两省。它西衔雁门关,东跨太行山,南障三晋,北瞰云、代二州,莽莽苍苍,横亘塞上,巍峨耸峙,气势雄伟。

而天峰岭与翠屏峰,是恒山主峰的东西两峰。这两峰对望,断崖绿带,层次分明,美如画卷。

据传,数千年前,舜帝巡狩四方,来到恒山,看到这里山势险峻,峰奇壁立,遂封恒山为北岳。而秦始皇时,朝封天下十二名山,恒山被推崇为天下第二山。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都曾到恒山巡视、祭奠。

以后的历代帝王,多数会差使臣到恒山朝圣。而历代的名人、学士,诸如李白、贾岛、元好问、徐霞客等人,也都游览过恒山胜地,并留下吟咏恒山的诗章。

譬如果老岭、姑嫂岩、飞石窟、还元洞、虎风口、大字湾等处,充满神秘色彩。而悬根松、紫芝峪、苦甜井,更是自然景观中的奇迹。

苦甜井在恒山半腰,两井相隔一米,水质却截然不同。一井水甜美清凉,被称为甜井;另一井水却苦涩难饮,被称为苦井。那甜水井,井深数尺,却取之不尽,可供万人饮用。

当年,唐玄宗李隆基,曾赐匾给甜水井,为‘龙泉观’。

晴朗既然来到恒山,自然要好好欣赏一番。

这天清晨,他在令狐冲的陪伴下,离开见性峰,经磁窑口,来到翠屏峰的山脚。

晴朗仰头而望,只见飞阁二座,耸立峰顶,宛如仙人楼阁,现于云端,不由得赞叹:“造此楼阁之人,当真妙想天开。果然是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二人缓步登山,来到悬空寺中。那悬空寺,共有楼阁二座,皆高三层,凌虚数十丈,相距数十步,二楼之间,联以飞桥。

寺中有一年老的仆妇,看守打扫,又聋又哑,什么事也不懂,看到晴朗和今狐冲,只是瞠目以视,既不招呼,也不行礼。

晴朗和令狐冲向她微微一笑,便不理会,来到飞桥之上。

飞桥阔仅数尺,若是常人登临,放眼四周皆空,云生足底,有如身处天上,自不免心目俱摇,手足如废。不过,晴朗和令狐冲,是高手中的高手,临此胜境,胸襟大畅。

晴朗向北望去,在缥缈烟云之中,隐隐见到城郭出没,磁窑口双峰夹峙,一水中流,形势极是雄峻。晴朗赞叹道:“古人说‘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这里的形势,确是如此。”

令狐冲笑道:“这是兵家必争的要塞。在北宋年间,杨老令公扼守三关,镇兵于此。始见悬空寺,只觉鬼斧神工,惊诧古人的毅力,但看到这五百里开凿的山道,悬空寺又渺不足道了。”

晴朗奇怪道:“令狐大哥,你说这数百里的山道,都是人工开凿出来的?”

令狐冲点点头:“这是武当派的冲虚道长,多年前告诉我的。史书记载,魏道武帝天兴元年克燕,将兵自中山归平城,发卒数万人凿恒岭,通直道五百余里,磁窑口便是这直道的北端。”

想了想,又道:“所谓直道五百余里,当然大多数是天生的。北魏皇帝发数万兵卒,只是将其间阻道的山岭凿开而已。纵然如此,工程之大,也已令人惊叹不已。”

晴朗只觉得豪气顿生,忍不住长啸一阵,高声道:“江山如此多骄,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什么帝王将相,也不是天生的!锦绣河山,我一样可以拥有!”

令狐冲微笑道:“我只想陪着盈盈,隐居山林,过一些逍遥自在的日子。”

晴朗刚要答话,忽然瞧见九条紫红色的巨龙,从飞桥之下的云雾中窜出,向他直飙过来。仔细一看,这九条巨龙,都是火焰幻影,周身紫电缭绕,噼啪作响。

令狐冲微微一愣:“莫非,这便是传说中的九龙雷火?怎么会在这里?!”

晴朗又惊又喜,欢呼道:“来得正好!”立即祭出三昧真火,幻化成一根长索,要去捆绑那些巨龙。然后,祭出山河鼎和雷神鞭,去协助那根火焰长索。

先被晴朗的啸声震动,又被他体内的三昧真火吸引,这些沉睡已久的九龙雷火,终于苏醒了!